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人都知道,即使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很困,但一过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11点以后开始工作,其实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这样做最伤胆了。

中医认为,子时是和一年里冬至日那天是相对应的。一般来说,冬至的前一天是阴气最盛、阳气初升的时刻,因此一些老中医主张在这一天里喝羊肉汤来养阳。羊肉是助生发的东西,能够帮助阳气回升。相对应的,子时就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初长升的时刻,所以这时候养阳也是非常关键的,而此时最好的养阳方法就是睡觉。

睡眠对于养阳气来讲至关重要,《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藏”即“脏”,其他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身体就会很好,所以人一定要让胆气生发起来并把它养好。

另外,经过了白天的忙碌,身体已经不能承受过度的负荷,此时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如果这个时候不好好睡觉,其他脏腑迟早也会向你“抗议”,甚至“罢工”,那个时候就算“补牢”也有些晚了,因为“羊”——脏腑已经“亡”了。

熬夜的人一到11点就精神了,其实这也是胆经生发的缘故。在十二生肖里,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就此活跃起来,而要尽量把这一点点阳气养住,这样它才能够变大,第二天才会有精神,否则阳气刚升起来就把它耗尽,那么第二天肯定没有精神。

所以,无论如何,夜里11点之前一定要睡觉。当然,这样说还不太准确,应该是得在11点的时候进入相对沉睡的状态。如果你入睡非常容易,倒下3分钟就能睡着,那么不妨在22:55上床;而如果你需要半个小时才能睡着,那么就得在22:30上床了。有的人觉得夜里工作质量是最高的,知道了上面的道理,你还会用人体最宝贵的东西——健康来换工作吗?如果你曾经有熬夜的习惯,而知道其中的危害之后想要改正,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一个固定时间,每天一到这个时间就上床,慢慢就会把这个坏毛病调整过来了。

挠头其实是刺激胆经作决断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事情想不清楚,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别人的问题,决断力不够的时候,经常会做“挠头”的动作。

那么,为什么人在决断力不够的时候会习惯性挠头呢?其实,这和胆经有关。

中医认为,胆具有决断功能,胆气充实,则行事果断,脏腑气血功能发挥正常。反之,胆气不足的时候,人就会挠头。我们知道,胆经的循行路线是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一直到达脚的第五趾和第四趾。而人挠头的地方正是胆经经过的地方,挠头就是刺激胆经而帮助决断。

另外,我们在疲劳的时候,喜欢手臂高举,这是在拉伸胆经以振奋阳气的一个动作。我们打一个哈欠以后,人就显得精神一些,这也是胆气生发起来的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有时候也会经常挠头,这就要区别对待了。一种情况下,可能是胆经不通。和成年人一样,孩子有事情想不清楚、决断力不够的时候,也经常会做挠头的动作。孩子挠的地方正好是胆经经过的地方,这也是孩子在刺激胆经而帮助决断。如果孩子经常挠头,家长想要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帮他拍一拍胆经就可以了。具体方法,我们会在后面介绍。

另外,孩子挠头还可能是缺钙,如果孩子爱挠头,同时伴有囟门闭合迟,出牙迟,不听话,爱哭闹,不易入睡、出汗多,肌肉松软无力等症状时,就说明孩子缺钙,父母要及时给孩子补钙,光拍胆经是不好用的。

拍胆经,充分保证营养吸收

有些人经常会感到口苦、偏头痛、坐骨神经痛等,其实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出现症状的地方都是胆经经过的地方。

上图是胆经的循行路线。胆经是人体循行线路最长的一条经脉,它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向下,到达脚的第五趾和第四趾,几乎贯穿全身。

《黄帝内经》有“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之说,“藏”同“脏”,也就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气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人体状态才会很好。所以要想更好地让它发挥作用,就要利用好胆经。胆经顺畅了,人体才能吸收更多更好的营养。

让胆气生发起来的方法就是拍胆经。胆经的当令时间在子时,也就是夜里的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所以,在这个时候刺激胆经是最佳时间,当然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

胆经在人体的侧面,拍的时候从臀部开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拍够三百下。有些人拍完胆经后会失眠,这又是为什么呢?胆经和三焦经都是少阳经,其实是同一条经,在手臂上是三焦经,在腿上就是胆经,拍完胆经头痛失眠的人,通常是邪气被赶到三焦经了,若再拍拍三焦经,问题也就解决了。

拍胆经不仅有助于减肥,对身体也特别好。在拍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你的胆经不通的话,外侧会出现淤青,但只要接着拍,淤青就会消失。

另外,胆经上有很多特效穴位:阳陵泉治两肋疼痛,光明穴可治老花眼,悬钟治落枕,风市可治各种皮肤痒疹,胆经上的穴位都气感明显而强烈,如能善加利用,会有极好的效果。

眼角“小突起”,从胆经上找原因

爱美的女生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眼眶周围会长一些小疙瘩,在眼角部位特别密集。每次“大姨妈”来之前,下巴、嘴巴两边还要长痘痘,过后退是退下去了,可是退不干净,还有小黑印。这是怎么回事?有办法解决吗?

其实,眼角是胆经经过的地方,眼睛周围出现“小突起”,可能是胆经排毒排到这里了。这时候,也可采用我们上面的方法拍一拍胆经。

《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菜亦名菘,甘温无毒。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咳,冬汁尤佳,和,利大小便。”经常食用大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容功效。另外,用大白菜做面膜,还可以祛痘。制作方法如下:

(1)取下新鲜大白菜整片菜叶洗净。

(2)甩干水后放在菜板上摊平,用酒瓶轻轻碾压10分钟左右,直到叶片呈网糊状。

(3)将网糊状的菜叶贴在脸上,每10分钟更换1张叶片,连换3张。每天做一次。

另外,长痘的地方不一样,其发生的原因也不同,修护方法也就有所区别。

(1)额头长痘。可能是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应早睡早起,多喝水。另外,额头长痘也可能是肝脏里积累了过多的毒素所致,必须减少食用含糖分过高的食物。

