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鄄地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齐桓公按照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口号,处处照顾天子的权威,使得各诸侯国也心悦诚服。可以说,“尊王攘夷”是齐桓公霸主地位合法化的理论依据。

当然,我们的故事进展到这里,齐桓公还没有做过一件“攘夷”的事情,只是靠着“尊王”,就使自己的威望急速上升。可见周天子这面大旗,还是有用处的。可是齐桓公在霸业刚刚成功的时候,却不知为何,错过了一次尊王的最佳时机,这不能不说是这位新任霸主的一次重大失职。

故事发生在倒霉的周王室。

周僖王自从即位后,齐桓公就对他表示出了足够的尊重。以后齐桓公每收服一个诸侯,就让这个诸侯到洛邑去朝见天子,这让周僖王非常满意,每天那嘴咧得,都到后脑勺了。可惜,周僖王也没当几年的顺心天子,在位五年,就崩了。他的儿子周惠王继位。

周僖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名字叫颓。我总是很奇怪,为什么这些王公贵族们起名字都这么不讲究。也许民间流传的“赖名好养活”的说法,还真的代表了一种文化传统。这个王子颓从小就得到父亲周庄王的宠爱,周庄王还让大夫蒍国给王子颓当老师。不过,按照嫡长子继位的原则,王子颓是没有办法做天子的,当然,看他的表现,他也似乎并不想当这个天子。

王子颓的哥哥周僖王在位的时候,王子颓安安心心地做他的王子。等周僖王的儿子周惠王继位的时候,王子颓还是安安心心地做他的王子。不过周惠王却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天子,上台后就做了很多得罪人的事。

自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朝的天子们多少都有个坏毛病,就是觉得自己是天子,那么天下的东西就都是自己的,自己想拿就拿。周桓王就有这个毛病,当时欺负的是郑国,用空手套白狼的办法跟郑国换土地,结果把郑国欺负急了,最后打了一场葛之战,把周桓王打得灰头土脸的。到了周惠王这儿,周天子已经不敢欺负诸侯了,那就欺负自己属下的卿大夫吧。

公元前675年,是周惠王正式登基后的第二年。周惠王也不知怎么了,看上了大夫蒍国的土地,非要把蒍国家的菜园子没收,改成牧场。周惠王其实也不是真的想养牲口,占了这个菜园子,只是为了养点珍禽异兽。蒍国只是一个大夫,当然是敢怒不敢言了。

要是只欺负一个蒍国,那也就罢了。没过多久,周惠王又把大夫边伯的住房收归己有。没收的原因很无厘头,就是因为边伯的房子坐落在王宫旁边,离得近。边伯当然不高兴了,周惠王才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呢,谁让你家房子离我家近?当年干吗不盖远点。

记住啊,已经有两个大夫被周惠王欺负,心中不满了。

大夫子禽祝跪(虽然复杂了点,但这确实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咱们知道有这么个人就行了,不用深入了解名字的含义)和詹父,家里有良田,也被周惠王惦记上了。没多久,周惠王就把这些良田收归己有了。

这样,对周王不满的大夫,又增加了两个。

周惠王的厨师长叫石速,也不知道是哪顿饭做得不合天子胃口了,被周惠王把工资给扣了。那个时候扣工资,不是扣一个月,而是不定期,也就是说只要天子不高兴,你就一直白干下去吧。一个厨师,没了工资靠什么养家糊口啊?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饭馆,即使有,你一个王室的厨师长,也不能随便跳槽到饭馆去当厨子。所以说周惠王这事办得是够缺德的,你和一个厨子过不去,也不怕人家给你的饭里下毒。

这是第五个。

虽然说从周平王开始,周朝的天子们是一个不如一个,个顶个的浑,不过无赖到周惠王这个份上的,还真不多见。

周惠王得罪的这五个人,四个是王室的大夫,所以串联起来也方便。这五个人成天骂娘,骂着骂着,就凑到一块去了。几个人一商量,要不咱们把天子废了吧?那时候的人胆子也大,国君被杀的比比皆是,所以这几位动这个心思也不奇怪。可是废了天子,换谁来当呢?蒍国是王子颓的老师,所以就提议把王子颓扶上王位,那几位也没有什么意见。几个人商量好了,就在洛邑发动政变,试图拥立王子颓为王。

看看造反的这几个人,就知道他们能不能成功了。一个教书的,一个厨子,另外三个也是没有兵权的大夫,这要能成就怪了。周惠王就算再无赖、再不要脸,那也是天子,手里是有兵的。周惠王听说这几个大夫闹事,也没着急,随便派几个片警就把这事给平了。造反的这几个人也比较厚道,不琢磨坏点子。其实石速直接给周惠王的饭里投毒不是更容易奏效吗!

