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演讲稿的重要要素。语言与思想两者密不可分。思想的清晰决定着语言的明确;思想的深度决定于语言的容量;思想的新颖决定着语言的新颖。如果没有感人的思想内容,也就没有感人的语言形式。演讲要想吸引人,内容必须有思想,语言必须有魅力。而有魅力的语言一定是适当的语言。

语言的正式程度要与演讲场合一致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词汇和短语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语言中,而另外一些词语则逐渐被淘汰。语意在发生变化,语言使用的场合也在变化着。

演讲的语言要和演讲的场合一致。

就像你在正式或不正式的场合之间更换服饰一样,你应该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措辞用语来适应具体的场合。

如果一位微波炉促销活动的组织者在活动结束时这样宣布,你是否会感到有些奇怪:

“我对你们的请求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们,为了我们的学校,为了我们的优质微波炉,热忱地为加入我们的烹饪努力吧。”

如果一位总裁用下面的开场白开始向股东做年度汇报,同样是不合适的:

“伙计们,情况不太妙,但是不要丧气,我们只要挺住就没事了。”

一般来说,场合越正式,口气越严肃,幽默意味越微妙,句子的安排和组织越细致,句子的修饰限定语越多,措辞造句与日常用语的差别越大。

比较正式的场合包括政策性陈述、辩论、礼仪性讲话。不太正式的场合包括商务会议、茶话会、聚会和餐后讲话。

使用行话、俗语要谨慎

使用行话和俗语都是为了与特定的听众建立感情纽带。有时候行话能使你很快说明某个问题。而适当情况下采用俗语可以使你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变化。但是运用行话和俗语的危险很大。你的术语可能使听众迷惑不解,或者你使用的俗语使某些听众感到不快,或者你采用了早已过时的俚语,结果使自己演讲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采用尊重他人的语言

用别人喜欢的方式称呼一群人或某些人是尊重他们的表示。出现变化时,这些变化往往是新的身份或形象的象征。

取悦每个人或赶在所有潮流的最前面是不可能的。你要尽量搞清楚人们偏向哪一种称呼。你可以根据情况适时加以调整。如果一种称呼对某人有着特殊含义,那么忍受不便暂时改变的习惯也是值得的。

生动多变的语言才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调动听众的注意力。生动的语言新鲜别致、活泼动人,能把事物的形神和演讲者的情感很好地表现出来。形式多变的语言能调动听众的情绪,调控现场的气氛,对成功的演讲也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生动的语言

生动的语言,能形象地再现现实,绘声绘色,令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在反映内容的同时,产生一种美感,能吸引听众去深刻领会演讲内容。话要说得使人乐意听,就必须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1.使用新鲜的语言

使用新鲜的语言就是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善于择取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崭新词汇,使语言富有时代气息。

2.用形象化的语言

形象化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有趣。毛泽东同志可谓是最善于生动概括、形象说理的语言大师。他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概括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的必然发展趋势,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深入概括科学与文艺的发展方针,用“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比喻来形象说明开创新世界的道路艰难漫长。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长期以来焕发着巨大的生命力,早已深入人心。

3.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增强演讲的表现力:既能深入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作家对厨师说:“你没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回答说:“我这辈子没有下过一个蛋,可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如何,母鸡能么?”这话令人开怀大笑,又给人以启迪。

4.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在演讲中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那种没有态度,只知背诵马恩列斯著作的人比拟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两个比拟,把教条主义者的丑陋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演讲时使用多变的语言

演讲语气单调、呆板,很难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语言富有变化才能更加多姿多彩。让语言多姿多彩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语气要有轻重

因为随便一句话总有重要字与次要字的分别,你说到重要的字时声音就提高些,不重要的便放低些。例如“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情。”这句话中,“我”和“好”两字是关键词,读时自然就要将声音提高。下面是居里夫人说过的一段话,读时请把引号内的字声调特别提高,看看效果如何?

