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篡逆的州吁死了,按理说州吁带着五国联军攻打郑国的事情,也就算过去了。要把责任都算到好战分子州吁头上嘛,卫国人民是无辜的。

可是郑庄公没那么好说话,你卫国敢打上门来,我就敢打回去,一定要让你知道,郑国不是好惹的。以后你们卫国要是再有好战分子当政,也要明白,郑国不是你们想打就能打的,即使你们的国君脑子发热,要打仗,你们的国人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本着这个目的,郑庄公带着大部队向卫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大军很快开过边境,到达卫都朝歌的郊外。

卫宣公觉得特委屈,明明是州吁造下的孽,为什么要让我承担呢?可是现在和郑国解释这个也没有用。倒是有大臣建议他找盟友一起对付郑国,这还算是个主意。

可是经过上次伐郑的那一战,周边的国家都不愿意跟着卫国蹚浑水。最后没办法,只好找到了燕国的军队帮忙。春秋时期有两个燕国,一个是北燕,祖先是周武王灭商的大功臣召公奭,姬姓。这个燕国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来给卫宣公帮忙的燕国,则是和卫国相邻的一个小国家,姓姞,早在周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位置在今天的河南延津附近,历史上称做南燕,以与姬姓燕国相区别。

卫国和南燕的军队一起向郑国军队发起了进攻,郑庄公命令自己的主力部队在正面迎敌,另一方面又命令大夫曼伯和子元到制地去调集部队,从南燕军的后面进攻。南燕军没有注意到后面也有敌人,被郑军打得大败。

这一次战役,恐怕也是有明确记载的第一次采用两面夹击战术的战例。那个时候战争的主要形式,还是在平原地区,交战双方以战车和步兵结成方阵,互相攻击。只要有一方支撑不住了,战争就算结束。而郑国这次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算是开了战术史的一个先河。

卫国被制伏之后,郑庄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宋国了。秋后算账,当初入侵郑国的,一个也跑不了。

恰好这个时候,东边的小国邾国,屡次受到宋国的欺负,派人向郑国求救来了。这个邾国本是鲁国的附庸小国,没什么实力,被宋国欺负之后,鲁国并没有为它出面,所以邾国就想找一个更靠得住的老大。

郑庄公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要说宋国只和我们郑国结了仇,那也许人家会说责任在郑国。可如今宋国以大欺小,又欺负邾国,这就肯定是宋国不讲道理了。

公元前718年秋,郑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虽然周郑之间关系紧张,可是郑庄公的卿士职位并没有被正式解除),攻进宋国的国都外城。宋国派使者向鲁国请求帮助,鲁隐公问这个使者:“郑国军队打到哪了?”这个使者可能是怕把宋国的形势说得太严重会吓着鲁国,就编了个瞎话,说:“还没打到我们的国都呢。”鲁隐公很不高兴:“我早就听说郑军已经攻进你们国都的外城了,你还不和我说实话,这是求人帮忙的态度吗?要是没打到国都,哪用得着我们出兵帮忙?”就把使者打发走了。

但是宋国也是一个大国,实力很强。郑国又顾虑到鲁、卫两国和宋国都是同盟,所以也不敢过于逼迫宋国。打得差不多就收兵了。

可是郑国刚一收兵,宋国就打了过来,一下子包围了长葛。

郑庄公明白了,宋国也不是好对付的国家。宋国的实力较强这且不说,关键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太长、地位太高。而且宋国自尊心还特强,轻易不会服输。宋国作为商朝王室的后代,周天子也得拿它当客人对待,封的爵位是最高一等的公爵。宋国地位尊贵,所以有很多国家都和它结盟,包括鲁国这样的大国。要想收拾宋国,首先就得拆散它的盟友。

公元前717年春,郑国派遣使者到鲁国,请求建立友好关系。当年鲁隐公还在做公子的时候,曾经被郑国俘虏过,两国因此结下梁子。现在郑国主动示好,双方也就捐弃前嫌,在艾地结盟。鲁国被郑庄公争取过来了,下一个目标是陈国。郑国曾经向陈国请求和好,陈侯没有答应。陈侯觉得,像宋卫这样的大国,才是陈国应该害怕的,郑国一个不大不小的国家,能有什么能耐?

郑庄公一看,来文的陈国不买账,那就来武的吧。于是命令边防军进攻陈国,大肆抢掠一番。陈侯这才知道害怕,忙派人来和郑国讲和。双方约定在本年底明年初实现互访。看来有些国家真配得起一个“贱”字,好说好道他不买你的账,非要揍他一顿,把他打疼了,他才会尊重你。

鲁国和陈国的问题都解决了,郑庄公觉得,到了教训宋国的时候了。偏偏这个时候,传来宋国军队攻占长葛的消息。一直躲在长葛的宋公子冯,又仓皇逃回郑国国都诉苦。郑庄公马上就要发兵报复。

