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百多年的两宋王朝,虽然在文化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成就,但却一直被冠以“积贫积弱”的帽子,并将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推为赵匡胤。很多人都认为赵匡胤为了让赵家王朝可以稳固,而不顾家国安危,削夺武将职权,控制着军事大权,以至于让辽、金数百年来入侵中原,肆意妄为。作为宋的开国君主,他为这个朝代确立了发展方向,其继任者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在他所确立的航线上谨慎前行,保住了赵家的天下,但却将国家尊严丧尽,靖康之变等奇耻大辱最根本原因应该在赵匡胤的身上。

纵观赵匡胤的一生的作为,他确实是在如何保持中央集权和对外统一的问题上纠结万分。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击溃辽,夺回燕云十六州失地,是他历来的梦想;而军事力量的庞大会让政权充满危机,也是他心头一恨。在这二者之中,他力求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但却未能实现。其继任者并不能了解到他这一苦心,连开国君主都很难做到的事,又有什么办法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呢?因此,在深入贯彻赵匡胤祖训的道路上,他们只做到了力求安稳,而忘却了收复国土。

从柴荣时代,赵匡胤便希望可以夺回燕云十六州,在他成为一国之君之后,这个问题随时出现在脑海中,并思索着实现的途径。终宋一朝,无数热血壮士也是以此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因此都在勤恳劝勉皇帝下决心南征。

起居郎李符便曾经上书,请求赵匡胤发兵北伐,但赵匡胤却对他说:“现在大宋基业刚稳,还不是与辽为敌的时候。”

李符说:“陛下南征的时候,曾经为了稳定北方局势,向辽国进献不少金银布帛,现在宋军已经平定了南方,对辽国的进献却还一直没有终止,长期这样下去损失的财富事小,让辽看轻了我大宋,有辱国威事大啊!”

赵匡胤说:“所谓的国威只不过是一些虚名,如果我为了扬国威而置国家于不顾,那就太草率了!你们为国的心思我懂,但是贸然出兵非明智之举。”

李符等人还想再劝,赵匡胤制止道:“此事议到此即可,无须赘言。”众臣只能无奈地退出大殿。

等到众人都退回,宰相赵普才对赵匡胤说:“陛下深谋远虑,臣子们只为求一时的痛快,不能长远去看这件事,倒误解了陛下。”

时任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却不以为然地说:“以大宋的国力,现在只不过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等有了好机会,就不用再等下去了。”

赵匡胤说:“你所说的好机会,只有在我们有十足把握可以赢的情况下,才是好机会,否则只会招来灭国的灾难!先前和北汉的几次战争中,辽军只不过出兵一部分来支援他们,宋军就大败而归,现在如果再挥起大旗向辽国挑战,岂不是自取灭亡吗?”

赵光义说:“那难道我们就要忍气吞声吗?”

赵普说:“当然不是,陛下之所以现在不愿意北伐,是因为有更长远的打算。”

赵匡胤点点头说:“每一次的战争发生,百姓都要承受巨大的税赋压力。现在南征结束不久,兵力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长期以来我们和辽的对抗总是失利。如果逞一时之勇而让百姓遭殃,又怎么能算是为国打算呢?”

赵光义说:“但现在年年进献给辽国的财物不也是百姓的负担吗?那些珍宝布帛源源不断地被送往辽国,就好像送到一个无底洞里,辽人是不会就此满足的。与其等到他们不满足再来侵略,不如我们先发制人。”

赵匡胤说:“辽人的战火侵扰,为的不就是那些财物吗?现在,我将这些财物奉给他们,相当于换取边境的安宁,不让百姓、生产遭殃,也算值得。为了这些财物,确实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但和战火侵袭带来的损失相比,这样的负担也不算什么了。”

赵普说:“陛下一直所希望的,无外乎就是一个‘安’字,只要国泰民安,就算损失一些财物,也不用在意。但是这一番苦心,不知道世人是否明白。”

赵光义叹口气说:“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就能安定,那当然最好。但燕云十六州的失地至今未能收回,只怕群臣和百姓都会因此认为我大宋无威,不能保国土完整。而那些燕云百姓翘首期盼陛下北伐,好让他们回归的心情,也是无人能解啊。”

其实,对于赵光义和群臣的心思,赵匡胤非常清楚,他也非常期望燕云十六州可以尽快收复。石敬瑭的割地一举,不仅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被辽族统治,需要承受非常残酷的压榨,也同样将中原地区的北方边境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燕云就如同辽国插进中原地区的一把尖刀,为他们提供了随时入侵中原的跳板。丧失了北方保护屏障的大宋国土,袒露在辽人的铁蹄之下,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君又怎么能忍受呢?

