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任何引导,刚出生的婴儿会自我感知世界,进行最初的心理塑造活动,尽管这种活动非常隐秘,也谈不上具体的表现形式。但是,如果因为我们无法观察到这种最初的心理塑造活动,就否定它们的存在,那就太愚蠢了。人们可能难以想象,虽然婴儿的发声器官尚未具备自主活动能力,但是语言的因子已经深深种在婴儿的灵魂里面。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仅仅通过生活的积累,儿童就可以成功地学会一门语言。而成人却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掌握一门新的语言,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可能像幼年时学到的母语那样自然流畅地发音。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不同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另一个世界,语言、行为等都不过是外在的表达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我塑造的天赋,借助外部提供的工具构建内心世界。儿童天真无邪,每一刻都欢天喜地,不知疲倦地做着游戏。正是在游戏中他们熟悉了环境,适应了社会,而我们成人进入一种新环境时,往往手足无措,狼狈不堪。

人们嘴中常讲的“成长”实际上指的是儿童身体的发育,是一种外在的现象,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直到最近,我们才逐渐了解它的内部机制。现代科学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认识儿童:一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二是敏感期。对敏感期的研究让我们了解了儿童的心理发展。

荷兰科学家雨果·德弗里斯发现了动物的敏感期。而我们在学校里,通过对儿童生活的观察,发现了儿童的敏感期,并且应用于教育活动。

敏感期是指在生物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敏感性。这些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在获得某种特征之后便会消失。某一成长时期出现的特定敏感性对应着相应的敏感期。每一种特征都是在敏感性的推动作用下确立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成长并不是什么模糊的东西,或者固定遗传的结果,而是一种在暂时性本能细致入微引导下的长期工作。这些本能活动与成人有意识的活动截然不同。

德弗里斯最先在那些通过蜕变进入成虫阶段的生物,比如昆虫身上观察到了敏感期。以蝴蝶的幼虫为例,蝴蝶幼虫最初几天只能吃柔嫩的叶子,但蝴蝶却把卵产在树干与树枝连接处的角落里。在破茧而出之后,幼虫如何知道哪里能够找到柔嫩的叶子呢?答案是光,光线会引导饥肠辘辘的幼虫爬上树梢置身嫩叶之中汲取营养。幼虫对于光有着无法抗拒的力量,会追随光线的指引爬到最明亮的地方,那正是嫩叶之所在。

令人奇怪的是,当蝴蝶幼虫度过这一时期,可以吃其他食物之后,它们对光便失去了敏感性。这一点也得到了科学试验的证明。在一个没有叶子的暗箱中,蝴蝶幼虫会蠕动身体爬向从预先在暗箱中设置的小洞中进入的任何一丝光线。但是度过这个阶段之后,幼虫便开始另谋出路,寻找其他食物,对于光线的照射无动于衷,本能不再发挥作用。

然后,另外一种敏感性又在顷刻之间把吮吸嫩叶汁液甚至破坏植物的贪吃者变成了斋戒的苦行僧。斋戒期间,它们一刻不停地工作,建造一个“棺材”,然后就像死人入棺一样把自己密封在其中。在这个“棺材”之中,成虫正在形成,有一天它会破茧而出,成为一只拥有美丽和明亮翅膀的蝴蝶。

众所周知,蜜蜂的幼虫也要经历类似的一个阶段,在此期间所有的雌性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后。但是,蜂群只会选择其中一只成为蜂王,工蜂会为这只未来的蜂王制造一种特殊的食物,动物学家称之为“蜂王浆”,而这只幼虫也会毫不客气地大吃大喝。在“蜂王浆”的滋补之下,幼虫会成为蜂群的女王。在这段时期经过以后,即使蜂群为另外一只雌性幼虫喂食“蜂王浆”,它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蜂王。原因是幼虫服食“蜂王浆”的敏感期已经过去,它的身体已经不再具备成为蜂王的能力。

这些现象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儿童身上蕴藏着生命的冲动。这些冲动将循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生机勃勃,推动儿童完成奇妙惊人的事情;二是无动于衷,儿童错过成长的关键期,碌碌无为。因此,儿童如果不能够在敏感期按照意志的力量行事,他们就会永远失去机会,一生忙碌却无所作为。

在儿童心理发育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种种感觉指令,这些指令对他们而言弥足珍贵。但是,在成人眼中,这些事情看起来稀松平常,进而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试想,一个从虚无中而来的婴儿如何能够在复杂的人世之间生存?他们有着何种天赋能够让他们分辨事物,掌握语言与人沟通?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在敏感期中寻找答案。儿童在发育过程中也有敏感期,他们在敏感期中获取的事情如此妙不可言,如同一盏照亮黑夜的明灯,使得他们以一种异常快速和强烈的方式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对于儿童而言,这一切都显得轻而易举,一切都充满了活力与激情,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一种能力的增长。

当一种激情的火焰燃烧殆尽,另外一种激情就会迸发出来。儿童就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旺盛生命力之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征服。我们将这种生机勃勃的活力称之为天真和快乐。这种美丽的心灵火花熊熊燃烧,永不熄灭,实现着创造儿童心理世界的伟大工程。

儿童的天真无邪正是大自然的奇迹,他们有着一种天然、特殊的活力,不知疲倦地适应着外部世界。如果儿童的敏感性遭到了破坏,或者在敏感期遭遇障碍,他们就会迷失自我,呈现在他们内心的将会是一个扭曲的外部世界。而且,一旦儿童的敏感期消失,人类只能通过勤奋的学习和思考获取智慧,对生活的激情不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当外界对儿童的活力发展造成障碍时,他们反应强烈,而且显得异常痛苦。成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把责任归咎为孩子的“任性”。久而久之,人们把所有这些原因不明、没有逻辑和无法说服的行为认定为任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任性的特性不断累积,并且成为儿童长大以后某些极端行为的根源。但是,我们也没有找到对付这些问题的办法。

