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切的恩怨是非都是从那块著名的玉开始的。

最先见到这块玉的是赵惠文王宠信的内侍宦者令缪贤,活该他走运,当然也活该他倒霉,那天那个卖这块著名玉的人就找到了他。缪贤当时也就觉得这块玉色泽光润晶莹无瑕,就掏了五百金给买下了。这个缪贤也不知怎么发了一股邪劲,又把玉拿去让玉石专家鉴定,专家只扫了一眼,便大惊失色,呀呀呀,了得!这就是那块独一无二名贯天下的和氏璧啊。这最早是楚国人卞和发现干荆山,后为楚相昭阳所珍藏。你还记得么,那年不知什么原因,昭阳家的这块和氏璧突然失踪不翼而飞了,当时都怀疑是被张仪偷去了,张仪为此还挨了一顿暴打,差点死掉。后来昭阳又悬赏千金,求买此璧不得,这些年人们好像把这个事情都给忘了的。不想今日竟复而重现,落入君手,那么我就要郑重地告诉你,这可是件无价之宝。你要好好珍藏才是,不要轻易就拿出来给人家看的。

缪贤听了此话,就赶快找了他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将这无价的宝物藏了起来。但他还是藏起来得太晚了,这时已经有人得知了情况并报告给了赵王。赵王想这个混帐缪贤,得了宝物,竟敢连我都不给知道。不就一破玉么,哪天你小子发了横财,你还不把王放在眼里了哩。一气之下便命人把缪贤叫了来,说把你的宝贝拿来让我也开开眼界啊。缪贤便傻瓜样的问为什么拿来给你看,赵王说凡世间美物,谁不喜欢。缪贤就吭吭哧哧不说话了。

这赵王说他喜欢,你缪贤还不明白,把那玉送他不就算了。说到底,你不就是花了五百金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兴许王一高兴,还提拔重用你弄个好位置坐坐,有多少好处你捞不回来。古今有多少人千方百计想给领导送吃送喝送钱送美人送美玉送和氏璧还找不着门呢。谁知这缪贤那会儿就鬼迷心窍了,就是硬撑着不送。赵王心想不送?那好啊,到时候我让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没过几天,赵王外出打猎,带了一帮人,就直接闯进了缪贤的家,翻箱倒柜,一下就来了个抢你没商量。缪贤几乎没有反应过来,那块和氏璧就作为猎物已被赵王猎走了。这件事在历史上还有年代记载,是公元前二八三年。可见这块玉在当时的价值和影响果然是名不虚传。

好东西被人抢了,抢玉的人是他的主子,他的君王,缪贤束手无策欲哭无泪。后来缪贤突然就又不哭了,他突然明白这一块玉被赵王抢走还不当紧,恐怕赵王还要找借口治罪杀他,这比失去一块玉严重。慌忙收拾了东西,就要逃跑。这时,他家的舍人蔺相如把他拉住了,问他去哪,缪贤说投奔燕国,说曾与燕王会于境上,私下说欣赏他,并有约定。相如说,你也太幼稚了,赵强而燕弱,你得宠于赵王,燕王当然要说他欣赏你了。那不是他对你本人有什么特别的厚爱或独到的欣赏,他是在巴结赵王。而今你把赵王得罪了,亡命燕国,你想想燕王会怎么做,他会把你作为最有价值的礼品绑了送还给赵王。缪贤一听就急了,相如说不必着急,不就是一块玉没及时送他么,你又没犯死罪;况且那块玉现在已经归他所有了。他的目的是要那块玉,而不是要你的命。明天你脱光身子,背上刀斧,前去请罪,我敢肯定,大王一定放你。