打不过,那就只好跑了。五个人带着王子颓一路狂奔到温地。温地是苏氏家族的封地,前面我们说过,周桓王曾经用苏忿生的土田去换郑国的良田。这里的苏氏就是指苏忿生这个家族。当年周桓王把苏家的土地换给郑国,玩空手套白狼,不仅得罪了郑国,还把苏家也给得罪了--我们招你惹你了,你凭什么把我们的土地送给别人?所以从那以后,苏家就再也不听周天子的话了。

五个人带着王子颓来投奔,苏家人二话不说就收留了。不过苏家人也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跟天子闹点小别扭的胆子是有的,可是真甩开膀子大干,他们还没那个道行。怎么办呢?寻求国际援助吧。于是苏家就派兵护送着这些叛乱分子去了卫国。

此时的卫国,已经算不上是一等的强国了,不过比起窝窝囊囊的周天子,那还算是有实力的。以前卫国也和周天子闹过一点小矛盾(具体什么事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所以这次逮到了机会,也要好好发挥一下。卫惠公叫来了南燕的军队,跟着他一起向周王室进攻。

这下事情闹大了,周惠王再派几个片警就管不了事了。所谓王室衰微,在这里就展现无遗,周惠王已经衰败到连卫国和南燕都对付不了了。还是那句话,打不过就得跑,这次轮到周惠王一路狂奔了,他一溜烟跑出了洛邑。公元前675年冬,叛乱军队把王子颓立为天子。

郑厉公听说王室发生叛乱了,就起兵向洛邑进发。郑厉公是本书前一阶段的主角郑庄公的二儿子,还颇有自己老爹的遗风,很想管管王室的闲事,让“小霸”的事业死灰复燃。

郑厉公先派了信使到洛邑,去和叛乱分子谈判。先礼后兵嘛,大家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啊?这个天子是浑了一点、无赖了一点,可是人家毕竟是正牌的天子,明明是嫡长子继位,你王子颓不过是先王的异母弟弟,连“嫡”都算不上,更谈不上“长”,你继承王位,天下人也不服啊。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各退一步,你们让天子回去复位,我保证让天子不追究你们几个的责任,而且夺了你们的东西都还给你们就是了,这不挺好嘛。

那几个人能答应吗?是,你现在说得好好的,到时候周惠王回来一复位,不拿我们撒气才怪呢。你郑伯的保证有用吗?他是天子,想杀我们难道还会提前向你请示?

调解不成,郑厉公很郁闷。一气之下,拿实力比较弱的南燕撒气,一顿猛打,把南燕国君燕仲父给抓住了。要说卫国也是不长进,闹事总喜欢叫着南燕,可是这南燕的战斗力实在够烂。郑庄公的时候他们打不过郑国,到了郑厉公的时候,他们还是打不过郑国。

不过现在的郑国,毕竟不比几十年前了。那个时候郑庄公在位,郑国是“小霸”,现在谁还拿你郑国当根葱啊。别看造反的五个人实力不怎么样,可是已经占据了王都,还有卫国帮忙,郑厉公掂量一下,决定不继续进攻,带着周惠王驻扎在王都洛邑东边,摆出对洛邑进行威胁的架势,就不动了。

这一耽搁,就是差不多一年。其间,任凭周惠王怎么苦苦哀求,郑厉公就是按兵不动。洛邑那边,叛乱势力一看郑厉公没什么动静,也就踏实了不少,好像自己的叛乱行为已经得到诸侯的默许了。

到此时为止,史书上还没有记载王子颓对这件事是个什么态度。我想,王子颓即便有些野心,可是在周王朝严格的嫡长子继位制度下,他也要收敛一些。再加上他眼看着周僖王和周惠王两任天子顺利继位,也没有做什么动作,所以他八成对这个王位是没有那么大兴趣的。