现在,我们可以用敏感期解释很多儿童无端的任性行为。如之前所讲,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因此,敏感期是过渡性的。随着儿童长大成人,这些敏感性会逐渐消失,但并非无迹可寻,它们会给成人的心理健康带来重要的影响。

儿童的任性行为是因为在敏感期他们的特殊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儿童通过这些异常的表现向成人发出警报。如果成人能够接收儿童发出的这种讯息,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满足,任性会立刻停止,儿童会从一种变态的病症马上转变成一个乖小孩。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去关注孩子任性背后的东西,去探索发现儿童心灵的秘密,为孩子营造一个静谧、安详的心理氛围。

“肉身成人”和敏感期是我们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通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决定儿童心理发育成长的内部机制。

儿童的心理发展并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源于外界的刺激,而是受暂时的敏感性引导。暂时的敏感性是人类的本能,可以使儿童获得某些特性。尽管儿童的心理发展离不开外部世界,但这并非决定因素,而仅仅是为心理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媒介,如同身体发育需要从外部获取食物和空气一样。

儿童内在的敏感性指引他们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条件和生长要素。这种指引使儿童仅仅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敏感,对于其他东西却熟视无睹。

当敏感性在儿童体内产生时,就如同身体发出一束光线照亮他们关注的事物,这些事物构成了世界的全部,其他东西被完全排斥。

但是,这种本能并不局限于仅仅趋向于某种环境或者吸收某些因素。儿童通过敏感性获益,增强心理能力,掌握运用各种器官的能力,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这才是敏感性的目的所在。

在儿童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之中,儿童的心理无疑是一把钥,既可以打开外部世界,也可以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而儿童心理发展的奥秘就是精神胚胎,它创造了人类的成长奇迹。

我们可以把这种匪夷所思的创造活动想象为一系列源自于潜意识的强烈情感,这些激情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缔造了人类的意识。从混沌开始,之后变得清晰,继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譬如儿童语言能力的取得就是这一过程的证明。

最初,外部世界的全部声音都杂乱无章,无法辨识;突然之间,婴儿感觉到一种迷人而富有魅力的声音,虽然无法理解但却清晰可闻。这时,尽管婴儿尚未具备思考的能力,但他的心理世界中弥漫着动人的音乐。婴儿的神经被激活了,但不是全部的神经,而是那些一直蛰伏的之前只用于毫无节制的哭叫的神经被激活了。现在,这些被唤醒的神经改变了运动方式,以一种井然有序、富有节奏的方式进行活动,精神胚胎进入和谐有序的发展阶段。但是,这时的婴儿只生活在当下,专心致志于眼前的生活,未来对他而言还是未知数。

婴儿的耳朵开始慢慢能够分别不同的声音,舌头也不再仅仅用于吮吸,开始活跃起来,体验在口腔内的震动。在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指引下,婴儿开始运动舌头去探索喉咙、嘴唇和脸颊。这些震动是生命的律动,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能够带来难以言表的愉悦之外,还没有其他意义。

儿童的其他肌体在本能的驱使之下自主活动,他蜷缩四肢、握紧拳头,抬头看着说话的人,目不转睛地盯着说话人的嘴唇。所有这些活动会带给他发自内心的愉快享受。

此时,儿童正在经历一个敏感期。天赋的本能吹动了柔软的心,一个潜伏沉默的生灵开始显现出勃勃生机。

儿童的内心是一个爱的世界。爱,是孩子心灵之中的唯一,从内心深处缓缓涌出,化作无尽的甘泉充盈着心理世界。这种不可思议的活动悄无声息,缓缓进行,留下永远不会磨灭的痕迹,赋予一个人相伴终生的高贵品质。

只要外部世界能够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所有的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发生。比如,周围人的说话为儿童学习语言提供了必要条件,我们从外部观察儿童这一敏感性的反应,那就是他们的微笑。当人们能够对他说出一些简单可辨的声音,就如同我们区分教堂钟声一样清晰时,他会显得非常高兴。另外,当成人在晚上为婴儿唱起摇篮曲,不断重复呢喃之时,婴儿就会安静下来,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之下进入甜蜜的梦乡。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们用亲切的话语与婴儿说话,换回他充满活力的微笑。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从古至今,父母都会在夜晚守护在孩子身边,用故事和音乐满足他们的渴望,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

可以说,这些例子是儿童敏感期积极的证明。

我们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证据,虽然是消极的方面,但也可以明确地说明敏感期的存在。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外部环境妨碍儿童的内心需求时,儿童的反应会非常剧烈,表现出极度的愤怒和绝望,成人称之为“不听话”“使性子”。而这些任性的现象恰恰是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致造成内心失调的外在表现,反映了儿童极度紧张的心理状态。这是儿童在为自己的需求大声疾呼,寻求来自成人的安慰和保护。儿童心理发展的紊乱和畸形会导致一些缺陷,并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无法在敏感期得到满足,释放人性的本能,儿童将最终失去征服自然的机会,也将永远失去证明自我的机会。

上面提到的儿童无理取闹的行为,可以比作儿童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大家都知道,婴儿往往会因为一点小病发起高烧,这些小病对成人而言不足挂齿。但这些高烧来得快去得也快。同理,在心理方面,儿童因为非常敏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会让他异常的焦虑不安。儿童的这些表现可谓是尽人皆知。

事实上,儿童的任性从一出生就表现出来,在过去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个性倔强的坏脾气。其实不然,如果我们把功能失调认为是功能性疾病的话,儿童心理功能的失调同样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因此,儿童的第一次“不听话”就是他心理的第一次生病。

我们往往对儿童的混乱行为投入过多的关注,因为这些行为就发生在眼前。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看到了孩子的不安并进行安抚,而在于你能够明白这是孩子心理功能失调的表现。儿童种种疯狂的举动是一种异常的信号,是一种背离规律的表现。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心理发育,阻碍儿童健全性格的塑造。但是,由于这种负面作用不会立刻显现出来,而是在儿童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反映出来,因此往往没有引起父母的重视。

