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真正能够胜任之人——子产知人善任

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子产很善于处理政事。担任相国期间,他注意举贤选能,任用人才。对不合适的人选,及时提出否定意见,并且讲清道理,使人心服口服。而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定会加以重用,给他们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

一次,郑大夫子皮提出,要让尹何做他的封地长官。子产以商量的口吻对子皮说:“尹何太年轻了,不知道能否胜任。”子皮说:“尹何这个人挺老实的,我很喜欢他,他是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学习,也就懂得怎样管理了。反正是管理我的封地,我会照顾他的。”子产听了,皱皱眉头说:“这样做不合适。大凡一个人喜欢另外一个人,总想对他有利。但是,因为你喜欢尹何而把政事交给他,就好像让一个不会拿刀的人去割东西,它不但不会割到东西,相反还会使自己受到损伤和伤害。这样一来,你所谓的喜爱一个人,其实你却伤害了他,那谁还敢求得你的喜爱啊!你在郑国是栋梁,如果栋梁折了,椽子就会随之崩溃,我也会被压在底下的。”

子皮顿时陷入了深思,子产继续说:“比如,你有一块华丽的绸缎,打算做成衣服,你绝不会把它拿出来让裁缝当做练习用的布料。同样,重要的官职,庞大的封邑,对你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庇护条件,而你却让人学着管理,你想想看这不是比拿华丽的绸缎做练习更加可惜吗?我只听说学习好了才能参加管理政务,从来没有听说把管理政务当做学习的对象。如果您定要这么做,那么吃亏的一定是你。又比如打猎,只有射箭和驾车技术都很熟练的人,才能擒获猎物,如果从没有射过弓箭,也没有驾过车,那么他一定担心翻车压人,哪里还有工夫琢磨如何猎获禽兽呢?”

子皮被说得面红耳赤,忙说:“您说得对,我太笨了。我听说,君子专门研究大事和长远的事,小人只会注意细小的事、眼前的事。我就是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知道爱护它;重要的官职、庞大的封邑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庇护条件,我却疏忽、轻视它。我真糊涂啊!没有您的一番话,我就不懂得这些得失的道理。过去我说过:您治理郑国,而我只治理自己的家族,保护好自己,那就万事大吉了。现在我知道,即使我自己的家族的事,也要按照您的意见办。”

子产说:“人心各不相同,就像人的面孔各不相同一样。我怎敢说你的面孔就像我的面孔呢?我的想法和你的不一定相同。我只不过把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告诉你,供你参考罢了。”

子皮认为子产很忠诚,因此把郑国的政事全部委托给他。

子皮因为喜欢尹何就决定委任他,实际上,尹何根本不懂得如何管理政务,子皮想让尹何边学边管理。事实上,封地对子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一个不熟悉管理的人来管理,定会造成很大的失误。

对于重要的工作,不能允许外行边学边做,这样不但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还可能对工作的人造成伤害,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经验后才能胜任。如果择人是为了用人,那么择人一定要慎重,不能只凭个人的好恶,要根据这个人的实际能力来决定。

●“杨家将”传名千古——宋太宗重用北汉降将杨业

宋太祖平南后逝世,新即位的宋太宗赵匡义举兵攻北汉。他首先派兵截住了辽国对北汉派来的援兵,紧接着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北汉因势单力薄而败,国主刘继元降宋。

杨业是北汉国主刘继元的老将,以智勇忠义闻名。他随着国主归附大宋后,深得宋太宗的尊重和厚爱,被封为大将军。

宋太宗乘胜进攻辽国,北方几个州的辽将闻风而降,宋军顺利地打到了幽州。辽国大将耶律休哥前来援救,宋军在高梁河打了败仗,退回东京。以后,辽军不断侵犯宋朝边境,宋太宗为了加强边防,派杨业为边境代州刺史,把守雁门关。

当十万辽军攻打雁门关时,只有几千兵马的杨业,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部分人马留在代州,准备与来犯的辽兵决战。而自己则带领几百骑兵,从小路偷偷地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方埋伏下来。南进的辽兵一路上遇不到抵抗,个个正得意忘形、骄狂无备时,忽然遇到一支来自后方的宋军骑兵,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一下子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宋军,个个乱了手脚,四散逃命,被宋军杀得东倒西歪,死伤惨重。辽国一员贵族将领被杀,一员将领被擒获。从此,以弱胜强的杨业威名远播。辽兵只要一见到“杨”字旗号,就吓得胆战心惊,称杨业为“杨无敌”。