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这段话当然不是非如此读不可,诸位读者也许有别的读法。重音落于何处,并无定论,完全依个人的体会。

2.声调要有高低起伏变化

你平常可以自己练习,随意规定读任何单词或短句,读的时候声调突然特别提高或放低,那样可以吸引人注意。每个成功的演说家都是这么做的。

下边所引的几段话,引号里的字特别把声调放低了读,结果如何?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才能一旦被懒惰支配,它就“一无可为”。

3.演讲速度要有变化

我们平常与人谈话时,总会常改变讲话的速度。这是自然而不自觉的。而且这种讲述法能造成一种声势,你的意见之某一点会特别地突出。

林肯总统当年就常用这种讲述法,他常一口气很快地讲出许多字,到了他打算要强调的字句时,便把声音特别拉长并提高,然后如闪电般快速地把那句话讲完。他常使重要的一两个字占的时间较六七个次要的字还久。

让我们来试试这个方法,先漫不经心地,像对一个小数目似的说:“3000万元。”然后放慢,并像是很惊心于一个可观的巨数似的说:“3——万——元”。那么,你听了是不是觉得3万元的数目比3000万元还大?

4.在重要的词句前后略停顿

林肯常在演说时利用停顿来加强效果。每逢要讲一个重要的意思,使它能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上时,他就将身子向前略倾,两眼直视听众,很久不发一言。这种突然的沉静,和突然的一声巨响有同样的效果,都能引人注意。它使每个人都立刻惊醒、留心,期待后面究竟是什么。

我们演讲时也应利用这种有效方法,在一个重要字句的前后稍做停顿,甚至一句话的中间也可停顿,但要十分自然而不做作,这将大大提高你的演说效果。

把贤哲名人的话拿过来自己用,引经据典,这样的演讲往往更有说服力。引经据典能为论题提供权威性的论据,因此经常为演讲者使用。引经据典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要避免引经据典引出的麻烦。

引用名人的名言、警句要准确无误

引用名言、警句时要保证引用的正确,如果引用的原话有错误或出处错误就会影响名言、警句的使用效果,有的时候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1.要弄清楚原话究竟是谁讲的,不要张冠李戴

如果同一句话两位名人都讲过,那就要看是谁引用谁的。我们当然是用最早那位名人说的话。引用名言、警句,最忌讳的是张冠李戴。比如,但丁说:“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却引为莎士比亚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像这样的错误,往往会导致整个演讲的失败。

2.要全面领会原文,不要把意思弄反了

因为同样是说一句话,原著者的意图可能是讽刺,是反意,但由于引用者不了解原著者的本意,轻易地拿过来就用,就容易歪曲原意,这对于演讲也是不利的,容易被人驳倒。

3.要尽量引用原文,不要以讹传讹

因为有很多名人的名言、警句,是通过间接材料得到的,所以,我们在引用时,有条件的话应尽量查一下原文,防止出错。

正确引用古文和需要翻译的典故

引用寓言典故时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翻译时应尽量保持直译

如果直译确有困难,也可变通一下,把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总之,是要让听众一听就明白。

2.由于“经典”一般都是文言文,引用时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如果直接使用文言文,听众听后自己需要有个领会、暗译的过程,就会影响听讲的效果。所以,这个程序一般应当由演讲者来完成。

3.要抓住寓言和典故的核心与本质

删除不必要的重复和陪衬,尽量使寓言和典故短小精悍,说明问题。

穿插的技巧

在演讲中穿插故事、笑话、趣闻以及诗词歌曲等,可以活跃现场气氛,吸引听众注意力。穿插运用恰当,会给演讲增添不少亮色。

运用穿插法,能活跃会场气氛,激发听众情绪,同时能使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927年,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做了一次题为《读书杂谈》的演讲。当讲到要正确对待文学批评的时候,他首先分析了中国批评界的现状,指出:“凡中国的批评文字,我总是越看越糊涂,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为了讲清其中的道理,鲁迅便在演讲中穿插了一个印度故事——一个老翁和一个小孩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去卖。货卖出去了,孩子骑驴回家,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孩子了,说是不晓事,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让小孩徒步;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上,后来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们了,说他们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却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了一个办法了,就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