儿童的成长发育如同制造产品

的过程一样,儿童作为成品被置于橱窗供人浏览,虽然加工的过程更为有趣,但却并不对外公开。人体内部器官的运作如同产品生产一样精妙无比,但是却看不见摸不着,以至于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它们的运动。大自然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造物弄人”,当人体所有功能有序地集合在一起,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是健康的。健康是一个宏观的整体概念,建立在各个局部正常运转的基础之上。

尽管我们已经注意到了某种疾病的所有细节,但是却往往忽视疾病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发现并治疗了一些疾病,有证据证明在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就进行过外科手术。但是,直到近代人体器官才最终被发现。在17世纪,血液循环的秘密被揭开,1600年通过人体解剖开始研究各种器官,进行病理分析,并逐渐发现了人体生理健康的秘密。

人们往往纠结于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疾病,但隐藏其后的儿童心理发展却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其实,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儿童心理功能的微妙之所在,就可以研读出儿童个性塑造的过程,就可以更容易去理解儿童的各种异常行为。

这种观点听起来似乎非常荒谬,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原因在于儿童的心灵是一个人类过去尚未涉足的“新大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相对于外部世界而言,儿童就像一件摆放在橱窗的展览品一样,随时面临着各种风险。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他要与现实斗争。如果我们不给儿童提供任何帮助、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他的心理生活将会处于不断的危险之中,将会严重威胁他的个性塑造。

成人不去帮助儿童,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为儿童提供心理的呵护。儿童被看作一个完全依靠成人存活的物体,而实际上他们正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创造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奇迹。

因此,成人应该换一副眼镜看待儿童。他们不仅仅是一只需要生理护理的小动物,他们更期待的是心理的关怀。我们再也不能对儿童的心理正在发育这一事实置若罔闻,而是应该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护。

但是,儿童心理的塑造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是大自然的使命,我们应该尊重这个过程,而不是野蛮地闯入这个领地。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保驾护航,提供必要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儿童无法通过自身获取的条件。

当我们承认这一点之后,还应当看到与儿童身体出现疾病一样,他们的心理也会出现功能失调,也就是说出现了心理疾病。过去,由于缺乏儿童护理知识,婴儿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在幸存的儿童之中也有很多人患上各种疾病,如失明、佝偻、瘫痪等,还有的儿童身体虚弱,甚至出现肌体的畸形,这使他们更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袭进而罹患肺结核、麻风病等疾病。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没有儿童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社会上还没有形成保护儿童心理的良好氛围。更有甚者,对于儿童心理的创造精神及隐藏其中的巨大能量充耳不闻。

有多少死亡的儿童,有多少失明、残疾、孱弱、发育迟缓的儿童,就意味着有多少傲慢、功利、吝啬、暴躁的儿童。这样的话语并非夸大其词,也非耸人听闻,而是一个可怕的血淋淋的现实。

生命之初,一些不经意的差错就可能造成人生轨迹的偏离。一个人在不属于自己的心理世界中成长将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正如西谚有云,“活着却没有生活在天堂”。

婴儿的心理活动无法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证明,尤其是1岁以下的幼儿,你无法通过心理测试的方法让他们开口回答设计好的问题,以检测他们的心理状态。

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心理活动就已经存在。婴儿出生之后,心理与生理器官建立联系,激发身体的发育。

心理的第一个冲动是感觉。例如,如果一个婴儿想要得到某件东西,他的整个身体就会活动起来,努力地接近目标。只有在经过长时间的身体发育之后,他才可以具备获取目标物体的行动能力。这种能力由不同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通过不同的动作组合,完成伸手取物的动作。

再比如,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会目不转睛地看着说话人的嘴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仿佛被某种魔法所吸引,同时自己也会咕哝着嘴巴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在6个月时,婴儿开始发出几个简单的音节。之后,婴儿会对声音更加敏感,不断刺激语言器官,增强发音的本领,并最终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在整个过程之中,感觉无处不在。这种对于外界的敏感无法通过实验进行证明,只能借助观察的方法才能证实。心理学家的实验只能证明外在的客观事实,对于内化于心的心理活动无法进行验证。

我们可以采用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方法观察儿童的心理活动。在对昆虫活动进行观察时,法布尔躲在不会被发现的角落,以便能够观察到昆虫在自然状态下的活动情况。同样,我们应该将自己置于儿童的心理世界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儿童是如何依靠自己的感觉,运用器官获取外界事物。

此外,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观察复杂化,或者对观察结果进行过多的解释。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轨迹,为他们创造一个完全自由和开发的心理世界,而不是做一个不速之客。

其实,观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里我们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婴儿没有直立的能力,因此人们往往以为婴儿应该平躺着。这样他们只能看到天花板,或者是洁白的床单。但是,天空才应该是这个世界给予他的第一个印象,这样的视觉效果才能刺激婴儿神经的发育。很不幸,人们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剥夺了婴儿的这项权利。

人们自以为婴儿应该去看一些东西,而不是毫无乐趣地待着。于是,大人会在婴儿的上方或者床边系上一些鲜艳的物体如皮球,并且来回晃动,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刻,渴望接受外部新鲜事物的婴儿开始盯着这些晃动的物体,由于头还不能动,只能非常不自然地费力转动着眼珠。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此时婴儿的活动事实上是一种非自然的状态。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大人们要做的就是把婴儿放在一个略微倾斜的平面上,这样他就可以看到周围的全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把婴儿放在花园里,让他领略树枝的摇曳,鲜花的盛开以及天空飞翔的小鸟。而且,应该长时间地把婴儿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他就会产生记忆,熟悉看见的事物以及它们的位置,学会区分静止与运动。

儿童对秩序敏感的时期是儿童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之一。这种敏感性在儿童1岁以前就已经表现出来,并且会一直持续到2岁。

人们会非常惊诧儿童对于外界秩序的敏感,因为儿童通常被视为没有秩序感。

当然,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各种物品杂乱堆积,被人搬来搬去,这样的秩序与儿童没有关系,也无法用来解释秩序的敏感性。但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比如住宅内,儿童对秩序的要求会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果在这一段敏感期内,儿童对秩序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心理将会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婴儿莫名的哭泣,无论大人使用什么办法进行安抚都无济于事呢?原因就在于此。