后来,事情果然像蔺相如说的一样,赵王当时只是一时生气,原本就没打算去杀缪贤。过后,缪贤认真琢磨了一会儿这个蔺相如,非常人也,就拜了他为上客。

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位玉石专家到了秦国,秦昭王让他给他制造一批玉器;又一个偶然的机会,玉石专家向秦王说起了那块和氏璧。说的时候,自然像当初对缪贤那样再次对那块和氏璧作了一番天地造化与人生感动的赞叹和描绘。秦王怦然心动了,接着寝食不安了,进而神魂颠倒了。丞相魏冉见大王这么迫切想见到那块和氏璧,就建议他用巴蜀酉阳那十五座城拿去和赵王换去。解释说,当然,我说换,不过是以交换为名,行得璧之实。只要能哄得赵王把璧拿来,还能让他拿回去么。所谓十五座城不过是开给他的一张口头许诺罢了。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令赵王心中不快,我仗势欺人几乎是厚了脸皮连抢带夺才把属于人家的东西赖到手,还没暖热呢,这秦王可就打我的主意了。还十五座城换一玉,你看你秦王多大方多慷慨,这天下人谁还不知道你有几根花花肠子。我高高兴兴把玉给你拿去了,十五座城你随便找个理由不给我,我跟谁讲理去。我不就是国家弱了么,你就这么明目张胆,光天化日,恃强凌弱。就像我对缪贤,不给就抢,连个本钱都不给。赵王那个急啊,看廉颇,廉颇低头不说话;求李克,李克佯装不见;缪贤站了出来,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

缪贤推荐的人就是蔺相如,赵王立即差人把蔺相如叫了来。

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换你一块玉,开出的价格也算是够高的了;这么高的价格你不答应,那你就显得毫无道理了。至于把玉给了他他不给城,那他就显得毫无道理了。这事儿如果没人去给你办,信得过我,我就去试试帮你办。赵王说,你去办,怎么办?相如说,你把玉交给我,秦给城,我就把玉给他;不给城,我会完璧归赵。赵王觉得事情到了这个份上,那也只能这么去试试了。然后强调,咱先说好,不管怎么着,你都不能给我弄得个鸡飞蛋打丢人打家伙。我的那块玉可真是个好东西啊,拿走了,就是割我的肉哩。缪贤在一旁干咽了一口唾沫,恨恨地从心里说,你的玉,呸,好意思说!

——蔺相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亮相于战国喧闹的舞台上,有些唐突和偶然。不过这之后,大家才惊奇地发觉这个普通的人原是世间一块好玉。没有这唐突、这偶然,历史就差点埋没了他!

蔺相如携了那块惹是生非的和氏璧至秦,秦昭王手舞足蹈兴奋不已,把手头上的急办缓办的国家大事小事一推六二五,就到章台召赵国使者蔺相如带璧进见。蔺相如不敢怠慢,把和氏璧从一精致的匣子中小心取出,用细软高档丝织品包裹。捧在手里的时候,蔺相如笑了,心想,什么无价之宝,就是一不祥之物。看来,美人是祸端,美物也是祸端。还是咱普通老百姓好,粗茶淡饭简饰布衣,谁也不跟你争抢。他真想把手中的这个像魔鬼一样的玩意儿扔在地上摔碎了。这么胡思乱想着,蔺相如真就做了个摔的动作,一想,还是算了。我把玉摔碎了,秦王、赵王还不把我摔碎了。就这么个心理过程,蔺相如就获得了灵感:秦王不给城,我就摔了玉。蔺相如幸福地出了一口长气,脸上有了并不幸福的笑容。

见了秦王,呈上玉璧,秦王手有点控制不住地颤抖,在自己华贵的袍子上象征性地抹了一下,轻轻打开丝绸的包裹,眼中就亮了一片光芒。再俯身近看,已是赞不绝口,好玉,好玉啊!你们看,整块玉纯白无暇,晶莹剔透,光滑温润,精工雕镂,匠心独运,自然天成。好玉,好玉啊!秦王赞叹之后,就让人小心捧去让群臣传递观赏;群臣观赏之后,又令人小心捧去让后宫佳丽传递观赏。都观赏完了,都赞叹完了,和氏璧又光芒万丈地放置在了秦王的面前。秦王就是不提那十五座城的事情,蔺相如可有点急了,他知道对付秦昭王这样出尔反尔诡计多端的无赖,你不能给他时间的缓和与思考的余地,蔺相如觉得自己要迅速出击当机立断了。再过一会,不定那玉还会让秦王弄到哪儿去传看呢。

蔺相如带着他的那种并不幸福的笑容,走到秦王面前,说大王,你们在观赏的时候,大概都给忽略了,其实这块和氏璧的一侧有一极其不易发现的瑕疵。

秦王说,什么?瑕疵?