这则穿插在演讲中的故事形象生动,道理浅显,不仅有力地说明了“如果当真,就要无路可走”的论断,而且还为下面作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因此,鲁迅接下来的分析,便很自然地得出结论说:“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引,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最后鲁迅这样告诫听众:“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从这则事例中可以看出,演讲者使用穿插法,除了能使事理说得更为形象、深刻外,还能调节会场的气氛,增加听众的兴趣,从而获得最佳的演讲效果。所以,那些老练成熟的演讲家,往往都是对穿插法运用自如的行家。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穿插些什么,也知道什么地方必须穿插什么,以此来增强演讲的效果。

排比修辞方法的使用

这种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语句排列而成,用以表达同一范围、同一性质的事物,以增强语势,增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加强语言的力度。

马丁·路德·金在1968年8月28日美国华盛顿黑人集会上发表了一场精彩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其中有这样几段话:

一百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现在我们站在他纪念像投下的影子里,这重要的文献为千千万万在非正义烈焰中煎熬的黑奴点起了一座伟大的希望灯塔。这文献有如结束囚室中漫漫长夜的一束欢乐的曙光。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黑人依然没有自由这一可悲的事实;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依然悲惨地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物质富裕的汪洋大海中,黑人依然生活在贫乏的孤岛之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的阴暗角落里艰难挣扎,在自己的国土上受到放逐。所以,我们今天到这里来,揭露这骇人听闻的事实。

……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我

们带回南方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把绝望的大山凿成希望的磐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将我国种族不和的喧嚣变为一曲友爱的乐章;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够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奋斗,一同入狱,一同为争取自由而斗争,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将得到自由。

在马丁·路德·金这几段演讲词中,第二段以“一百年后的今天”领起的排比句,从黑人没有自由,受着种族隔离和歧视,过着贫乏的生活乃至受虐待遭驱逐的政治、经济、人生、法律待遇等方面集中地揭露了黑人悲惨严酷的生活现状,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最后一段以“怀着这个信念”领起的排比句,表述了所要进行的不懈努力、斗争原则和奋斗目标。文中排比句式的运用,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和感情,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修辞效果。

排比可分为短语排比、句子排比和段落排比三种类型。它在演讲中运用广泛,既可以用来铺陈描述,又可用来议论说明,还可用来抒发情怀,使演讲增强语势,增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镶嵌彩灯的女性》的演说词中,有这样的话:

……从地质队诞生的那一天起,“献身地质光荣,找矿立功光荣,艰苦奋斗光荣”就与地质队员融为一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凯歌。……我相信,只有那些曾经或正在致力于献身地质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才会有那么一种冲动,一种自豪,一种喜悦,一种激情——如大海翻腾,如群山呼啸,如岩浆喷发,如涓涓溪水……

这里运用排比和比喻,表达出了与“三光荣”融为一体的地质队员的豪迈感情,节奏鲜明,旋律优美。

运用排比手法,在形式上要做到结构相同,句式整齐,字数相近,音节匀称;在内容上要表意确切明了。

对偶的句子也一样。对偶句内容凝练集中,结构整齐匀称,便于口语表达和记忆,人们是比较喜欢的。如毛泽东同志讲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都是地道而上乘的对偶句,意深而语精,已长久地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

使用排比和对偶,要求演讲者具备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要对所讲的内容非常熟悉,要有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不然,勉强搜罗起来的排比或对偶,就会显出拼凑的痕迹,就会因缺乏内在的联系而难以一气贯之。

设问的使用

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一开始就有一个设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这里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无疑而问,接下来就是论证李先生其实没有罪,有罪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显得清晰流畅,铿锵有力。

设问是演讲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具有渲染性强,吸引力大的特点。通过设问可以有效地启发人们思考,从而使演讲产生更好的效果。

演讲语言的设问,就是提出问题,但并不要求别人回答,而是为了启发人们去思考。用这种方法演讲,能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到演讲者身上,使他们集中精力来听取演讲的内容。

在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国务卿裴特瑞克·亨利在弗吉尼亚召开的关系美国命运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发表了《诉诸武力》的著名演讲:

“我们的同胞已经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文中连用了六个设问句,加强要与宗主国英国斗争的语气,唤起北美十三州人民的斗志。他的演讲结束后,全场响起听众“拿起武器”的呼声。