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已经装下了一个大秘密,而与他朝夕相处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因此,我们不要再怀疑儿童是否具有心理需求,我们要做的事情应当是去观察孩子的感觉,关注孩子的需要。

儿童对秩序有着天生的热情。从1岁半到2岁之间,尽管对于秩序的要求表达得不那么清晰,但是儿童已经明确无误地表现出了对井然有序的需要。在一个秩序混乱的环境之中,儿童的内心会感到非常痛苦,他们会用歇斯底里的哭喊表达自己的不满,有时这种疯狂的举动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年龄稍大的儿童以及成人对混乱的场面很容易忽略,而幼小的儿童却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对于秩序的敏感性不断降低,直至完全丧失。因此,秩序敏感期是一个暂时性、阶段性的时期,是人类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诸多敏感期之一,但却是最重要也是最神秘的敏感期。

如果世界给予儿童的只是一片混乱不堪,这种负面的影响会潜移默化进入儿童的心理,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迷茫、忧伤及任性。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儿童对于秩序的需求,使他们对秩序感做出积极的回应,表现出热情、快乐和理智。

实际上,在婴儿出生后几个月秩序敏感期就已经出现。但是,往往只有那些经验丰富且留心观察的保姆才能发现。比如有一个保姆推着一个5个月大的女孩来到花园散步,小家伙对一块镶嵌在灰色墙壁上的白色大理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周围遍布鲜花,但是她每当看到大理石就会显得非常兴奋和高兴,而且每次来到花园都是如此。所以保姆每次都会把孩子带到大理石前,很难想象一块石头能够给孩子带来这样持久的愉悦。

很多儿童早期出现的任性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于秩序的敏感遭到破坏所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个6个月大的女孩,有一个人走进她的卧室,在桌子上放了一把伞。孩子对这把伞表现得非常激动,过了一会儿便开始大哭不止。大家以为孩子想要这把伞,于是就把伞拿到了她面前。可是,孩子拒绝了大人们的好意还是继续哭泣。重复多次后,婴儿显得情绪更加激动。这就是婴儿出生后对秩序敏感性的最早表现。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熟悉儿童心理的母亲迅速拿走伞放到了其他房间,婴儿马上停止了哭泣,安静下来。显然,孩子哭泣的原因就是这把伞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位置,孩子熟悉的物体位置分布遭到了破坏,干扰了孩子的心理平衡。

还有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次,我们一群人穿越那不勒斯的一个山洞,其中一个妇女带着自己1岁半的孩子。孩子实在是太小了,徒步走了一小会儿便累了,于是母亲就把孩子抱在怀里。不一会儿,母亲热得汗流浃背,不得不脱下外套再抱孩子。这时,孩子开始哭泣,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无论母亲如何安慰都无济于事,最后自己都不禁狂躁起来。看到这种情景,所有的人都过来帮助母亲,轮流抱着孩子,哄孩子。可是没有任何作用,孩子仍然大哭大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此时,男导游走了过来,一把把孩子抱在他粗壮的怀抱里。然而孩子立刻做出更加剧烈的反应,试图挣脱导游的怀抱。局面一片混乱,无法收拾。

于是,我走到母亲身边,试着对她说:“夫人,您能把外套穿上吗?”这位妇女惊讶地看着我,因为她已经被孩子的无理取闹折腾得大汗淋漓,哪还有再穿衣服的心思。可是,看到没有任何办法,还是不情愿地先把衣服穿了起来。孩子马上平静了下来,不再哭闹,还不停地重复着:“你,衣服!”很明显,孩子的意思是让母亲穿上外套。在他的心中,外套应该穿在母亲的身上,而不是放在别处。就这样,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我们也顺利完成了余下的旅行。在这件事情中,被脱掉的衣服是孩子狂躁的根源,因为衣服已经离开了它应在的位置。

我还经历过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一位母亲身体不适,在后背垫了两个枕头斜躺在扶椅上。20个月大的女儿来到母亲身边,希望听故事。虽然身体不舒服,但母亲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讲了一会儿故事,母亲感觉实在难受,就让仆人扶着回到卧室休息。于是,孩子开始哭了起来,大家以为她为母亲难过,赶忙过来安慰她。但当仆人从扶椅上拿起枕头准备送到卧室的时候,女孩大叫起来:“枕头,不!”大家又把孩子领到母亲的床前,虽然非常痛苦,但是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母亲还是坚持在床上继续讲故事。但是,女孩并不领情,哭着不停地对母亲说:“椅子,椅子!”她是在告诉母亲,应该坐在扶椅上讲故事。

故事并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反而是椅子和枕头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动听的故事因为母亲位置的改变而终结,这一切重伤了女孩敏感的心。

以上这些事例都说明了儿童对于秩序有着天生的需求本能。而且,这种本能在儿童发育的早期就显现出来。儿童对于秩序的需求会转化为动力,激发儿童为实现秩序的和谐做出努力。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件物品被挪离了原来的位置,一个两岁的儿童会发现这一点,并且将物品归位。即使是位置细微的改变,儿童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成人以及年龄较大的孩子却对此缺乏敏感。比如,一块香皂没有放在香皂盒里,而是被放在洗漱台上,或者一把椅子斜放着,孩子会很快发现这个问题,并且重新整理好。

巴拿马运河通航当年,为了教学需要,我们在旧金山展览馆的大厅里用玻璃搭建了一间教室,供人观看。在一天的教学结束后,幼儿园的小朋友会主动把椅子摆放整齐。一天,他在摆放一把椅子之后,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又重新调整了椅子的位置,最后斜着放置椅子,因为在他心目中这把椅子本来的位置就是这样。事实上,在我们学校里,年纪稍大比如三四岁的孩子也会同样在活动结束之后把物品放回原处。