相如说,对,瑕疵。我不说,你们谁也看不出来。

秦王说,你过来告诉我。

只这么说着,蔺相如就已经到了秦王跟前,用了一个十分迅疾的动作,措手不及就把那块和氏璧抢在手中,连连后退数步,站在了大殿的柱子旁。这时蔺相如就开始作秀,先圆睁双目,再怒不可遏,反正就是表演出他浩然正气大义凛然的样子,让秦王都觉得好笑,说你这玩得是哪一出啊。

蔺相如继续作秀,说谁和你玩。我告诉你吧,这和氏之璧,玉中极品,天下无双,完美无缺,何来瑕疵。大王爱不释手,我赵王也难舍难分,难舍难分也要送你秦王啊。大王是谁,当今诸侯中的老大,爷!所以我来时,赵王就担心,把璧给你了,你不给城怎么办,我对赵王说,相信秦王不会。布衣相交,尚不相欺,更何况当今诸侯中的老大秦王呢。赵王听我这么说过便闭门斋戒五日,然后才让我携璧奉秦。而你今天把和氏璧根本就不当回事,我奉上璧的时候,你就坐那动也不动,还把璧在你的群臣中传递观赏。这也就罢了,你一高兴,就让人把璧拿到了后宫里去,让你的那些女人们玩赏。如此纯白无暇晶莹剔透的圣洁之物,真是给你亵渎玷污了。我便由此推测,大王你就根本不在意这块玉的,你也根本就不会去用十五座城来换。所以,我只好上前把玉再抢了来。我先讲好,也不是作秀表演给你看,你要硬来夺,我今天就和这玉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说完,把和氏璧高高举起,做出要撞的动作。那完全是一个作秀的动作,还真把秦王吓住了,深怕这个蔺相如真一激动把那和氏璧撞碎了,慌忙摆手,说手下留情,万万不可,快去,把地图拿来!

相如说,不必了,我相信大王就是了。我不是一定要你那十五座城,我要的是大王爱玉的虔诚之心;只要有了爱玉的虔诚之心,那十五座城大王便不会吝惜地如数交付与赵王的。

秦王说,你要我怎么做?

相如说,如我赵王一样,也斋戒五日;之后,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正式献玉换城。

之后,也不知道秦王是否真去斋戒,五天说过就过去了。五天之后,秦王再见蔺相如,说按你的要求,我也斋戒五日,今天又举行这么浩大的受璧仪式,把给赵国十五城的地图我也带来了,请把和氏璧奉上来吧。

相如说,没带。

秦王说,何故?

相如说,大王应该明白。

秦王说,我应该明白什么?

相如说,自秦穆公以来,秦二十余君,几乎没一君是讲信用的,我们真是被你们哄骗怕了。远有杞子欺郑、孟明欺晋,近有商鞅欺魏,尤其恶劣的影响最大的是张仪欺楚,把楚怀王骗到秦国来,最后死在秦国。往事历历,触目惊心,斑斑血泪,无数教训,所以我据此思考再三,最后还是觉得与你做事不稳妥不安全不保险,于是让和我一起来的随从化装出境,把玉送回赵国去了。如果不出意外,和氏璧这会儿应该已经在赵王的手了。不过也无妨的,我考虑过了,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只有秦有负于赵国的,哪有赵有负于秦国的。你真要想得到那块和氏璧,只须秦把十五座城给赵,签好契约,办了有关交接手续,赵就会无条件地如期把和氏璧完整无缺地给你送来。