马相伯在国难广播演讲中也用了设问法:“请看,今日的中国,是谁家的天下?”第二次演说中,又以“诸位,时间不早了,醒一醒,醒一醒!枕头旁边放了火药,我们能睡吗?房子里有小贼,我们能睡吗”的设问法,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给人以警醒,促使人思考:日本帝国主义分子侵略到了我们的大门口了,我们要团结一心、斗争到底。

层递在演讲中的使用

层递,是指在语言表达中根据不同内容的不同组织层次,有顺序地一层一层地表达意思。或由少到多,或由轻到重,或由小到大,或由远到近。其效果是层层推进,步步相连。例如,《美国的奴隶制》中写道:“美国背叛了过去,背叛了现在,并且庄严地发誓要背叛未来。”这种层递手法的运用对于加强语气、强化感情、刺激听众,起了巨大作用。

层递与排比相似,两者都能使语言富有条理性和感染力。不同点在于:排比的词句之间,语意是并列的;而层递的词句之间,语意有层次和级差,它是按照所表达的语意轻重、程度深浅、数量多少、范围大小、时间先后,逐层依次排列在一起的。恰当运用层递手法,能使言语富有层次感和条理性,能产生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修辞效果。

例如,《矿山魂》在结尾处的抒情议论:

朋友们,当你想写一首诗,想唱一支歌,请别忘了那高高的井架,那飞旋的天轮,那800米深处的一片赤心,那湛蓝天下的巍巍矿山魂!那就是——可贵的主人翁精神!

井架—天轮—赤心—矿山魂,由具体形象到精神世界,语言逐层加深,表达了对矿山主人翁精神的热情赞美。

运用层递手法,要注意内容上的锤炼,要精心选择在语言上确有轻重、在范围上确有大小等层次差别的词句,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按照递升或递降的顺序来排列,次序不可混乱。

运用重复手段

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让同一语言重复地出现,这就叫反复。演讲时使用反复能渲染感情,突出要点。反复分两种:一种是隔离反复,另一种是连续反复。

隔离反复,如《美国的奴隶制》中讲道:

……我们需要的不是光,而是火;不是毛毛雨,而是大雷雨。我们需要暴风雨,需要旋风,需要地震。

这里,间隔使用了两个“不是……而是……”起了强调作用,表达了演讲者鲜明而强烈的感情。

连续反复,如马相伯在第七次国难广播中这样开头:“诸位,时间不早了,醒一醒!醒一醒!”这两个“醒一醒”是连续反复,渲染了中华民族濒临危亡的紧迫感,催人奋起。

在演讲中,一些特别要强调的字词,一些特别要加固的感情可以采用重复的方法去表现,如罗斯福1941年12月9日在对日宣战后向全国广播的《炉边谈话》:

十年前,在1931年,日本入侵满洲国——未加警告;

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未加警告;

在1938年,希特勒侵占奥地利——未加警告;

在1939年,希特勒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未加警告;

同样在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未加警告;

在1940年,希特勒入侵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未加警告;

在1940年,意大利先后进攻法国和希腊——未加警告;

而今年,1941年,轴心国家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控制了巴尔干——未加警告;

还是1941年,希特勒入侵俄国——未加警告;

而现在日本进攻了马来西亚和泰国以及合众国——未加警告。

这里罗斯福十次反复使用“未加警告”强烈地呼吁和唤醒人们,如果让法西斯继续放任,他们将更猖狂地践踏人类。

这里运用的是同一重复的方法。

演讲中为了防止格式的雷同,可以采取详略变化的方式重复。例如,我是一棵小草,一棵秋冬以后枯萎在路边的小草。

所谓重复,就是用相同的言词复述某一观点或某一句话,分为重复语词和重复叙述两种。前者是对相同语词的重复,后者是运用不同语词表达同一重复的观点或内容。使用重复手法,可以加深感情的程度,加大语言的力度,强化演讲的节奏。

运用重复切忌走向啰唆,比如这段演讲:

朋友,刚才我所说的就是事实,活生生的事实。什么是事实呢?刚才我说的是事实。

以下一些场合可以运用重复手法。

1.演讲内容新颖独特;

2.演讲的话题与听众既往经验相矛盾时;

3.听众对演讲中的一些理论难以理解时;

4.听众不喜欢的演讲内容,情绪低落时;

5.演讲者感到应着重强调的地方。

第一时间更新《演讲金口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