秩序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刺激、一种来自神明的召唤。秩序是儿童发自内心的需要,也是令他们最开心的工作。井然有序意味着物品各就各位,这样儿童就可以找到需要的物品,而且可以根据物品的位置辨别方向。总之,唯有如此,一切才能尽在掌握之中。在儿童的心目中,自己熟悉的环境不容任何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闭上眼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这样才是快乐幸福的生活。

当然,儿童眼中的秩序和我们成人的理解并不相同。

秩序,对成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快感,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可能在一种秩序混沌模糊的状态下生长,他们需要准确的定位和引导。秩序,就像支撑动物行走的路面、供养鱼儿生存的水,对儿童不可或缺。从婴儿时期,儿童就可以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获取辨别事物的能力,为之后心灵之花的绽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些游戏比如捉迷藏也能够反映出儿童对于秩序超乎寻常的追求。这些游戏并没有严格的逻辑性,只是表现儿童对于固定位置感的快乐。

瑞士的皮亚杰教授曾做过一次这样的试验。他把一件物品放在椅子的坐垫下面,把孩子带走后改变物品的位置。教授认为,孩子在原来的地方找不到东西之后会继续在同类的位置进行寻找。因此,为了方便孩子寻找,他把物品放在了对面的椅子坐垫下面。但是,当孩子发现物品已经不在第一把椅子的坐垫下面之后,只是简单地说:“没有了。”而没有继续在对面的椅子寻找。于是,教授又藏了一次,让孩子看到自己将物品转移的动作,但是孩子的反应与之前如出一辙。教授认为小孩子太笨了,不耐烦地掀起第二把椅子的坐垫说:“你没有看到我把它放在这里了吗?”然而,孩子却指着第一把椅子说:“看到了,但是东西应该放在那里啊。”

孩子关注的重点不是找到东西,而是东西是否在原来的位置上。显然,孩子并没有理解实验的含义,枉费了教授的一片苦心。孩子的想法是:东西为什么不在第一把椅子的坐垫下面?如果不在,还做什么游戏?

捉迷藏的游戏就是一个更好的例证。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游戏,每次玩耍的时候都乐此不疲。一个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藏”到搭着桌布的桌子下面,之后孩子们离开房间,然后再进来开始寻找。当他们掀开桌布“发现”桌子下面的同伴时,兴奋之情难以言表。游戏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没有人会提出疑问,反而争抢着要当那个藏在桌子下面的人。有几次,我看到几个大孩子和一个小孩子玩捉迷藏。小孩躲在家具的后面,大孩子们进来后装作没有看见,到处寻找,以为这样小孩会高兴。结果却适得其反,小孩嚷着说:“我在这里!”仿佛是告诉同伴: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嘛!

有一次,受到孩子的邀请,我也和他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孩子们都很诚实地出去了,等待我躲藏起来。但是,我没有按照他们的规则藏在门后,而是躲在了一件柜子后面。孩子们进来后发现我并没有在门后,就不再寻找了。我等了一会儿,不得不主动走了出来。孩子们失望地对我说:“你为什么不藏起来?你不愿意和我们玩吗?”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孩子们的游戏非常幼稚,但是他们却非常快乐,而快乐的源泉就在于物归其位,即秩序。“藏”这个字的含义对他们而言是指物体位置的移动,而不是把物体隐藏起来不被人发现。他们需要的效果是:即使看不到,我也知道东西在哪儿,即使闭着眼睛也能够在原来的位置找到东西。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儿童的秩序感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并不针对物体本身,而是关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当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活动,他就能够自如地辨别方位,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他就会失去对事物关系的认知,如同将家具搬出去放在户外。同理,如果图画的排列没有任何秩序,那只不过是堆集在一起的涂鸦而已。如果只能看到物体,却没有认知物体之间的关联,儿童的思维就会混乱,把自己迷失在环境之中。

正是在儿童时期,一个人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引导自己适应环境,而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秩序敏感期是大自然给人类上的第一堂课,就如同老师首先教会孩子认识教室的平面图,然后再开始学习地图、认识地球。可以说,秩序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在世间辨别方向的指南针。通过秩序感的培养,儿童初步具备了学习掌握语言发音的能力,而且这种语言的能力会快速发展。

人类的智慧并非凭空而来,儿童的敏感期正是智慧产生的源泉。

儿童感觉的秩序可以分为外部秩序和内部秩序。前者是指外部环境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指身体各个器官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可以称为“内部定位”。

内部定位一直是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验心理学家认为肌肉具有记忆的能力,能够感觉到身体各个关节的位置,并固化成内在的特殊意识,也就是常讲的“肌肉记忆”。

这种研究机械地认为意识可以感知并操纵行为,其实是一种经验主义的观点。比如,这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伸手去拿东西,并且重复这个动作,意识就会形成记忆。这样人就具备了方位感,可以根据之前的经验,按照自己的意识决定做出各种动作。

但是从儿童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身体活动、获取经验之前存在着一个敏感期,在这段时期儿童对于身体的位置和动作有着特殊的感觉。

传统理论认为动作源于神经传导,而敏感期则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灵之光的照耀,可以为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敏感期是天赋的能力,是构成人类心理的基本因素,而意识和经验不过是这种天赋异禀不断发展的产物。当外部环境阻碍儿童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他们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阻碍越大,反应越强烈,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病症。一旦障碍消除,所谓的病症会立刻消失。这种反面的证据也可以说明敏感期的存在。

下面这个有趣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位保姆请假离开主人家,让另外一位保姆暂时代替。这位保姆同样非常能干,除了洗澡,照顾婴儿对她而言易如反掌。因为在她每次给婴儿洗澡的时候,孩子都表现得异常烦躁,往往是大哭大闹,拼命反抗。保姆想尽一切办法安抚都不起作用。当第一位保姆回家后,婴儿恢复了正常,乖巧地让保姆为他洗澡。这个保姆曾经在我们学校学习过,她通过非常耐心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婴儿之所以对第二个保姆反感,是因为她按照与第一个保姆相反的程序洗澡,她右手托头,左手托脚,这与第一个保姆的习惯恰恰相反。