秦王说,我杀了你。

相如说,你想杀我,也敢杀我,但你不能杀我。因为我就知道你会杀我,所以我让人带话给赵王说,我已经不打算活着回去了,我就是要让让天下诸侯都看看,一代明君百世豪杰千秋光辉的秦昭王,为了一块玉而杀赵使,你想想会是什么效果。

秦王说,你真无赖。

相如说,现学现卖。

待蔺相如完璧归赵后,赵惠文王对他便刮目相看了,遂拜他为上大夫。有意思的是这之后,秦也终没给赵那十五座城,赵当然也没把和氏璧给秦。秦昭王大约也觉得用十五座城换一块玉实在是划不来,说出去,人家会说他是天下第一号白痴,名声不好听;况且他拥有的金银财宝仓库都装不下了,不在乎少了那一块玉。玉是不打算要了,但窝在心里的气还是要找个机会撒撒。经过一番小小的思考,使人去赵国约赵惠文王到河西外渑池相会,赵王有点哭笑不得,说看来这个秦王为了那块玉至今耿耿于怀,他想让我成为第二个楚怀王呢。但若不去,却又显得我赵国软弱可欺,胆小怕事,有损国威。

经与手下商量后决定,由相如陪赵王去秦,廉颇和太子留守。另选精锐兵卒五千随从,再派大军于渑池三十里处驻扎,情势有变,立即接应。但五千随从,何人为将,赵胜提出用田部吏赵奢,说赵奢为田部吏,曾主持国家税收,一些大臣屡屡抗税,拖延不交,其中就有我家。赵奢以法治之,杀了我家的主管九人。当时我不了解情况,就找赵奢责问,赵奢义正词严,铿锵作答,赵奢说,一个国家的根本之所在,法!你们都是国家重臣,是法的制订者、监督者,也是模范带头执行者;你们要是不能模范带头执行,国家的法制就要受到削弱;法制受到削弱,就相当于国家受到削弱;国家受到削弱,赵国就要灭亡;国家灭亡了,你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还能保住自己的小家么。这是恶性循环,反过来说,你们能够模范带头执法,法制就会加强;法制加强了,国家就会强大;国家强大了,你们的小家

才能够从根本上长治久安,永享富贵,这是良性循环。赵胜说,一个小小的田部吏,能对国家有如此高拔深刻的见解和认识,还不能统兵为将。

赵王如期赴秦王渑池之邀,便命赵奢为中军大夫,领五千精锐兵卒随赵王同行;平原君赵胜率大军跟后,于渑池三十里外驻扎;廉颇与太子送赵王到边境上,说我今天应该对王说点吉利的祝福话才是,但我还是觉得大王此去,凶多吉少;你与秦王相会,我算了一下,最多也就三十天吧,如果三十天后,大王还没回来,我就立即立太子为王,让秦王死了他灭赵的那条心。赵王说,一言为定。然后说,哎,怎么回事,还没怎么着呢,就像我要去千刀万剐了一样。大家高兴点,让部队都给我振作起来,把口令喊起来,把军歌唱起来,唱给秦王听听!

到了渑池,秦王作为东道主,隆重而热情地接待了赵王,并设国宴为赵王一行接风洗尘。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热烈,好不排场和阔气。秦王和赵王就商量两个人一起一边饮酒享乐,一边谈谈礼乐——

秦王说,音乐的起源是人心受到感动而发生的,人心的感动是受外界刺激的结果,并形成声音;声音相互应和,产生变化,便形成美妙好听的音乐。所以你看人心感到悲哀,声音的表现便急促而肃杀;人心感到欢乐,声音的表现便悠扬而缓慢;人心感到愉悦,声音的表现便轻盈而流畅;人心感到恼怒,声音的表现便粗犷而暴厉;人心感到恭敬,声音的表现便率直而端方;人心感到爱慕,声音的表现便温婉而柔和。这六种表现都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受外物刺激后萌生出来的,这就是先王们为什么总是努力谨慎地处理那些能感动人心的事物,并用礼仪来引导人们的志趣,用音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诈,其目标都是一致的。