(2)鼻头长痘。可能是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应少吃冰冷食物。

(3)右边脸颊长痘。可能是肺功能失常。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不要吃芒果、芋头、海鲜等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4)左边脸颊长痘。可能是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注意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5)唇周边长痘。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应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饮食习惯。

(6)太阳穴。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有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进行体内大扫除。

(7)鼻子两侧。鼻子两侧出现黑头、粉刺、轻微干燥脱皮现象,表示血液循环不良,可以适度进行按摩,加强这部分皮肤的血液循环。

至于痘痘留下的小黑印,珍珠、鸡蛋、苹果都可以将它祛除,大家不妨一试。

坐骨神经痛,就找胆经帮帮忙

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病。坐骨神经痛患者往往表现在右腿疼痛,从大腿外侧到脚部,疼得厉害的时候一秒钟都坐不下去。

坐骨神经痛是由经络不通造成的。大腿外侧只有胆经一条经络,所以可以说,胆经络不通是造成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那么,坐骨神经痛患者该如何缓解和调养呢?

当胆经发生疼痛时,按摩肺经的尺泽穴会感觉非常痛,找准穴位后,停留在穴位一分钟可以立即止住疼痛。为减少发病的几率,平时可以经常按摩尺泽穴。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热敷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坐骨神经痛是身体排除寒气时的症状之一。当肺排除寒气时,会使胆的功能受阻,当胆经受阻的情形严重时,就造成了胆经疼痛,也就是坐骨神经痛。由于疼痛是由肺热引起的,因此,按摩肺经可以疏解肺热,肺热消除了,胆经立即就不痛了。

如果疼痛发生于季节变化时,由于春季肝的生发或夏季心火的旺盛,都会因为脏腑平衡的原因,造成肺热的症状,因此,保健时春天需先祛除肝热,夏天则先祛除心火,再祛除肝热,如果还不能祛除疼痛时,再按摩肺经祛除肺热。秋天时则直接按摩肺经,多数都能缓解疼痛。冬天肝气会由于肾气下降而相对上升,因此,必须先按摩肾经,再按摩肝经和肺经。由于肺和胆的问题通常都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当发生胆经疼痛症状时,问题必定已经相当严重了。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祛除疾病,必须先培养血气,血气能力达到相当充足的水平,人体才有能力逐渐祛除肺中的寒气。寒气祛除了,胆功能才能逐渐恢复。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工作时坐硬板凳,休息时睡硬板床。要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适当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腿部,内衣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

丑时睡得越深,肝净化血液的效率越高

凌晨1点到3点是肝经值班的时间,这个时段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间,我们的思维和行动都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脏气血最旺的丑时完成,而且这个时候人体的阴气下降,阳气上升,所以我们一定要配合肝经的工作,好好地休息,让自己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肝气畅通,让人体气机生发起来。另外,虚火旺盛的人在这个时候熟睡,还能够起到降虚火的作用。

在十二生肖中,丑对应的是牛,牛是一种很有力量、很有韧性的动物,我们开玩笑时就经常说一个人“很牛气”,但牛也很温和谦虚,这就是丑时的特征。这个时段体内的阳气比子时更加壮大,但并不会一味地生发上去,此时当令的肝经有主藏血的功能,能起到收敛的作用。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妙所在,所谓一物降一物,有生发就要有收敛,有生长就要有收藏,不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

虽然睡觉养肝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是对于很多经常应酬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可能正在兴头上,一笔生意就要谈成了,精神正处于很兴奋的状态,根本不可能睡觉,这就使得肝脏不得不继续输出能量来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导致新陈代谢无法完成,这是非常伤肝的。所以丑时不睡觉的人通常面色黄灰,神情倦怠并且急躁。现在有很多得乙肝、脂肪肝的人,就是因为在丑时不注意养肝造成的。

因此,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在丑时进入深度睡眠,否则就会影响肝净化血的功能。

疏通肝经,让失眠不再成为困扰

肝经出现问题,人体表现出来的症状通常是:腹泻、呕吐、咽干、面色晦暗等。《黄帝内经》认为肝是将军之官,是主谋略的。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否充分发挥,全看肝气足不足。而让肝气充足畅通,就要配合肝经的工作。

有些人经常会失眠,这可能就是肝经出问题了。中医里讲心主神、肝主魂,到晚上的时候这个神和魂都该回去的,但是神回去了魂没有回去,这就叫“魂不守神”,解决办法就是按摩肝经,让魂回去。

肝经起于大脚趾内侧的指甲缘,向上到脚踝,然后沿着腿的内侧向上,在肾经和脾经中间,绕过生殖器,最后到达肋骨边缘止。顺着肝经按摩,就能起到养肝气的作用,解决失眠问题。

也许你会说,大半夜按摩,岂不是更睡不着了,怎么办呢?如果你经常有失眠的情况,那么建议你在19~21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一条经,所以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另外,在肝经上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太冲穴,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很像,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它的位置在脚背上大脚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那些

平时容易发火着急,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要重视这个穴位,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摩太冲穴2分钟,要产生那种明显的酸胀感,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感觉到体质有明显改善。

失眠的人,除了可以按摩心包经外,还可以在每晚临睡前刺激太冲穴,只需几分钟,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了,自然也就能安然入睡了。

寅时肺经当令,分配全身气血

凌晨3点到5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寅时,这时候肝经已经“下班”了,轮到肺经当令了。在中医当中,肺经是非常重要的,人体各脏腑的盛衰情况,必然在肺经上有所反映。另外,我们身体的经脉是从肺经开始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是寅时。我们知道,人体的气机都是顺应自然的,所以寅时也正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转化的过程,此时需要深度的睡眠。

《黄帝内经》中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说,肺相当于一个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职责是什么?负责了解百官、协调百官,事无巨细都要管。肺是人体内的宰相,它必须了解五脏六腑的情况,所以《黄帝内经》中有“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各部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聚于肺,然后敷布全身。那么,肺在什么时候开始对全身进行气血分配的呢?当然就是在肺经当令的寅时。这个时候,如没有一个深度的睡眠,就会干扰肺对身体气血的输布。