还有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一个家庭带着1岁半的孩子外出旅行,全家人都住在豪华酒店,每到一处都为孩子精心准备婴儿床还有食物。旅途一切顺利。

当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舒适的公寓住宿时,这里却没有婴儿床。妈妈搂着孩子在一张大床上睡觉。但是,睡觉时孩子开始焦躁不安,而且还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每天晚上都需要抱着,即使这样孩子还是难以入睡,而且经常哭泣不止。起初家人以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所致,于是请来了几位儿科医生进行医治,其中一位医生还为孩子精心配制了补充营养的食物。同时,再辅之以日光浴、散步、理疗等手段进行治疗。然而,孩子的病情并没有任何缓解,反而更加严重,折磨得全家人彻夜难眠。到最后,孩子甚至出现了肌肉痉挛的情况,每天都会发作两三次。家人不得已决定向一位著名的儿童神经科医生咨询。

我正是在此时介入其中。孩子看起来很健康,而且根据父母的描述,整个旅行中孩子的表现都非常正常。因此,我的初步印象是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看到孩子躺在床上焦躁地不停来回翻动,我搬来两只带扶手的椅子放在床边,对在一起形成一个包围的小婴儿床,然后铺上床单和被褥。孩子看着这张“床”,停止了哭泣,然后连滚带爬进了床里,嘴里嘟嘟哝哝个不停,很快就睡着了。自此,他所有的病症都消失了。

显然,孩子对这个带着护栏的新床很感兴趣,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床给予的保护感。当床没有了护栏,他睡眠时失去了秩序感,这就成为他痛苦的原因,而且通过生理治疗根本无法治愈这种痛苦。敏感期为儿童投射出了巨大的创造力,而且这种力量无比巨大。

儿童对于秩序的感觉与成人完全不同。我们经历太多,对发生的一切已经变得麻木不仁,而孩子的心底却是空无一物,任何刺激都可以填补他的感觉。因此,儿童所做的一切都是开创性的,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性活动,他们会为自己取得的成果感到无比自豪。同理,我们的先辈用辛勤的汗水创造财富,而我们根本不去体恤他们的付出,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切,开始变得冷漠无情,甚至忘恩负义。

今天,我们需要理性地思考儿童为我们创造的一切:儿童为我们建立了意志,做好应对苦难的准备;儿童为我们锻炼了肌肉,可以自如行动;儿童为我们树立了品格,可以在世间自由穿梭。我们能够感觉到自我的存在,是因为儿童为我们创造了感觉。我们拥有的财富是儿童从无到有创造的。儿童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步,即从无到有的过程。儿童展示给我们的其实就是生活的全部,他们为了成功而不断努力。儿童就是这样去创造,但这些努力却不为人知,也无法成为成人的记忆。

机械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智慧是从外部世界的认知中缓慢发展起来的。而且,到目前为止,这样的观点一致在主导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根据这种观点,外部的事物总是不请自来,生硬地敲开心灵的大门,无论你是否愿意,占据你的内心世界。然后,这些意象慢慢积累,最终形成智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古人云:“除了感觉,思想空无一物。”这种概念假定儿童的心理是消极的,在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接受指令,任人摆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众所周知的假设,也是传统的教育学家认为的观点,即儿童的心理不仅是消极的,更是一个有待填充的空瓶。

我们的教学经验并不排斥智慧形成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如公众所知,我们的教育重视环境的作用,环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与其他教育体系相比,我们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系统地研究儿童对环境的感觉。

然而,通过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将儿童视为被动接受客体的传统教育观念与事实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儿童的敏感性。儿童从出生一直到5岁左右,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敏感期。敏感期内儿童有着惊人的能力,可以从环境中摄取各种意象。儿童是一个观察者和选择者,他凭借自己的内在冲动和个人喜好,通过自己的感觉积极主动地接收各种形象,但并不会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这与认为儿童就是一面接收形象的镜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阐述过这一观点。他认为没有人能够看到事物的全貌,每个人只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兴趣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正是这一原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千差万别。他举出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解释这个现象:如果你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那么你走在街上一定会很留意那些穿着入时的人。也就是说,你在街上的行人中会有所偏好地选择那些你感兴趣的对象。他笑言:“如果你穿一件满意的新衣服出门,走路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穿着讲究的人,一定要小心自己葬身在车轮之下。”

这时人们不禁会提出疑问:周围的环境纷繁复杂,儿童如何在其中选择自己喜好的意象呢?显然,儿童不会像詹姆斯所说的那样,先入为主地去进行选择,因为他们对外部世界还没有任何经验。儿童最初一无所知,他依靠内在的力量推动自己前进。理性是处于敏感期的儿童心理活动的核心,这也是我们讨论的主题。理性作为一种自然的创造力量,从萌芽状态逐渐发育成长,而从外部环境中汲取的各种意象正是最好的营养。

理性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原始力量。进入儿童大脑的各种外部世界意象会被大脑迅速进行整

理,为进行理性活动进行准备。可以说,儿童对于这些来自外部世界的形象如饥似渴,就如同人们知道的那样,儿童非常容易被光线、色彩和声音吸引,而且以此为乐。

但是,我们想要证明这样一个真相:儿童的理性还处在纯粹的原始状态。我们并不要求成人在这个阶段给予儿童如何的尊重与关爱。儿童是从一无所有发展起来的,挖掘出了人类智慧的源泉,即理性。儿童在他的一双小脚还没有开始支撑起身体直立行走之前就开始了对理性的探索,并且在这条光明大道上渐行渐远。

有一个事例比理论更有说服力。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从没有出过家门。保姆把他放在膝盖上,突然父亲和叔叔同时出现在他面前。这两个男人身材和年龄相仿。婴儿一开始感到非常惊讶,慢慢开始有些害怕。两个男人分别站在婴儿的左边和右边。婴儿转头去看其中的一个人,目光中带着焦虑,但一会儿就微笑起来。但突然他的眼神恢复了惊恐。婴儿转头又去看另外一个男人,看来很长时间后,他也笑了。就这样,他不断地来回扭头看着两个男人,重复着从焦虑到微笑的过程。这两个男人是他见到过的唯一的男性,两个人都对他微笑,逗他玩,亲昵地与他说话。婴儿意识到,这两个男人和一直围绕在他身边的母亲、保姆以及其他女人是不同的另外一种人。以前他会偶尔看到过男人,但是从没有看到过两个男人同时出现,而在他的观念中,应该只有一个男人。婴儿惊慌恐惧的原因就是他突然意识到他如此费力地辨识出的一个男人突然之间变成了相同的两个男人。这是他第一次被自己的理性所欺骗。