杨业在边境获胜后,受到了宋太宗的赞赏,也引起了一些将领的嫉妒。他们给太宗上书,说杨业是降将,不可重用。有的还说杨业与辽军有旧,这次取胜是辽军故意输给他的,便于杨业骗取太宗的信任,以图将来好里应外合反宋。宋太宗早知杨业素以忠义为本,对杨业坚信不疑,对这些诬告不予理睬。他还派员到杨业的部队进行慰劳,送去鼓励杨业的信。杨业见到皇上的鼓励信后,大受感动,决心为国效忠,至死不渝。

辽景宗耶律贤死后,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由他的母亲萧太后辅政。宋太宗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就抓住了辽国这一政局变动时机,派曹彬、田重逢、潘仁美率领三路大军全面进攻辽国,并派杨业做潘仁美的副将。

潘仁美、田重逢两路大军旗开得胜,特别是潘仁美所带的一路大军,在杨业的帮助下,接连收复了四个州。但曹彬率领的主力由于孤军深入,被辽军杀得很惨。宋太宗见主力受损严重,命各路宋军暂时撤退。

潘仁美、杨业遵命掩护新收复的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这时,辽军已经占领了寰州,来势凶猛。杨业提出一路佯攻敌人主力,以继续掩护军民撤退。一面派精兵埋伏在狭窄的山沟里,等待佯攻部队把敌人引来时,两面夹攻,歼灭敌人。

监军王眡反对杨业的意见,主张全力正面进攻,说:“我们有那么多的精兵,全面进攻是可以大败他们的,不用搞什么佯攻和埋伏,这样时间太久了。”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不可硬拼,硬拼一定是要吃亏的。”王眡讥笑着说:“杨将军不是杨无敌吗?现在反而怕起敌人来了,不会是另有打算吧?”

早已遭受怀疑和诬陷的杨业,听到监军又对他这样怀疑和讽刺,便赌气说:“我原来是一心为避免士兵的无辜牺牲而提出两路夹攻之计,现在你这样看我,我也顾不得了,我杨业不是怕死的,你既要全面打,我打先锋,看谁真正怕死。”

潘仁美也支持王眡的意见,杨业只好违心地带领人马打先锋。临行前,他热泪盈眶地对潘仁美说:“我看这种打法注定是要失败的。我死毫不可惜,只是这么多士兵,还有四个州的百姓,他们将无辜受害,真是痛心啊!”潘仁美不睬,杨业指着对面的陈家峪对潘仁美说:“我还有一个转败为胜计策,就靠这个峪了。我决意把敌人引到那里去,那里是个峪谷,请潘将军在峪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箭手,等我把敌人引到那里时,可以夹攻取胜。”

杨业果然遇到了强大的辽军的反击,他拼命杀了一阵,还是招架不住,只好往陈家峪退去。到了峪口,看不到一个宋兵。原来,潘仁美也曾把人马带到这里埋伏,在等了一天还看不到杨业引来的敌军后,王眡以为辽军被杨业打败了,唯恐杨业夺了头功,要潘仁美撤了伏兵,绕小道与杨业争功。等他们知道杨业果然兵败时,就从另一条小路逃跑了。

杨业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命令部下突围出去,他单身苦战。众士兵被杨业这种舍我救众的无私奋战精神感动,不愿离他而去,一个个跟着杨业奋战到底。结果,终因寡不敌众,宋军大败,杨业的儿子杨延玉阵亡,杨业被俘。辽将软硬兼施,劝杨业投降,他誓死不从,绝食三天三夜后,慷慨就义。

宋太宗为失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忠义之将感到万分悲痛,降职处分了潘仁美,革职查办了王眡。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杨延昭与孙子杨文广等一家人,继承和发扬了杨业忠义卫国的精神,在保卫宋朝边境战斗中立了很多战功。他们全家英勇事迹受到后人的称赞,“杨家将”的佳话也流传至今。

杨业本是北汉降将,但是受到宋太宗赏识,封为大将。由于他来自北汉,引起了很多宋臣对他的嫉妒和非议。宋太宗却坚信、支持和极力保护他。虽然杨业最后惨死,但也是由于奸臣陷害,这些奸臣也得到了处分。

作为一个皇帝,能够这样信任手下降将着实不易。因为宋太宗相信杨业的忠义,所以极力保护和支持他。那么作为现代社会的领导者们,如果你相信这个人可用,那么就大胆地用他,不要听从别人的谗言。除非你有确切的证据,否则不要轻易怀疑你的手下。

第一时间更新《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