人在深度睡眠的时候,身体的各个器官是比较平衡的,这样一来,气血就会比较均衡地分布全身,维持人体这一天正常的气血运营。而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体的某个器官异常活跃,比如大脑比较活跃,那么肺就只好多分配一些气血给大脑,那么第二天人就会感到四肢乏力,非常疲惫,这就是由于气血虚弱造成的。长此以往,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疾患。

总之,凌晨3点到5点,应该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即使迫不得已要熬夜,也不要超过这个时间。

寅时醒来睡不着,大口咽津补气血

早上3点到5点是肺经当令的时段,是需要深度睡眠的,但总有些人经常会在这段时间莫名其妙地醒来,然后很长一段时间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要过了5点才能疲惫地入眠。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这是身体在告诉你,气血已经不足了,需要补一补气血了。因为在寅时的时候,肺经正在布输气血,如果气血不足的话,就会影响到某些器官气血的正常流通。而身体是有自愈功能的,为了使这个器官不至于因气血不足而受到损伤,只好让你清醒过来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我们不可能去医院找医生补一补气血,也不可能马上去吃一些东西来补充气血。这时候,我们只要大口地咽几口唾液就能起到补气血的作用。可能有的人会疑问了,几口唾液就有这么大的功效吗?我们可千万别小瞧了自己的唾液。

中医认为,唾液是由人体精气上升而形成的,它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溢、聚、散、降。这就像自然界一样,水由下而上,溢成气,聚成雾,散为云,降为雨露,滋润大地万物。唾液也像自然界的雨露一样,升降循环,滋润着人的五脏六腑。其实中医认为唾和液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黄帝内经》中说:“脾为涎,肾为唾。”脾液为涎,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口水、哈喇子,肾液为唾。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而唾液就来源于人的这两个根本。

《本草纲目·水部》转录了其他医书对唾液的功能之说:“《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这也就是古人的养生方法中的“咽津”一法,诸养生学家称其有“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的作用,并有诗赞曰:“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嗽咽入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可见古时的养生学家对“咽津”多么推崇。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症”。为什么叫“消渴症”呢?糖尿病是因为脾肾功能不好,不能产生足够的津液,脏腑得不到灌溉和滋润,虚火上升,患者就会经常感觉口干、口渴,所以又叫消渴症。而唾液是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天然补品,你吐掉一口不要紧,但却需要你买好几盒善存或蜂胶才能补回来。

所以,当我们早早地就醒来睡不着的时候,不妨就咽几口唾液,这个方法非常有效。另外,我们在平时也不要随地乱吐口水,这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还是养生之大忌。正确的做法是经常咽咽口水,这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延年益寿。

寅时猛然惊醒,警惕肺部问题

有些人在早晨3点到5点这段时间会莫名其妙地醒来,但还有一些人,他们醒来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被惊醒的。而且,醒来之后还会发现自己已经汗流浃背了,这时候可能就是肺部出问题了。我们知道,如果晚上燥热出汗,白天畏寒怕冷,根源就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所以寅时肺气盛才能发汗解表,所以,这段时间除了惊醒,还会流汗。如果你几乎每天都是如此,那么可能症状已经相当严重了,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那么你可以进行自我调理。

1.以食养肺

《本草纲目》中记载:甘蔗、秋梨、百合、蜂蜜、萝卜、黑芝麻、豆浆、豆腐、核桃、松子等食物,都有滋养润肺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食疗来养肺。口鼻皮肤干燥的朋友,秋季可以多吃上述食物,也可以根据喜好做成药膳使用。

2.以药养肺

《本草纲目》记载南沙参、北沙参、麦冬、五味子、冬虫夏草、燕窝等,都有养肺的功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肺阴虚者,在秋冬季节用中药膏方进补,也是不错的选择。

3.以气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清气和浊气在肺内进行交换,吸入气体的质量对肺的功能有很大影响。要想使你的肺保持清洁,首先要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的危害,不要在空气污浊的地方长期逗留。闻到有异常气味时,要迅速用手绢或纸巾把鼻子保护起来。有条件的,可以经常到草木茂盛、空气新鲜的地方,做做运动,做做深呼吸,并通过着意的深长呼气,将体内的浊气排出。定期到森林、草原、海边散散步、吹吹风,更有利于肺的调养。

4.以水养肺

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构成了气的通路。肺部的水分可以随着气的排出而散失,特别是秋冬干燥的空气,更容易带走水分,造成肺黏膜和呼吸道的损伤。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燥邪容易伤肺。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肺保养的重要措施。

一般而言,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的水,而在秋天,喝水2000毫升以上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因此,建议大家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之前各饮200毫升水,白天两餐之间再各饮水800毫升左右。

除了以上养肺方法,我们平常保持愉快、积极的心情也对肺有好处。因为肺主悲,悲伤忧愁的情绪容易损伤肺,肺病的人也容易悲伤忧愁。另外适当运动,可以增进肺的功能。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慢跑、爬山、踢毽、跳绳、练功、舞剑等。

一觉醒来,排便是对大肠经最好的照顾

大肠经值班是在卯时,也就是早晨5点到7点之间。为什么这个时候正是排便的时间呢?因为一般5点到7点,天就亮了,也就是天门开了,与天门相对应的是地门,即人的肛门也要开,所以就需要排便。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走向这时也到达大肠,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也已将废物输送到大肠,这时如果不把废物排出体外,又会重新代谢吸收,所以,在这个时候起床排便是最好的。已经养成习惯的人自然不成问题,没有养成习惯的人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到厕所蹲一会儿,促进便意,长期坚持,肯定会对身体有好处。

现在很多人讲排毒,最重要的就是清除宿便,宿便是由于长期便秘积累起来的毒素。现在便秘的人特别多,那么便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涉及大肠经,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生“津”,这个津就是一种向外渗透的力量。之所以发生便秘,就是津的力量过于强大,把大肠中的液都渗透出去了,而里面的宿便就变得干硬,形成便秘。相反,如果津的力量很弱,液积存得过多,就会腹泻。现代人经常发生便秘,就是津占了上风,而津的力量为什么那么大呢?这就要说到肺与大肠的关系。