在这种场景中,如果成人毫不注意儿童自出生后就存在的心理活动,那么这个婴儿的心理变化就会在我们面前悄无声息地溜走,他也就被剥夺了来自于这两个男人巨大帮助的权利,而这两个男人的信息可以帮助他迈出努力获得外部世界的各种意象最困难的一步。

现在,我想再举几个年龄更大一点儿孩子的例子。一个7个月大的女婴坐在地毯上玩坐垫。坐垫上面印着花和儿童图案,小女孩兴奋地闻着图案上的花朵,亲吻图案上的小孩。一位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的女仆看到这些,以为婴儿喜欢嗅闻和亲吻东西,于是马上给孩子抱来各种各样的东西,说:“闻这个吧!亲这个吧!”这时,女婴的意识出现了混乱,因为她正在识别各种形象并将其固定在记忆之中,并以快乐和平静的方式完成这种心智的自我构建工作。然而,她这种建立内部秩序的神秘努力却被无知的成人破坏了,就如同海浪冲毁了沙滩上堆好的沙堡或者画出的图案。

当成人无缘无故地打断儿童的举动,当成人把儿童抱来抱去逗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时,成人其实是在阻碍甚至阻止儿童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如果成人没有意识到儿童这种神秘的活动,他们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抹杀了孩子的意愿。儿童必须保存那些吸收的清晰意象,只有印象清晰可辨并且能够区分差别,儿童才能形成自己的心智。

一位著名的儿科医生的研究成果更为有趣。这位医生开设的诊所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研究的对象是1岁前婴儿的人工喂养问题。研究发现至少在一定的年龄之前,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而且适合所有的婴儿,没有可以取而代之的食品。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这个结论非常正确,但是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儿却似乎并不适用,那些作为研究对象在6个月之后接受人工喂养的婴儿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这的确是一个谜,因为对6个月以上的婴儿进行人工喂养确实比更小的婴儿要容易得多。

一些因为贫困缺乏营养导致母乳不足的母亲来到诊所寻求人工喂养的方法,于是这位医生设立了专科门诊对她们进行指导。在治疗中发现,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并没有像那些在诊所进行人工喂养的6个月以上孩子那样出现健康问题。

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医生得出结论:诊所里6个月以上婴儿的反应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这些儿童由于心理缺乏营养而产生了精神倦怠。这位医生开始不再仅是带着婴儿散步,而是为他们提供各种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所有的孩子都很快恢复了健康。

大量的实验表明,在1岁之前,儿童对于周围的环境已经具备了清晰的印象,甚至能够从图片中辨识出周围的环境。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儿童获得了对于外界的稳定印象,便不再对外部事物抱有强烈的兴趣了。从2岁开始,儿童不会再被那些明亮的颜色或者艳丽的物体弄得神魂颠倒。事实上,儿童的这种迷恋正是敏感性的表现。2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对一些我们成人不太注意的细节着迷,换句话说,儿童似乎对不显眼的事物或者处于意识边缘的东西表现出了兴趣。

我们从一个15个月大的女孩身上可以看出这种对于细节的敏感。这个小女孩独自坐在铺满碎石的道路旁边,道路两旁种满了盛开了天竺葵,在灿烂的阳光下耀眼夺目。但是,女孩并没有注意天竺葵,她的眼神死死盯在地面上。我悄悄走近想看看她到底在看什么,却发现什么也没有看到。在我的询问之下,小女孩郑重其事地告诉我:“那儿有一个小东西在动呢!”在她的指点下我才惊讶地发现有一只和道路几乎同样颜色的非常小的虫子正在地上爬行。原来吸引这个小女孩的就是这样一个小虫子啊,观察的快乐使她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这种发自内心的愉悦就像我们成人经历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一样。在这个故事里,女孩关注的重点显然不是美丽的花朵和灿烂的阳光。

我在与上面这个女孩年龄相仿的另外一个女孩身上也看到了相似的情景。孩子的母亲为女孩收集了一大堆明信片,这些明信片上绘着长颈鹿、狮子、熊、猴子、蜜蜂等野生动物以及羊、猫、驴、马、牛等家畜,还有一些明信片上绘着风景画,上面有房屋、人物等图案。

小女孩奶声奶气地对我说:“巴拉、巴拉……”我知道她指的是汽车,显然她想要我为她找一张带有汽车图案的明信片。但奇怪的是,我在一大堆明信片中没有发现画着汽车的明信片。

于是,我告诉小女孩:“我没有找到汽车明信片。”女孩开始在明信片里翻来翻去地寻找,然后挑了一张明信片递给我,得意扬扬地说:“在这儿呢!”卡片的中间画着一只魁梧的猎犬,远处是一个肩扛猎枪的猎人,卡片的角落里是一座小屋和一条曲折的小路,在这条路上有一个小黑点。小女孩指着黑点对我说:“巴拉、巴拉……”尽管那个黑点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我可以看出那的确可以算作一辆汽车。只不过这辆汽车太小了,几乎看不见。然而,正是因为它太小了,所以才引起了小女孩的兴趣。

我想那些有着漂亮、有趣图案的明信片或许可以引起她的注意。于是我挑出一张画着长颈鹿的明信片给她看:“你看,这长长的脖子。”小女孩似乎无聊地随口回答我:“长颈鹿。”我没有勇气再继续讲下去了。

可以说,在1岁多的年纪,大自然会引导儿童启发自己的智力,使他们不断进步,获取成长必需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其他的例子。有一次我给一个20个月大的小男孩看《新约全书》,这是一本成人阅读的书,其中的插画是由古斯塔夫·多雷根据早期绘画大师作品中的人物模型进行绘制的,比如拉斐尔的《主显圣容》。

我选了一副插图给他看,画中耶稣正在召唤小孩儿到他身边。

“你看,一个小孩儿躺在耶稣的怀里,另外一个小孩儿把头靠在耶稣的身上。孩子们抬头看着耶稣,耶稣是多么爱他们啊……”

但男孩没有丝毫的表示,好像没有听到我说的话一样。于是我翻着书找其他图片给他看。

突然,小男孩说:“他在睡觉!”