赵王说,不错。音乐是由人心产生的,感情萌发于内,声是表现形式,声音和谐成美的韵律,就叫音乐。因此你听太平盛世的音乐安适而欢乐,社会政治一定澄明祥和;动乱年代的音乐怨恨而愤怒,社会政治一定动荡混浊;国家将亡的音乐悲哀而忧愁,它的民众一定危难痛苦。

秦王说,正是。声音的不同表现,与政治无不息息相通,宫声深沉稳重如同君主;商声刚直坚定如同臣子;角声高低适中如同百姓;徵声悠扬婉转如同繁杂的事物;羽声轻盈缥缈如同细小的部件。五声不乱,就不会阻滞堵塞和婉流畅的旋律和音调的发出了。

赵王说,的确。如果宫声混乱,音调则流于散放,这是国君骄恣专横的表现;如果商声混乱,则音调流于颓废邪僻,这是臣子败政误民的表现;如果角声混乱,则音调流于忧郁哀伤,这是百姓怨恨愁绪的表现;如果徵声混乱,则音调流于悲苦凄凉,这是人民劳役辛苦的表现;如果羽声混乱,则音调流于飘荡震颤,这是民众赋税过重、贫病疾苦的表现。如此五音杂乱,漫无条理,一个国家的灭亡就在所难免了。

秦王说,极是。音,是从人们心中萌发的;乐,是与伦理相贯通;只知道发声而不知道音的,就和动物差不多;只知道音的而不知道乐的,就是普通百姓;只有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才能深深体味乐,所以审察发声用来了解音调,审察音调用来了解音乐,审察音乐用来了解政治,这样治国之道就完整齐备了。

赵王说,有理。那么不明晓发声原理的不能跟他谈论音调,不知晓音调的不能跟他探讨音乐,懂得音乐就接近懂得礼仪了。礼乐都具备,就叫有德性;德即得,也就是得到并掌握了礼乐的精神。因此,盛大隆重的音乐,并不是极尽钟鼓之声;宗庙祭祀礼仪,并不是极尽美食之味。由此我们也知道了,先王制定礼乐,不是用来满足口腹耳目的需要,而是要用来教化人民明辨是非分别善恶,归于做人的正道。

秦王说,高见。我的理解是调和人的内心情绪并教化人的外表行为,是礼乐共同的职责。音乐是从人的内心产生的,故蕴涵寂静悠闲;礼仪是从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而兴起的,故形式庄严肃穆。盛大的音乐一定要平易,盛大的礼仪一定要简约。礼义确立,那么等级贵贱就明确了;音乐和谐,那么上下关系就协调了;音乐的作用发挥出来能使人没有怨恨,礼仪的作用发挥出来能使人没有争斗。

赵王说,正确。音乐是表现天地舒畅情态的;礼仪,是表现天地万物秩序的。盛大的音乐与天地万物相协同,盛大的礼仪与天地高下相符合;前者之协同再加上平易,万物才不失去生长繁衍的时序;后者之符合再加上节制,礼仪才有了祭祀天地的那种仪式。这样,制定礼仪就要合乎当时的局势,乐曲的名称也要合乎功业的实际。因此,只有了解礼乐的内在本质的人才能制定礼乐,只有了解礼乐外在表现形式的人才能讲述礼乐的涵义。因此制定礼乐的人称作圣人,讲述礼乐的人称作贤明;圣贤之人,就是既能制定礼乐又能讲述礼乐的人。

秦王说,精彩。帝王功成名就而制作音乐,国家安定和谐而制作礼仪。丰功伟业的音乐也就齐备了,政绩彰显的礼仪也就全面了。五帝所处的时代不同,乐曲也不互相沿用;三王生活的社会各异,礼仪也不互相沿袭;音乐发展到夸张的程度就将有忧患了,礼仪粗略到简陋的程度就会出现偏差;音乐敦厚而无忧患,礼仪完备而无偏差,大概也只有伟大的圣人才能够做到吧。于是天地之间,万物殊异不同,那么礼制就可以施行了;天地之间,气息循环流动,那么音乐就可以兴起了。春天耕作,夏天生长,这是大自然仁爱的表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是大自然信义的表现。仁爱接近音乐,严正接近礼仪;音乐要敦厚和畅,遵循圣人的精神而顺从上天;礼仪区分级别差异,遵循先贤的气质而顺从大地。因此圣人制作音乐响应天时,制作礼仪配合地利。二者明晰完备,天地万物就各守其职顺畅有序了。