中医里说“肺与大肠相表里”,意思就是肺主内,大肠主外,它们通过大肠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活中,人们有时候会咽喉肿痛,同时大便不通畅、便秘,一般我们总会说这是“上火了”,但是究竟是上什么火、上火的原因是什么,却很少有人说得清。其实,这是大肠之火通过经络传到与肺相连的咽喉引起的。治这种病,首先要通便,大便通畅了,咽喉肿痛也就不治而愈了。

从阴阳平衡上来看,卯时阴阳之力达到平衡,呈阴消阳长的趋势。阴主静、阳主动,阳一生发,人就会从睡梦中醒来。但这个时候要注意兴助阳气,起床后在嘴里含一片生姜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姜性辛温,可辅助、滋生阳气。而且生姜含在嘴中又能生津,早晨起床后吞津益于养生。

黎明同房,瘫倒一床——清晨不宜性生活

一个人对性的需要,就像对饮食的需要一样,是自然的、本能的需要。人类的两性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如果没有性欲望,没有男女两性之间的性来往,就不会有人类历史。性行为欲望,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发育正常的男女体内,并构成日常思想感情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性行为欲望,全面地渗透在人们的渴望、憧憬、恐惧或挫折之中。正常、适度地满足人的性欲望,是确保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性生活的时间最好在夜晚入睡之前,一旦完成了性交活动便可安然入睡,这样能使体力得到恢复。可有的人喜欢在清晨过性生活,这就弊多利少了。

俗话说:“男人头上三把刀,早酒晚茶黎明色。”其中,“黎明色”就是指在黎明起床前过性生活。我们知道,在性生活过程中,全身许多脏器和组织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神经系统高度兴奋。性生活结束后,需要一个养息和调整过程。清晨醒来,不但宁静的室内外环境被打破了,而且还要筹划当天的事务,此时要行房事,性生活的质量未必理想,而且对身体也是有害的。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由于性交后机体御寒能力较差,起床后很容易招致病邪。当然,有些中老年人为了提高性欲,把性生活安排在星期天的清晨,就是另一码事了。

虽然男人在黎明时都会出现一次性欲高潮,但千万不能纵情,要加以节制。在一天之中,以晚上10点左右过性生活为最佳,因为这时是性激素分泌的高潮时期,男性比女性更明显。此时交合不仅快感强,而且于身体无损,因为性交后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夜半为阴,夜半后为阴衰,早旦阴尽,这时交合时肾阴损伤最大。

由此可见,清晨是不宜过性生活的。一般说来,爱的浪漫是在昏昏烛光下,是在淡淡芳香中,而早晨的时间是属于孩子们和夫妇干家务的。

好好利用人体血液的清道夫——大肠经

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通过合谷、曲池等穴,向上会于督脉的大椎穴,然后进入缺盆,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入属于大肠。

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用刮痧和刺络的方法,最能驱除体内热毒,如果平时进行敲打,就可以清洁血液通道,预防青春痘。还能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牛皮癣、丹毒等有缓解作用。

在五行里,肺与大肠同属于金,肺属阴在内,大肠为阳在外,二者是表里关系,我们知道肺是负责运化空气的,大肠负责传导糟粕,因此,大肠经的邪气容易进入肺经,当然肺经的邪气也可以表现在大肠经上。

大肠经出现问题,有的人会出现雀斑、酒糟鼻,有的人会腹泻、腹胀、便秘。如果这时候没有采取措施阻止外邪的进攻,外邪就会长驱直入进入人体的内部——肺经,这时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肺病。所以我们出现雀斑、酒糟鼻等问题时,要知道按摩大肠经以“治未病”,及时击退疾病的入侵。

那么什么时候按摩大肠经最好呢?大肠经当令的时间是5~7点,这时候按摩最好。大肠经很好找,你只要把左手自然下垂,用右手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

大肠经上最主要的穴位是手三里穴、迎香穴和曲池穴。

手三里穴对缓解上肢疲劳、酸痛特别有效。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香穴可以说是治疗鼻塞的特效穴位。遇到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或者过敏性鼻炎时,按摩两侧的迎香穴一两分钟,症状就可以立刻缓解。此穴位在鼻翼外缘,就是挨着鼻孔旁边的地方。

按摩曲池穴通治各种皮肤病,还能降血压、泻热,如果你心情烦躁,感觉心里憋着火时就可以把大拇指按在曲池穴,作前后拨动,这时会感觉酸胀或者有点疼,不一会儿,心绪就会安宁,火气也能降下来。曲池穴在屈肘关节时的肘横纹外侧端。

合谷穴是大肠经最好的献礼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俗称“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医认为,合谷穴能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坚持按揉刺激合谷穴,可以获得自然治愈疾病的功效。可疏风止痛,通络开窍。

合谷穴经气旺盛,对治疗牙龈肿痛、头痛以及咽喉类、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肿痛等效果很好。此外,现在很多女性都有痛经的毛病,也可试试揉按合谷穴,同时还可以加按三阴交穴等。

另外,合谷穴有宣通气血,促使阳气生发而奏扶正祛邪的功效,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和预防感冒等外感病。孕妇和婴儿感冒了不能吃药,就可按摩合谷穴缓解症状。用右手的拇指按摩左手合谷穴,左手拇指按摩右手合谷穴,每次按100下,每天按摩三次,很快就会有效果。另外,妈妈感冒了,怕传染给小孩,也可以按摩小孩的合谷穴,以增强他的抵抗力。如果是着凉受寒或者受风了,还可以加上翳风和风池、风府等穴位。

在按摩时,力量可以大些,没有副作用和危险,以感到酸胀且能够忍受为度。然而,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