“谁在睡觉?”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在图上我没有看到有人在睡觉。

“耶稣,”他声音洪亮地告诉我,“是耶稣在睡觉。”

他让我把书翻回去再看一遍,原来,画中的耶稣站在高处俯视着小孩们,眼睑下垂,似乎是在睡觉的样子。

这个小男孩已经被一个成人不会关注的细节吸引了。

我继续给小男孩讲书中的插图,当翻到拉斐尔的《主显圣容》这幅画时,我告诉他:“你看,耶稣升天了,人们惊恐万分!看那个小孩目不转睛,还有那个伸出手臂的妇女。”我知道我的解释并不适合一个如此年龄的孩子,我的目的是观察成人和儿童看到这样一幅画时的不同反应,尤其是看看儿童神秘的心灵反应是如何被激发的。

但是,小男孩仍然不感兴趣,嘟囔了几句,仿佛是在告诉我接着往下翻。

正当我准备翻过这一页时,小男孩突然抓起自己脖子上兔子形状的挂坠说:“兔子!”

我心里想,孩子可能是被自己的小饰物吸引了。但他兴奋地让我把书翻回去,我在《主显圣容》这幅画的边缘地方的确看到了一只兔子!我们成人有谁会去注意这样一只兔子的存在呢?

成人自以为儿童只会对那些鲜艳的色彩、亮丽的物品和震耳的声音感兴趣。不可否认,这些东西的确会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唤醒孩子的感觉,但这种强烈的吸引只是外在的、暂时的,反而会分散儿童的精力。因此,在短暂的刺激之后,儿童便会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例如,我们正在陶醉地阅读一本书,忽然窗外飘来喧闹的音乐声,我们可能会起身查看声音的来源。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个人走到窗前去看乐队的表演,而没有看到他其实是在专心地读书,就盲目地认定这个人更容易受到声音的刺激,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例子虽然不那么确切,但的确能够说明问题。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强烈的外部刺激吸引儿童注意力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与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理性没有任何关系。儿童将精力投注于那些我们往往忽略的细枝末节,这种现象证明了儿童心理活动的存在。儿童在观察细小的东西或者细微之处时都会兴致勃勃,这些东西对他们而言不再是感官印象,是一种情智的表达。

儿童的心理对我们成人而言是一个难解之谜。这个谜之所以难以解开就在于我们往往只是根据儿童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他们真正的所思所想去臆断他们的感受。一切的现象背后都有动机和原因。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武断草率地将孩子们那些我们无法解释的行为定性为“任性”。我们要破解这个矛盾,虽然这个工作并不那么容易,但却会妙趣横生。为此,成人就应该放低姿态,让自己成为一个儿童的研究者,而不是去做支配儿童行为的专制者或者行使裁判权的法官。在与儿童的关系中,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采用负责的态度去看待和理解儿童。

我记得有一次和几个妇女一起讨论儿童的教育问题,女主人18个月大的儿子安静地待在一旁玩耍。话题谈到了儿童书籍的问题,女主人说:“我有一本书叫《小黑人桑博》。主人公是一个叫作桑博的黑人小孩,生日那天,父母送给他了很多礼物:一把雨伞、一条裤子、一双鞋子、一双长筒袜和一件鲜艳的上衣。在父母为他准备生日晚宴的时候,桑博偷偷地溜出了家里,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大家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可是,在路上桑博遇到了几只老虎。老虎们威胁要吃掉桑博。迫不得已桑博只好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地脱掉送给老虎,换取老虎的同情。最后,可怜的小黑人赤裸着身子回家了。当然,故事的结局却是欢乐的,桑博的父母原谅了他的过失,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地享受着丰盛的晚餐。你们看这本书的最后一幅图画。”

当女主人把这本书递给其他人看时,她的儿子突然喊道:“不,Lola。”而且不停地反复喊着“Lola”。

男孩的母亲告诉大家:“Lola是一个保姆,曾照看过他一段时间。”大家以为小家伙想起了自己以前的保姆,因此安慰他。可是,小男孩仍然“Lola……”叫个不停,而且开始哭了起来。

最后,有一个人把《小黑人桑博》拿给小男孩看。小男孩用手指着这本书的最后一幅画,这幅画并不是他母亲指的画,而是书的封底,画面上主人公桑博眼泪汪汪地哭个不停。

所有人立刻明白了小男孩说的意思,原来他说的“Lola”应是“Lora”,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哭泣。

小男孩是在告诉大家,故事最后一幅画是主人公在哭泣,因此这个故事的结局并非皆大欢喜。可是在场的大人们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事实。小男孩是在对成人们对故事结尾的判定提出抗议。

显然,与母亲相比,小男孩对这个故事的阅读和理解更为细致,而且精准地认定这本书的最后一幅画应该是封底的画面。小男孩虽然不能完全明白大人们谈话的内容,但是却对这个漫长的谈话有一个总体的印象,而且对于其中的某些细节甚为明了。这真是令人难以理解。

所以,儿童与

成人观察事物的方式截然不同,这种不同不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是性质也完全不同。

儿童总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而我们成人却总是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儿童肯定会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在儿童的眼中,成人却变成一个低等生物,根本不懂如何观察事物,反应迟钝、思维混乱、麻木不仁。如果儿童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们,他们根本不信任我们,正如我们不信任他们一样。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巨大,这也是成人与儿童之间无法相互理解的原因。

第一时间更新《童年的秘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