赵王说,深刻。另外,音乐是用来体现美德的;礼仪是用来杜绝淫乱的。音乐,是给予;礼仪,是回报;音乐是抒发内心的欢,而礼仪是追念产生欢乐的原因;音乐彰显美德,礼仪感恩图报;音乐是用来表达平和的感情不可以改变,礼仪是用来显示事物的准则不可以更易;音乐统一感情,礼仪区分事理,礼乐无处不贯通于人情之中;探寻自然本性,发现无穷变化,这是音乐的性情;发扬诚信品德,消除陋俗恶习,这是礼仪的常规。

音乐也不是我们常说的黄钟大吕丝弦弹唱舞弄盾钺,那是音乐的细枝末节,所以用儿童去表演;设置祭器布置宴席排列食具那是礼仪的细枝末节,所以有专业部门主管;而最后的结果是有道德的人坐在尊贵的位置上面,有技艺的人坐在卑微的位置上面;行为有成就的人走在前面,具体办事的人走在后面,所以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音乐和礼仪的。

秦王说,绝妙。那么德性,是人性内涵的根本;音乐,是德行外观的光华;丝竹,是演奏音乐的乐器;诗章,是表达内心的辞章;歌唱,是咏叹心灵的情感;舞蹈,是情之所至的表演。诗、歌、舞三者,都是按照人的心性表现出来,音乐的气息继而形成;感情深厚就有华采,气息盛大就能感天地泣鬼神,而唯有音乐是不能虚伪做作的。

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和悦,礼仪的最高境界是通畅;音乐是天地间纯美感情的总和,是中正通畅思想的纲要,也是人情无法避免的东西。

两人最后对礼乐进行归纳和总结——

赵王说,正确的教化都是从音乐开始,音乐正常,人的行为也就正常。

秦王说,音乐能激荡血脉畅通精神调和关系端正心志。

赵王说,所以宫声感化脾脏来调节端正诚信,商声感化肺脏来调节端正道义,角声感化肝脏来调节端正仁德,徵声感化心脏来调节端正礼仪,羽声感化肾脏来调节端正智慧。

秦王说,音乐的功能,对内可以端正心意,对外可以区分地位尊卑;上可以侍奉宗庙,下可以感召百姓。

赵王说,所以听到宫声,温润舒畅,心胸开阔;听到商声,端方正直,喜好义理;听到角声,悲悯恻隐,待人慈爱;听到徵声,和平友爱,乐善好施;听到羽声,庄重整齐,崇尚礼节。礼,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乐,调和人的内心情感。

……

诸位看官看到这里,一定笑了,因为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上面这一大段关于礼乐的精彩华美的谈话和阐述都出自司马迁《史记·乐书》,全部是司马迁对先秦礼乐深刻独到的概括和论述;而我是为了让大家能对先秦礼乐的形制与内涵有所了解,便设计成秦王和赵王两人的谈话,权且借了一次他们的口给说出来,以使我们再次惊叹秦汉时期人们对礼制和音乐的认识和欣赏,竟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文化审美层次和思想精神境界。

一番关于音乐的美好谈话之后,秦王就产生了一个不美好的想法,说除了音乐,我听说赵王对乐器也很有研究。

赵王说,业余爱好,略知一二。

秦王说,今儿大家高兴,我有宝瑟在此,能请你弹上一曲,以饱耳福。

赵王说,弹得不好,不要见笑,那我就献丑了。

这时已有人把宝瑟置于赵王面前,赵王知道秦王在借此戏谑他,但又碍于面子,不想把事情弄僵,以生事端,便简单调试一下,然后弹奏《湘灵》一曲。秦王热烈鼓掌,赞不绝口,说我早就听说赵之始祖烈侯就精通音乐,赵王不失家传啊。说完便唤左右御史,让把赵王弹瑟一事具实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令赵王鼓瑟一曲。云云。