不过,既然自己已经被推上天子宝座了,那也就顺其自然吧。天上掉馅饼了,你还不捡起来吃?王子颓高高兴兴地即位当了天子。能当天子,王子颓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帮他抢王位的那五个人。于是公元前674年冬,他在王宫里大摆筵席,招待这哥五个大吃大喝。

这几位也真觉得高枕无忧了,就在筵席上足吃足玩。王子颓把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武王这六个朝代的乐曲歌舞放到一块轮流表演,高兴得不得了。

洛邑这边歌舞升平,周惠王那里是一片愁云惨淡。他几次劝郑厉公出兵,可是郑厉公就是不同意。周惠王一度以为自己就要被全世界抛弃了。

但是郑厉公可没有闲着,他时刻关注着洛邑的动静。当他听说洛邑的那伙叛乱分子成天喝酒搞舞会,还用上了六朝的音乐舞蹈时,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重大的喜庆节日,即使是王室,对于音乐舞蹈也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六个朝代的舞蹈表演,即使是天子,也不是想用就用的。现在王子颓这么嚣张,完全是得意忘形的表现,可见洛邑这帮人,已经高兴得忘乎所以了。

正是出兵的好机会。

郑厉公派人去找虢国(就是前文提到的西虢)国君商量:“王子颓窃据王位,现在已经得意忘形了,居然把六朝的乐舞都拿出来表演。他们这样胡闹,早晚有一天会波及天下人。我看咱们就早点动手,把正经的天子送回洛邑复位,以正天下人心,您看怎么样?”

虢公回信说:“好,我跟着您干!”

公元前673年春天,郑厉公和虢公在弭地(当时属于郑国,在今天的河南密县境内)举行会谈,确定出兵勤王。

这一年夏天,郑、虢两国的军队就浩浩荡荡地向洛邑进发了。这个时候,帮助叛乱势力的卫国军队,早已经撤回卫国了。仅凭着王子颓和五个人动员起来的军队,根本拦不住郑虢联军。郑厉公护送着周惠王,攻进洛邑南门;虢公则攻进了北门。王子颓和那五个人还想跑,这次没跑了,被郑厉公抓住了。

郑厉公是连自己的亲兄弟都舍得杀的,对待这些叛乱分子当然也是一个字:“杀”。可怜王子颓只当了一年多的天子,就一命呜呼了。看来,还是老老实实当王子好啊!周惠王终于回国复位了,对郑厉公自然是感激涕零。郑厉公也觉得自己干了一件很光彩的事,就举行宴会招待天子。酒宴之上,郑厉公如法炮制,命人表演六朝的音乐舞蹈,把周王室的大臣们给恶心得不行。周惠王对郑厉公也是不吝赏赐,给了郑伯不少土地。

郑厉公总算找回了一点“小霸”的感觉,可惜好日子过不了几天了。这一年的5月,郑厉公病死,找老爹郑庄公报到去了。郑国霸业的最后一点余烬,也就此熄灭。

王室折腾得乌烟瘴气,正牌的霸主齐桓公那边,居然是一点反应也没有,不禁让那些对齐桓公寄予厚望的人大失所望。这个号称要“尊王攘夷”的霸主,怎么光做面子工程呢?王室真出事,就见不到他的影子了。

有人就感叹,你齐桓公既然被尊为霸主,就应该对王室尽职尽责,怎么能把勤王这么大的功劳,全让给郑国和虢国这样的小角色呢?这不仅是失职,还是失算。

其实,也不能太过责怪齐桓公失职。就在公元前674年,王室折腾得正欢的时候,齐桓公正忙于征伐北戎呢。别忘了,管仲给齐桓公定的工作目标,除了“尊王”,还有“攘夷”呢。

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的入侵,已经相当严重了。有史料记载,当时是“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就是说,南方与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侵扰中原,南边的往北打,北边的往南打,把中原各国挤得只剩一条线了。齐桓公既然要攘夷,那就要奋力改变这种局面,给中原各国营造安全感。相比之下,王室闹得再乱,那也是周天子的家事,反而不如抵御外辱重要。

不管怎么说,齐桓公是失去了一次向天子献殷勤,同时也是向天下诸侯作表率的机会。不过不要紧,机会有的是,齐桓公的事业还远未达到巅峰呢。

第一时间更新《笑看春秋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