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形势瞬息万变。由于高遵裕忙着处理刘昌祚,而贻误了攻打灵州的最佳战机。如果再想攻打灵州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首先夏军已经开始回防了,城里已经不光只有和尚、老道,也有士兵了。其次,宋军轻骑突进,粮草都没带够,就更别提攻城器械了。宋军原本想的是我军一攻进夏境,夏军主力迎击,野战歼灭了夏军主力之后,再去攻城略地。没想到找不着夏军主力,所有的城门都大开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全都如此,以至于我军没攻过城,一路兵不血刃接收地盘。到这儿才发现,要攻城了,连云梯都没有。

怎么攻啊?高国舅下令现砍现做,把灵州周围的树砍了,制成云梯攻城。士兵四处侦察了一番,启禀国舅,周围的树可能都没有我们胳膊粗,您去看看吧,此地临近沙漠,水源奇缺,种树也长不高,砍完也没用。这些树甭说士兵往上爬了,五岁孩子一踩就折了,您看怎么办?高国舅也无可奈何。既然没有攻城器械,那就劝降吧。城里没几个人,也许喊两嗓子就投降了。于是高国舅派人到城底下喊,王师所至,尔等竟敢抵抗,还不投降吗?你看我们十几万大军,你城里就这么点儿人,还想顽抗吗?城里的人有意思,上来一个老和尚,慈眉善目,一派仙风道骨。和尚先是一嗓子阿弥陀佛,然后说我是夏国人,没叛变宋朝,我也没跟你们交战,你们来打我,老僧我并没去进攻你吧?我一没叛变,二没跟你交战,我为啥要投降呢?阿弥陀佛。宋军听完,哭笑不得。

刘昌祚和高遵裕束手无策。高国舅一看,既然砍树不成,那就让士兵们都出去背土,十多万大军,甭管原来是步兵、骑兵,现在全改行干工兵,背土垒墙,等垒到跟灵州城墙一边高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发动进攻了。于是宋军士兵纷纷下马,刀枪甲胄全都放下,都去背土垒墙。问题是垒墙也没有工具啊,垒墙得把土夯实了,没有桩子怎么夯土?就这么折腾了十八天,大军困于灵州城下。梁太后在御前军事会议问计的时候,老将就建议囤积大兵在灵州、夏州准备反击,梁太后依照此计调拨兵马,此时夏军主力已经在灵州、夏州云集。一看宋军垒墙,梁太后下令掘开黄河七星渠,以水代兵。大水咆哮着冲向宋军,宋军没做好思想准备,土墙让河水一冲,立刻就垮了。两路大军十多万人马,最后仅剩一万三千多人。有些宋军士兵为了躲水,竟然投奔到灵州城内。请开开城门,我要投降,我就是刚才劝你们投降的那个人,现在我降了,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错了。

高遵裕打马就跑,我是皇上的舅舅,我不能死啊!他告诉刘昌祚,你可是被免职的,戴罪立功,你殿后吧。刘昌祚边战边退,伤亡惨重,一直退到了陕西渭州,才站稳了脚,这两路大军算是完全失败了。李宪那路也早已经败了。种谔的大军行至夏州,军粮供应不上,三军无食,号泣不行。当兵的饿得躺在地上哭,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你竖旗,我吃粮,天经地义,现在你不给我粮吃,我凭什么给你玩儿命啊?再加上遇上暴风雪,九万多人还剩三万,根本无力再战,只好也狼狈撤回。王中正王大公公一看,四路都垮了,就剩我一路了?得,二话甭说,咱们收兵吧,也就撤了。

第一时间更新《塞北三朝·西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