避开清晨“魔鬼时间”,谨防猝死

我国早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在晨曦朦胧的清晨,湖边、公园、林荫道上到处都是晨练的人们。但从医学、保健学的角度看,清晨并不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夜间植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清晨阳光初露,植物的光合作用刚刚开始,空气中的氧气相对较少,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在大中城市里,清晨大气活动相对静止,各种废气不易消散,是一天中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时间。

另一方面,从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来看,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水分随着呼吸道、皮肤和便溺等流失,机体的水分入不敷出,使全身组织器官以至细胞都处于相对的失水状态。当机体水合状态不良时,由于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轻者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在运动时对肌肉组织的供血供氧,因而运动时易出现心率加快、心慌气短、体温升高现象,严重时,特别是在身体有疾患的情况下,突然由静止状态转为激烈运动状态易诱发血栓及心肌梗死。如冠心病患者每天的6~11点是一天中最危险的时段,这段时间也被人们称为“魔鬼时间”。因此,我们在每天运动过程中,一定要警惕这些“魔鬼时间”。

那么一天中运动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是傍晚。因为一天内,人体血小板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下午和傍晚的血小板量比早晨低20%左右,血液黏稠度降低6%,早晨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和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而下午以后这个危险的发生率则降低很多。傍晚时分,人体已经经过了大半天的活动,对运动的反应最好,吸氧量最大。另外,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以下午5~6点最为平衡,机体嗅觉、触觉、视觉也在下午5~7点最敏感。

不过,说运动的最佳时间在傍晚,不是说大家只能在傍晚活动。运动是人性化的活动,融合了人的生理、心理、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都会对身体活动的效果产生影响,我们上面所说的一天中的最佳运动时间是指对一般生理因素而言的。

每个人的性情、作息习惯及工作性质有别,不能要求人人都能在这个时间锻炼。运动的关键是能形成习惯,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心理和作息规律,选择一天中固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并形成运动的习惯,持之以恒,都会对身体有益。如果条件许可,形成在傍晚锻炼的习惯,将是最佳的选择。

清晨起床,“先醒心后醒眼”防心脑血管病

老年人易得脑出血、心脏病,往往发生在早上,仔细调查发现,清晨醒来起得过猛,是最重要的诱因。如何避免呢?

先醒心后醒眼!即早上醒来的时候不要急着睁眼起床,先闭眼躺上一两分钟,待心完全醒来后再起床。为什么呢?早上,你人是醒来了,但心还处于混沌状态,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这时你猛然间起床就会诱发脑出血、心脏病。

明朝养生学家冷谦在《修龄要旨》中说:“平明睡觉,先醒心,后醒眼,两手搓热,熨眼数遍,以睛左旋、右转各九遍,闭住少顷,忽大睁开,却除风火。”早上醒来的时候,不要急着睁开眼睛,先养养神醒醒心,把双手对搓搓热后用手心捂住眼睛,如此多做几遍,然后转眼,左右各九遍,这时候再把眼睛突然睁开。

此外,对于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还要注意做到三个“半小时”:即早上起来运动半小时,打打太极拳,散散步,或者进行其他运动,要因人而异,运动适量;中午睡半小时,符合人生物钟的需要,下午上班精力充沛,老年人更是需要补充睡眠,因为晚上老人睡得早,早上起得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晚上6点至7点慢步行走半小时,可使老年人晚上睡得香,降低心肌梗死、高血压发病率。

清晨叩齿三百下,虚火再不致牙疼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疼主要是由风热侵袭、胃炎上蒸、虚火上炎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前面我们说过,邪气之所以致病,是因为正气不能制服它。人的口腔是人体吐纳的主要通道,属于正气比较薄弱的环节,故而火邪常常会在口腔肆虐。因此,我们的日常保健千万不能忽略了口腔。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代百岁寿星冷谦在谈长寿秘诀时,也强调“齿宜常叩”。可见,叩齿对牙齿保健确实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经常叩齿可增强牙齿的坚固,使牙齿不易松动和脱落,加强咀嚼力,促进消化功能。

叩齿要先静心聚神,轻微闭口,然后上下牙齿相互轻轻叩击数十次,所有的牙都要接触,用力不可过大,防止咬舌。

具体做法是:晨起先叩臼(后)齿36下,次叩门(前)齿36下,再错牙叩犬齿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齿周3~5圈。早、中、晚各叩齿一次,多做更佳。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时叩齿,既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即使我们一直在做着保健工作,人老了也免不了要掉牙。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肾主骨,牙齿是肾精的外现,也是骨头的表象,一个人牙齿好不好和肾精是否充足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肾精越来越少,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牙齿就会慢慢脱落。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节情控欲,戒除不良生活方式,以防阴精暗耗。

介绍了牙齿的日常保健方法,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到的牙疼问题上。叩齿虽然功效不错,但只能作为日常保健和预防措施,一旦火邪已经导致牙疼,那还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那该怎么办呢?这里就教大家一个快速简单的治疗牙疼方法:取10克花椒,加入适量的水,约煮5分钟,加入1两左右的白酒,完全凉后,将花椒过滤掉,再把白酒花椒水倒入洁净玻璃瓶中备用。牙痛时,用洁净棉签蘸此水后放入牙疼的部位咬住,很快就能止疼。

胃经在辰时当令,就是早晨的7点到9点之间,一般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忙碌,赶着去上学、上班,但是不管怎么忙,早饭都一定要吃好,而且最好是在这段时间吃。因为这个时候,太阳一般都升起来了,天地之间的阳气占了主导地位,人的体内也是一样,处于阳盛阴衰之时,所以,这个时候人就应该适当地补充一些阴气,食物属阴,也就是说应该吃早饭。

很多人以为不吃早饭就可以减肥,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此时吃早饭即使吃得再多也不会胖,因为上午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食物很容易被消化。胃经以后是脾经当令,脾可以通过运化将食物变成精血,输送给人体五脏。如果不吃早饭,9点以后,脾就是在空运化,它也没有东西可以输送给五脏,这时人体会有不适现象产生,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头晕。所以,早饭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中医说脾胃是“后天之本”,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人生下来活下去靠的就是食物,而脾胃就是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不好,人体运转就会出问题。