这时,蔺相如就站出来了,说赵王也听说秦王对打击乐也很有研究。

秦王说,业余爱好,略知一二。

相如说,今儿大家高兴,我有瓦罐(缶)在此,能请你击打一曲,以饱耳福。

秦王吃了一惊,相如取过一个盛酒的瓦器,举过头顶,跪在秦王面前,秦王有点恼怒。相如说,大王你今天如果敢于不击,我五步之内,以瓦罐刎颈血溅大王!我告诉你,我这可不是作秀。秦王大骇,但他对这个蔺相如已经领教过了;他能说到,就能做到,无奈之下勉强在瓦罐上击打了一声。相如站起,也唤赵国御史,让把秦王击缶一事具实记录:某年某月某日,赵王与秦王会于渑池,令秦王击缶一声。云云。

顿时,秩序大乱,双方诸臣唇枪舌剑,互不相让,那场面就让秦王也觉得不像话了,一声断喝,然后继续与赵王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气氛热烈。

秦王原打算戏谑赵王一番以撒撒没能得到和氏璧的气,甚至还有拘留赵王于秦的险恶想法,谁知竟冒出个蔺相如来;这蔺相如什么人物,他既能在这里如此大胆张狂,必是为赵王赴秦约提前做好了一切可能的安排与准备。经过这一番思想斗争,秦王立即转变了态度,安排与赵签订友好条约,约为兄弟,互不侵犯,并使太子安国君之子子楚去赵为人质。这么说着,赵王在渑池整三十日,便与秦王最后热烈一握,辞去归赵。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秦、赵渑池之会,由于蔺相如的作秀表演,常常转移了我们的兴趣视点,从而掩盖了历史的真实。事实上,秦、赵两国在当时完全不是强弱间的对话,而是两强之间实力相当的战略会盟和妥协。因为秦、赵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十分清楚,他们之间若继续长期的僵持、对抗和消耗,必然两败俱伤;也必然会使齐、楚这两个昔日强国得到喘息的机会,从而渔翁得利。那样这世界就将重新洗牌,最后的结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渑池会盟,既不是强秦恶意欺赵,也不是赵无奈赴秦约,更不是为了一块美玉斗气。天下大势决定了秦、赵两强必须化干戈为玉帛,它是双方共同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的需要,而不是蔺相如们所能左右的。

历史很多时候并不那么有趣的。

上一次携玉入秦,后又完璧归赵,蔺相如那一番现场的作秀表演,赵王没有看到;这一次,赵王是亲眼目睹了蔺相如的风采,赵王甚至不做任何考虑,就拜相如为上卿,地位比廉颇高。廉颇得知后,就怎么也想不通了,凭甚!我于赵国战功赫赫,用血肉性命打出来的,而他不就靠了一张嘴皮子么。而且小小蔺相如出身卑微,一舍人而已,一跃在我之上,如果大家一点道理都不讲了,那么,对不起,我就不客气了。见了相如,我就杀他!蔺相如听说后,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在秦王面前大义凛然,但他怎么也打不过廉颇的。打不过,总能躲得过,于是,每遇与廉颇一起上朝,他就在家装病请假不去。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那天相如外出,廉颇也外出,相如有防备之心,一望便知是廉颇的车队,马上让随从把车子躲进了一个小巷子藏了起来,待廉颇过去后,才敢出来。这样相如没觉得有什么不好,他手下人却感到了窝囊而又憋气,一起去找蔺相如,撂挑子不跟他干了。相如沉下脸来,对他们大加训斥,说你们都是势利小人,像廉颇一样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秦王

我都不怕,更何况一个廉颇!许久以来,秦一直不敢进犯赵国,他忌怛的就是两个人,一是廉颇将军,再就是我。我们俩就是赵国坚不可摧的两扇大门,护卫着赵国的君君臣臣,黎民百姓。我们俩要是互为争斗,必两败俱伤,那就相当于为秦国把护卫赵国的两扇大门自己打开了。你们说,国家的利益重要,还是个人的恩怨重要。

