使用人才,首先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呢,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的贡献最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糊弄人,说你这个人不错啊,你可是人才难得,你是我们的骨干,然后一分钱不给,这个肯定不行。有贡献你就得奖励,要奖励得合适——确实是工作做得好、贡献大的,你要多奖;做得一般的,一般地奖;做得差的,不奖,甚至罚——要赏罚分明。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最后刘邦裁定:萧何第一。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定萧何为第一功臣呢?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亲疏的问题。萧何是沛县人,是跟刘邦一块儿起义的,有这个因素。但是,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或者说至少把萧何列为第一等功臣,还是有道理的。萧何最大的功劳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抢救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当时刘邦打进关中,军队冲到咸阳城里后,那些将军们在干什么呢?抢东西,抢金银财宝,或者忙着抢女人。只有萧何冲进秦王朝的国家档案馆,把秦朝的地图、账本、各种文件资料全部保存了下来。最后刘邦一统天下的时候,对整个国家的形势,比方说哪个地方穷哪个地方富,哪个地方有些什么物产,有些什么情况,都了如指掌。是萧何掌握了这样的资料。从这一点来看,萧何确实是一个治国良才。

《哈佛商学院管理全书》上有个用“香蕉”激励的案例。说的是:美国有一家名为福克斯波罗的公司,创业初期遇到一个技术难题,公司老总、技术总监等人一筹莫展。这时,有位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公司老总很高兴,但手边一时没有合适的物品,就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只香蕉送给了他以示奖励。被奖的人非常感动,香蕉虽不贵重,但这表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试想,如果老总把这种鼓励推延到以后再说,或者是等到在年底总结大会上、把这位技术人员当作众多需要表彰中的一个提出来,就很难起到这种激励人心的作用了。

大家都看过海豚表演,海豚在水里跳过一个圈,就要上来要鱼吃,吃了鱼后它又去表演,没有鱼的激励,它就不会表演了。及时的激励,能使海豚的表演持续,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人都有得到别人认可和赏识的欲望,不论他是谁,无一例外。在工作中,这种欲望一旦得到满足,员工的才能就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施展,潜能就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发挥。领导者要想达到这一激励目标,往往只需做一件简单的事:及时激励,对员工的工作及时给予正面表扬和评价。

及时奖励的核心是一个“快”字,古人提倡“赏不逾时”、“罚不迁列”。意思是奖赏不能错过时机,惩罚不能等到士兵离开队伍的行列后去执行,激励只有及时才能使人们迅速看到做好事的利益或做坏事的恶果,“赏一劝百,罚一警众”,产生震撼和轰动效应,才能赏立信、罚立威。

表彰贤能,奖励部属,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是领导者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深谙此中奥妙。贞观年间,他通过各种方式,及时表彰臣下功德政绩,激励群臣奋发有为。

无论是对进谏的臣下、立功举贤的功臣,还是对宫中的宫女,该奖赏的唐太宗都对他们及时赏赐,做到了“朕之赏罚,固不逾时”。

即便是对于进呈的人,唐太宗也能及时给予了十分优厚的奖赏,如房玄龄推荐萧翼,为李世民从老和尚辨才那里把王羲之《兰亭序》墨迹弄来,为此唐太宗赏房玄龄彩锦千段、庄园一块。萧翼为员外郎,官至五品,并赐银瓶一个,金镂瓶一个,装满珠宝的玛瑙碗一个,良马两匹。

一个朝廷如此,一个企业也更要如此,企业及时奖励对于获取员工的信任和支持,提高绩效是非常有益的。奖励及时,还应适势。及时不仅是适应个人心理和调动大家积极性的需要,也是形势的需要。

有时候,奖励无效的原因仅仅是没有及时给予员工应有的奖励。比如,某个员工工作很出色,应该给其加薪或者予以奖励,结果拖了半年才真正到位,这样既花了钱,又没有起到应有的奖励作用。

奖励的作用往往是瞬间的,员工有好的表现,应尽快嘉奖。假如都要等到年终表扬,那么,奖励的效用将大大降低。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讲过一个开年终总结会的例子,他说:“比如今天下午开会,那么中午的时候就一定要把奖金给大家发了,下午的会才会开得有效果。”

奖励是否及时,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打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像平时炒菜一样,在不同的时间放入佐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的奖励可能会使员工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奖励可能会让员工觉得多此一举,使奖励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奖励的有效度为80%,滞后奖励的有效度仅为7%。实践也一再证明,应该表扬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鼓励,会使人气馁,丧失积极性;错误的行为受不到及时惩罚,会使错误行为更加泛滥,造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因此,优秀的领导者在实施奖励措施时,应把及时奖励放在第一位。

第一时间更新《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