可是祭足觉得,最好能得到周天子的命令,这样才师出有名。祭足这么一说,郑庄公才想起来,最近事情太多,把朝见天子这茬事给忘了。郑庄公赶快准备车马行李,带着祭足,向洛邑进发。这次出差可马虎不得,郑庄公已经准备好了向周桓王认错的说辞了。到了洛邑,周桓王也挺意外:“哟,您还知道有我这么个天子哪?值得庆贺啊,您老先生都多长时间没来上朝了?”郑庄公赶紧解释:“最近事情很多,卫国州吁作乱,联合五国军队进攻我国,我实在脱不开身。这次特来向天子谢罪。”郑庄公这话也说得在理,周桓王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转过脸来换了一副关心的表情:“郑伯呀,今年你们那里的收成如何呀?”郑庄公赶忙回答:“托您的福,今年既没涝也没旱,收成挺好。”周桓王如释重负地说:“哦,这我就放心了。今年温地的麦子和成周的谷子,我可以留着自己吃了。”

郑庄公无语了,只有告辞退出。按照礼节,诸侯朝见,天子要给予一定的赏赐。周桓王的赏赐也颇有幽默感,给了郑庄公几车黍米,你不是喜欢来我的地盘抢粮食吗?我这回给你粮食,你就别来抢了,拿回家去备荒年吧。

郑庄公回到驿馆,很是尴尬,对祭足说:“这趟还不如不来,天子一点没给我们好脸色,还用几车黍米来嘲弄我,实在是挺没趣的。这样的赏赐,不要也罢。”祭足当然知道周桓王为什么要赐粮食给郑庄公,这还不是他前两年带着军队到周天子的地盘上玩采摘节留下的后遗症?不过天子赐的东西,可不能不要,他劝庄公:“天子无论赐给臣下什么,都是恩惠,不能不要。如果我们不要这些东西,诸侯就知道我们和天子闹矛盾了,以后我们在诸侯中的地位也就不那么稳固了。”

两个人正说着,忽报周公黑肩来访,郑庄公忙起身接见。周公黑肩一个劲安抚郑庄公,让他别记恨桓王,还承诺将尽力消除天子与郑伯的误会。最后临走的时候,周公黑肩又以私人名义赠送郑庄公两车彩缎。

祭足说:“周公来得太是时候了。我们就把这两车彩缎散开了,全覆盖在那几车粮食上面,对外就说我们得到天子的赏赐而回,谁能知道我们车上装的是什么?”郑庄公一听大喜:“你太有才了!”就依计而行。

另一方面,周桓王羞辱了一下郑庄公,出了多年的怨气,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在加上周公黑肩的斡旋,桓王也觉得有必要缓和一下和郑庄公的关系。于是也不提撤销郑庄公卿士身份这事了,只是正式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郑伯和虢公两个人分别为左右卿,共同辅佐朝政。

郑庄公被人分了权,当然不是很痛快,不过毕竟天子还是认可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这就好办了。他带着用彩缎盖着的几车粮食回国,一路上大肆宣传是天子所赠。路人看到了,还以为天子赐给了郑伯什么好东西呢。

回到自己的国都,郑庄公就开始安排伐宋。宋殇公也听说了郑伯得到天子的赏赐,似乎周王室又站到郑国这一边了,心里也是一个劲地打鼓。见好就收吧,赶快和郑国讲和,免得让事态扩大。

郑庄公考虑到宋国毕竟实力强劲,不好逼迫得过紧,于是也就答应了。公元前716年7月,双方在宿地结盟。不过结盟双方各怀鬼胎,这就不必多说了。

这一年的年底,郑国和陈国正式结盟。这时候郑国的太子忽正在周王室当差,陈侯也和宋殇公一样,产生了错觉,以为现在郑国很得天子的宠呢,就要巴结郑国。

陈侯问郑伯:“听说太子忽还没有结婚呢,我正好有个女儿,温柔贤惠,您看嫁给太子忽怎么样?”郑庄公说:“好啊,等忽从天子那回来,就让他们两个完婚吧。”就这样,陈国和郑国结成儿女亲家,双方关系进一步巩固。

郑庄公收拾了卫国,和鲁国、陈国结盟,这些都一点一点地削弱了宋国的影响力。虽然郑宋两国也缔结了盟约,不过双方谁也不服谁,战争还处在一触即发的边缘。

郑庄公正在琢磨着怎么进一步压服宋国的时候,齐国使者来到。原来,齐僖公自从和郑国结盟之后,就想着能在郑庄公面前露个脸,好能打通朝见周天子的门路。看到郑国和宋国这两年交战不止,想当个老好人,在中间调解一下。

郑庄公的既定策略是制伏宋国,确立郑国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不过齐侯这么热情地呼吁和平,自己这边怎么也得响应一下,就答应了齐国。

齐僖公马上又联系宋国和卫国,这两国是郑国的老冤家了。冤仇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家给我齐侯一个面子,就把当年东门之役的仇恨都化解了吧,要不总是这样你打我、我打你的,不利于安定团结啊!

卫国刚刚闹完内乱,又被郑国收拾了一下子,讲和当然是没问题的。宋国也不想拂了齐僖公的面子,也就答应了,双方还约定了结盟的日期。但是,既然郑宋两国谁也不服谁,那就注定这结盟也不是真心。这不,会盟还没有正式召开,宋国就想搞点小动作了。

第一时间更新《笑看春秋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