这样时间久了,朝里朝外都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他们两人关系紧张的传闻,这其中就有一位河东人虞卿。为此,虞卿专程来赵,把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前因后果恩恩怨怨全部告诉了赵王,说这可不是一个国家的吉兆和福音。相如越是让廉颇,廉颇越是骄横不能谅其情;而廉颇越是骄横不能谅其情,相如越是要让着他。这样下去,愈演愈烈,就形成了在朝有事不能共议,对外有急不能相恤。这样,国家可就有潜伏的危机与危险了。赵王便问如何是好,虞卿说信得过我,我去做他们的工作。

虞卿能主动在赵王面前要求去调和蔺、廉近乎激化僵持的矛盾,他是对二人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了的。所以,他先去找廉颇,因为他是矛盾的肇始者,也是问题的结症和焦点,把廉颇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但对廉颇这样爽直傲慢的人,小孩子一样,你还真得先夸他吹他捧他说上两句好听的,虞卿就那么对他大加夸赞和吹捧,果然,廉颇就小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虞卿把话题一转,说,论功劳勋绩没有人超过廉将军的,但论气量大度要首推相如君了。

虞卿没有想到,他这话已经够委婉的了,廉颇听后,还是勃然大怒跳将起来,说,什么气量大度,懦夫一个,就玩一张嘴皮子。在秦那般,不过作秀,把个秦王给唬住了,他那点小把戏、小伎俩,在我面前不灵。

虞卿说,那你错了,你知道他私下是如何看待你们两个的关系么?

廉颇说,他怎么说。

虞卿说,相如认为,许久以来,秦一直不敢进犯赵国,忌怛的就是两个人,一是你廉颇将军,再就是他蔺相如,你们俩就是赵国坚不可摧的两扇大门,护卫着赵国的君君臣臣,黎民百姓。你们俩要是互为争斗,必两败俱伤,那就相当于为秦国把护卫赵国的两扇大门自己打开了。相如说,在你们两个人关系问题上,主要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恩怨。

廉颇说,那我错了。

虞卿说,你俩不必一定要说出谁对谁错,你假如没打算终身都在赵国的话,那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如果就在赵国哪也不去,那你这样对待相如君,最终你将在历史上不会留下好的名声,相如则因为对你的大度宽容一再谦让而让后人传为佳话。

廉颇说,这事还有救么?

虞卿说,有啊,你也学着作一次秀啊。

廉颇说,怎么做?

虞卿说,还要我教?

虞卿走后,廉颇想了一夜,其实第二天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那就是廉颇脱光了自己的上身,赤膊背了几根荆条去蔺相如那儿向他道歉(成语“负荆请罪”的出处),于是两人便开始一起作秀。

廉颇先做了个能引起人们震惊的动作,类似后来舞台上表演的架势,“扑通”一声就跪在了蔺相如的院子里,并着重渲染了那个“跪”的动作。

蔺相如抓紧也像他一样也做了个能引起人们震惊的动作,类似后来舞台上表演的架势,“扑通”一声也跪在了院子里,并着重渲染了那个“跪”的动作。

廉颇说,鄙人心胸狭窄,气量短小,相国忍辱负重,高风亮节,你打我吧。

相如说,鄙人看似威猛,其实胆小,将军雄风浩荡,砥柱中流,要打打我。

廉颇说,你打我。

相如说,你打我。

这个时候廉颇就开始第二幕的作秀表演:痛哭流涕。相如当然也进入相同的作秀表演:痛哭流涕。痛哭流涕完了,两人决定共结生死之交。而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前前后后折腾了老半天了,感到无论是作秀的过程还是表演的效果都有个差不多了,再继续下去,那就假了。便从地上一起站起来,然后把门一关,喝结拜酒去了。

而二人这一秀,果然就秀出了历史一段千古佳话!

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战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