另外,就是早餐应该吃“热食”。一些人贪图凉爽,尤其是夏天,早餐喝蔬果汁代替热乎乎的豆浆、稀粥,这样的做法短时间内也许不觉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长此以往会伤害胃气。

从中医角度看,吃早餐时是不宜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红茶、绿豆沙、冰牛奶的。早餐应该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因为早晨的时候,身体各个系统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这时候你吃喝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挛缩、血流不畅的现象。也许刚开始吃喝冰冷食物的时候,不会觉得胃肠有什么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龄渐长,你会发现皮肤越来越差,喉咙老是隐隐有痰、不清爽,或是时常感冒,小毛病不断。这就是因为早餐长期吃冷食伤了胃气,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

因此,早饭应该是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羊乳、热豆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等,然后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点心等。牛奶容易生痰,导致过敏,不适合气管、肠胃、皮肤差的人及潮湿气候地区的人饮用。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因压力过大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过早亮起了“红灯”,但他们总以忙为由很少运动。久坐而缺乏全身运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日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脘腹饱胀等症状。尤其是早上,加上忙着上班,更是没心思吃饭了。

所谓的“食欲”,是一种想要进食的生理需求。一旦这种需求低落,甚至消失,即称为食欲不振。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而“人是铁,饭是钢”,吃不下饭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欲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增强食欲的小方法:

(1)鲤鱼250克,豆豉6克,胡椒1克,生姜2片,陈皮6克。煎汤服。

(2)将1条猪舌洗净,切片,煮熟后调味服。

(3)精羊肉500克,粳米60克。将羊肉切片,煮粥,调味服。

(4)甲鱼250克,枸杞子10克,熟地10克,炖汤服。

(5)米醋1小杯,每次饭前用水冲服。

(6)生姜汁30克,蜜糖90克,生地黄汁250毫升。以文火煎如稀汤,每服一汤匙,热粥送服,亦可以酒送服。每日3次。

(7)鲜山楂100克去核切碎,番茄80克去皮,苹果80克去皮芯切碎,芹菜60克、香菜25克洗净切碎。五味果蔬同入搅拌机搅成浆汁,去渣取汁入容器,加柠檬汁15毫升及蜂蜜10克搅匀。当饮料,随意服食,当日吃完。

(8)指压第6、7胸椎,能使食欲中枢产生显著的功效,能使食欲不振渐渐治愈。第6胸椎右侧、第7胸椎左侧是穴道所在,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后将手收回,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30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穴道指压法必须在餐前一小时进行,而且餐前尽量少吃甜味剂、白砂糖这些会减低食欲之物。

另外,时常保持情绪稳定也能防止食欲不振,有烦恼事情的话,最好将它忘却,可以多活动或干自己感兴趣的事。将心理的不安去除后,食欲就能随之产生。

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主运化,指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把胃比做一口锅,吃了饭要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食物就会补充到人的身体里。

比如有的人得了糖尿病,就是脾脏不好,因为胰岛素和脾都是相关的。还有重症肌无力的问题,不要小瞧它,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大三角眼,老了就是小三角眼了,这就是脾虚弱的现象。

前面说到吃早餐不会发胖,这也和脾主运化有关,如果人体脾的运化功能好的话,就可以顺利地消化和吸收。“巳”在月份对应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山川万物一片葱茏,这是一个利于吸收营养和生

血的时刻。

脾主一身的肌肉,很多思虑过度的人也特别瘦,所以古代人讲心宽体胖,人心特别宽的话,就特别放松,浑身长的都是肉,因此不要思虑过度。现在小孩子老被逼着学习,不让他活动,就变成虚胖,有的小孩身体越来越差,这也和脾有关。

人体自身的脾需要运动,而我们的肌肉也需要运动。在属相里,巳和蛇相对应,蛇在古代就是大蚯蚓,它有钻土的能力,它能够把土地疏松,所以脾就是具有这种功能的。脾经当令时,适合理家或读书,如果不需要上班,那么到户外去晒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些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时间充裕,很喜欢睡一个懒觉,尤其是在周末的时候,往往一睡就是一上午,一睁眼已经中午12点了。然而,事实上睡懒觉是一种极不健康的习惯,尤其是过了9点以后还没起床,可能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了。

中医学认为,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机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另外,血液循环不畅,全身的营养输送不及时,还会影响新陈代谢。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睡眠充足,有益于脏器的发育及身心健康。然而经常赖床迟起,非但不会增添精神,而且常常会造成以下六种“并发症”。

(1)肥胖。贪睡又摄入多量的肉食和甜食,加上不爱运动,三管齐下,能量的储备大于消耗,以脂肪的形式堆积于皮下,增加了心脏负担和患病的机会。

(2)手淫。青少年的手淫,往往发生在早晨似醒非醒的朦胧状态,醒后赖床不起,最容易产生手淫欲望,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

(3)破坏生物钟效应。如果平时生活较有规律,逢节假日却睡懒觉,就会扰乱体内生物钟的时序使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波动,节假日后夜间睡不着,白天心绪不宁,疲倦,打哈欠等。

(4)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一般来说,晨7时左右胃肠按照机体的“饥饿”信息开始活动起来,准备接纳和消化新的食物,可是赖床者因为舒适睡意湮没了食欲,不愿起床进餐。长此以往,胃肠经常发生饥饿性蠕动,容易发生胃炎等病症。

(5)肌张力低下。早晨时肌肉和骨关节通常变得较为松缓。如果醒后立即起床活动,一方面可使肌组织张力增高,以适应日间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肌肉的血液供应增加,将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物排出。这样有利于肌肉纤维增粗、变韧。只顾赖床的人,因肌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动与静不平衡,起床后时常会感到腿软、腰骶不适、肢体无力,动作反应迟缓。

(6)对呼吸道的“毒害”。卧室的空气在早晨最污浊,含有大量细菌、霉变和发酵颗粒、二氧化碳水汽和灰尘等物。那些闭窗贪睡的人因此经常会有感冒、咳嗽、咽喉痒及头昏脑涨等,记忆力和听力可能会有下降。