身为一国之君,不仅要对外树立国威,更要对百姓负责。赵匡胤正是在这样的打算下,才不能下令北伐,因为他知道一旦举兵所要付出的代价将是惨重的,战火之中百姓的哀号和大宋根基的安稳同样让他痛心疾首。

在李符请求北伐事件过后不久,赵匡胤发现满朝文武对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已经愈演愈烈,他知道如果再不找一个办法来解决北伐一事,恐怕大家就更要认为他惧怕辽人了,而他又不愿因逞勇而将整个国家拿来当儿戏。

南征之后,大量的社会财富涌入到宋的国库之中,而通过控制各地方钱谷的策略,各地进贡的财物也在不断增加。所有这些都和宋逐年增长的国力相关,稳定的环境给农业、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纺织、陶瓷、茶叶等行业的繁荣让宋的财政趋于稳定,并且逐年都有结余。当这一可喜的消息经由宰相赵普汇报给赵匡胤之后,一个新的想法逐渐在赵匡胤的脑海中形成了。

赵匡胤问赵普:“现在每年结余的绢匹、金银都放置在国库之中,你觉得用于什么地方最好呢?”

赵普说:“国库结余,用于兴修水利,筑路修桥,都是造福百姓的好事。陛下宫寝也需要修缮,以匹配大宋国君之高贵。”

赵匡胤笑了笑,说:“宫殿的修缮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用于百姓才是我最想做的。但目前有一桩事却比兴修水利、筑路修桥都要急迫,那便是宋辽的边境之争。”

赵普问:“难道陛下打算用这些钱去进献给辽国吗?”

赵匡胤说:“当然不是!现在燕云地区的百姓身陷外境,我也非常忧心。可目前来看,辽强而宋弱,想要辽国不来侵犯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夺回失地呢?群臣每天都在提议,却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寻找另外的方法来解决。”

赵普说:“陛下一直都不希望发生战争,以免百姓遭殃,但是要想收复失地,战争就是最直接的办法了。”

赵匡胤说:“我现在想做的,就是避免发生战争,但依然可以将失地收回。”

赵普、赵光义、李符等人非常惊异,忙问:“陛下有何良策?”

赵匡胤说:“辽人侵宋,所求的不过是财富。现在燕云等州在他们的控制下已经数十年了,当地的生产遭受巨大的破坏,百姓民不聊生,已经压榨不到任何财富。而我大宋国库年年有结余,如果将这些财富都集中起来,有四五百万银两之巨,用这些银两来换取这些失地,岂不是一件好事?”

这一提议是所有人都没有想过的,赵匡胤看大家目瞪口呆的样子,又接着说:“我们如果发兵去战,胜负不定不说,还有巨大的军费开支,光是治军费用就要超过四五百万银两,百姓还要遭殃。如果拿这些钱去换,岂不是最省事的办法?”

赵光义说:“那如果辽人不答应呢?”

赵匡胤说:“如果辽人不肯,还可以高悬赏格,用这些银两作为赏钱悬赏辽兵的脑袋,就算以二十匹绢收购一个脑袋,他们的精兵也不过十万,只需要两百万匹绢就可以将其消灭了!”

众臣叹服,对于这一决策均表示拥戴。从此,北宋国库之中设置了“封桩库”,每年的结余都放在里面,等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与辽国谈判,作为收复失地的经济补偿。赵匡胤用经济手段来解决失地的方式,不仅让百姓和生产免受创伤,在最大限度上为国家节省了开销,可谓一大创举。

从出发点来说,“封桩库”一策是为了保护百姓不受战火荼毒而建立的,而辽人虽然强壮,经济和生产水平却不如宋朝,因此他们有很多必要的生活物资都是从中原取得。不经过战争,而仅仅以谈判将这些物资获得,对他们来说也很有吸引力。因此,这一想法的可行性也非常高。当然,这也不算是向敌人祈求和平,赵匡胤也做好了用强硬手段对抗的准备,以绢匹收购辽兵的脑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可以杀敌。

可惜的是,“封桩库”这一想法还未能实现,赵匡胤便驾崩,继任者赵光义很快便把封桩库中的财富随意支用,并且改变了对辽国的策略,发动了两次大战均大败而归,对国内也造成巨大损失,由此也更加证明了赵匡胤“封桩库”之策才是真正解决辽宋之争的良策。

第一时间更新《谋说天下·谋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