人们常把“心脏停止跳动”、“停止了呼吸”和生命的终结联系在一起,可见心肺健康对人体之重要。但增强心肺之道是锻炼,尤其是跑,而不是睡。从小关在笼子里从未奔跑过的兔子,心脏功能低下,在回到广阔田野时突然地急剧奔跑跳跃,竟能导致心脏破裂而丧命。统计表明,善跑的野生动物比家养动物的心脏重3倍以上。经常进行晨跑锻炼的学生比一般爱睡懒觉不常锻炼的学生肺活量明显增大。这说明,晨跑远比睡懒觉对健康有益。

有人说:睡懒觉“长肉”总是事实吧。那也不见得。靠多睡觉长的不是“肉”,而是“膘”,也就是说体重的增加主要不是由于肌肉的结实粗壮,而是由于体内多余脂肪的堆积。体内脂肪堆积得多绝不是个健壮的标志,而恰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的一个因素。科学研究表明:体内增加一磅脂肪,就要增多一英里长的毛细血管,而加重心脏的负担;体内脂肪过多,也增加了日后患冠心病、血管硬化的机会,而影响健康和长寿。据有人调查,百岁以上老人没有一个是肥胖的。

午时,到了吃午餐的时间了,吃什么好呢?困惑之中,我们通常都是随便解决,其实午餐是很重要的,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偿早餐后至午餐前约4~5个小时的能量消耗,又要为下午3~4个小时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必要的营养储备。如果午餐不吃饱吃好,人往往在下午3~5点钟的时候出现明显的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晕、嗜睡,甚至心慌、出虚汗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午餐绝对是养生的关键点,午餐的选择也大有学问。

1.健康为先

吃午餐时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食物的种类,尽量保持营养均衡。

(1)选择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蔬菜。

(2)食物应以新鲜为主,因为新鲜食物的营养价值最高。

(3)多进食全麦食品,避免吸收过多饱和脂肪。

(4)应尽量少食盐。

如果长时间坚持上述健康的饮食方式,不仅患疾病的几率降低,而且还有可能比预期寿命延长15年。

2.午餐的“三不主义”

(1)辣椒不过量。现在最火的菜系要属川菜和湘菜了,麻辣鲜香,怎么吃怎么有味,很受大家的青睐。不过,辣椒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就是辣椒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C,含有丰富的纤维,热量较低,而且辣椒中还含有人体容易吸收的胡萝卜素,对视力有好处,而且适量食用辣椒能开胃,有利于消化吸收。但辣椒不能过量,太辣的食品会对口腔和食道造成刺激,吃得太多,还容易令食道发热,破坏味蕾细胞,导致味觉丧失。

(2)食物不单一。中午如果仅仅吃一碗牛肉面,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大营养素的摄入量是不够的,尤其是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更易缺乏。再说,由于面食会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饱得快也饿得快,很容易产生饥饿感,对于下午下班晚,或者下午工作强度大的人来说,它们所能提供的热量是绝对不够的。所以,中午最好是主食、蔬菜、肉类、水果都吃一点,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和体力的充足。

(3)吃饭不过快、过饱。吃工作餐求速度快也不是一件好事,这不利于机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胃肠道的“加工”负担。如果吃饭求速度,还将减缓胃肠道对食物营养的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影响下午脑力或体力工作能力的正常发挥。一般来说,午餐的用餐时间不宜少于20分钟。

3.理想的六种午餐食物

(1)抗衰老抗癌食品——西蓝花。西蓝花富含抗氧化物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科学研究证明十字花科的蔬菜是最好的抗衰老和抗癌食物。

(2)最佳的蛋白来源——鱼肉。鱼肉可提供大量的优质蛋白,并且消化吸收率极高,是优质蛋白的最佳选择。同时,鱼肉中的胆固醇含量很低,在摄入优质蛋白时不会带入更多的胆固醇。

(3)降脂食品——洋葱。洋葱可清血,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4)抗氧化食品——豆腐。豆腐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豆类食品含有一种被称为异黄酮的化学物质,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请记住,“氧化”意味着“衰老”。

(5)保持活力食物——圆白菜。圆白菜也是十字花科的蔬菜,维生素C含量很丰富,同时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让消化系统保持年轻活力。

(6)养颜食物——新鲜果蔬。新鲜果蔬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胡萝卜素是抗衰老的最佳元素,能保持人体组织或器官外层组织的健康,而维生素C和维生素E则可延缓细胞因氧化所产生的老化。此外,这些富含纤维的新鲜蔬果还能保持直肠健康,帮助排毒。

下班了,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来犒劳自己劳累了一上午的身体吧。午餐不仅要美味还要健康,这样才能保证下午工作所需的营养,不要对自己的胃吝啬。

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值班。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午时则开始阴生。因此,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午觉非常重要,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我们不应干扰天地之气,而应好好休息,以不变应万变。

明朝太医刘纯说:“饭后小憩,以养精神。”午睡对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非常有益,是一项自我保健措施。尤其在夏天,日长夜短,晚上往往又很闷热,使人难以入睡,以致睡眠时间不足,白天工作常常会感到头昏脑涨精神不振,容易疲劳,午睡能起到调节作用。

午睡虽然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但午睡也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一,午饭后不可立即睡觉。刚吃完饭就午睡,可能引起食物反流,使胃液刺激食道,轻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严重的则可能产生反流性食管炎。因此,午饭后最好休息20分钟左右再睡。

第二,睡前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过饱,因为油腻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过饱则会加重胃消化负担。

第三,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实际的睡眠时间达到十几分钟就够了;习惯睡较长时间的,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睡多了以后,人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就会感到更加困倦。

第四,午睡最好到床上休息,理想的午睡是平卧,平卧能保证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脑,供应充足氧气和养料,有利大脑功能恢复和帮助消化吸收。不少人习惯坐着或趴在桌上午睡,这样会压迫身体,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轻则不能使身体得到调剂、休息,严重的可能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现在越来越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因为睡眠习惯不佳而导致这方面的疾病。专家建议,应该养成在需要休息时上床睡觉的习惯。对于实在没有条件又需要午睡的白领,至少也应该在沙发上采取卧姿休息。

此外,午睡之后,要慢慢起来,适当活动,可以用冷水洗个脸,唤醒身体,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午睡之后要喝果汁,这是补充维生素的时候。这就是刘纯说的:“小憩之后喝果汁,以滋血脉。”不要图省事买果汁喝,要自己动手压榨水果。最安全的好喝的水果汁,是用梨和苹果等量压榨而成。

午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提倡午睡,但对于那些没有午睡习惯的人,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方式。午睡是一种需求和享受,享受午睡可以充分休息和放松心情,但午睡并非必需。对于没有这种需求的人,强迫自己午睡,反而可能扰乱生物钟,导致疲劳和困倦。

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当令。在前一个时辰,要把午饭吃好,但是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这就是小肠的问题了。

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幽门,下接盲肠,全长3~5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全长25厘米。它的上部(又称球部)连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在十二指肠上的开口,排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食物。

空肠连接十二指肠,占小肠全长的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位于右下腹,占小肠全长的3/5。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中医理论认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辨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肠消化功能与吸收功能分别或同时减损,以致肠腔内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能顺利透过肠黏膜转运进入组织而从粪便中过量排泄,引起营养缺乏的一系列症状群,被称为小肠吸收不良。它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表现以慢性腹泻、消瘦、乏力、腹胀、胃炎、贫血为特征。粪质稀薄油腻多脂者,称为脂肪泻。

在重度腹泻时,应卧床休息,勿食生冷、硬滑、油腻食物。寒证腹泻不忌姜、椒、蒜等辛辣之品,但也不宜多食,热证脂泻则不宜食这类食品。饮食宜少渣,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

对于营养不良、失水等引起精气亏虚的症状相对比较突出者,要合理地

安排工作和学习,作息有时。劳逸结合,注意防寒保暖。防止中暑受热;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气功、太极拳;根据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病种性质,增加饮食营养,改善全身情况。食物以松软可口、易消化为宜,瘦肉、鲜鱼、猪肝、豆制品及炖至极烂的猪肚、蒸蛋花,均可食用。

心脏健康的“晴雨表”——小肠经

为什么说小肠经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生活现象,现在很多人工作时要整天守在电脑旁,经常会肩膀酸痛,如果不知道休息和保养,发展下去,就是后背痛,接下来是脖子不能转动、手发麻。通常医院会将这些症状诊断为颈椎病,其实,这大多数是心脏供血不足,造成小肠气血虚弱导致的。有人可能会奇怪:心脏供血不足,怎么会影响小肠呢?这是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这种表里关系是通过经络通道联系起来的。心脏有问题,小肠就会有征兆。比如西医所说的颈椎病,开始只是肩膀酸,这就是告诉你:这里的气血已经不足了;然后是酸痛,酸痛是因为血少,进而流动缓慢而淤滞,不通则痛。后来发展到僵硬疼痛也是由于血少,血流缓慢,再加上长期固定姿势,血液就停滞在那里;如果心脏持续供血不足,那么停滞的血液就会在原地形成淤血,没有新鲜血液的供应,肌肉、筋膜就会变得僵硬,而且极易遭受风寒的侵袭。所以,睡觉时哪怕是一点点风也会落枕。

想知道自己的心脏供血是否充足,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在我们胳膊肘的略下方有一根“麻筋”,小的时候打闹玩耍经常会碰到它,总会过电般一麻到手指头。这条“麻筋”就是小肠经的线路。你可以用拳头打一下这条“麻筋”,看看能不能麻到小手指去。如果一麻到底,证明你的心脏供血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只痛不麻,那你的心脏已经存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了。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测试法,只要行个军礼,看看上臂靠近腋下的肌肉会不会很松弛,松弛就是此处气血供应不足了。这里正是小肠经,而小肠经是靠心经供应气血的。

另外,有的人脾气很急,总是心烦气躁,好争执,这在中医看来就是心火亢盛。心里的火气太大,无处宣泄,就拿小肠经“撒气”了。结果小肠经就会肿胀、硬痛,然后牵连到耳朵、喉咙、脖子、肩膀、肘、臂、腕、小手指,造成这些地方或疼痛或麻木。

所以,我们说小肠经是心脏健康的“晴雨表”,一定要多加关注。通过小肠经,我们可以预测心脏的功能状况,还能够用调节小肠经的方法来治疗心脏方面的疾患。

在中医里,膀胱经号称太阳,是很重要的经脉,它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申时(下午3~5点)为膀胱经当令的时段。因为膀胱经经过脑部,而此时膀胱经又很活跃,这使得气血很容易上输到脑部,所以这个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古语就说“朝而受业,夕而习复”,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温习早晨学过的功课,效果会很好。如果这个时候出现记忆力减退、后脑疼等现象,就是膀胱经出了问题,因为下面的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又不够用,脑力自然达不到。也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小腿疼、犯困,这也是膀胱经的毛病,是阳虚的象,很严重。

《黄帝内经》中说:膀胱经有问题人会发热,即使穿着厚衣服也会觉得冷,流鼻涕、头痛、项背坚硬疼痛,腰好像要折断一样疼痛,膝盖不能弯曲,小腿肚疼,股关节不灵活,癫痫、痔疮都会发作,膀胱经经过的部位都会疼痛,足小趾也不能随意运动。缓解这些症状就要经常在申时刺激膀胱经,但是膀胱经大部分在背部,所以自己刺激时,应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然后上下滚动,这样可以有效刺激相关穴位,还能放松整个背部肌肉。也可以在脊柱两旁进行走罐,对感冒、失眠、背部酸痛的疗效很好。在头部,循着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用手模仿梳头动作进行刺激,能够很好地缓解头昏脑涨。

另外,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无时不在传输邪毒,而其他诸如大肠排便、毛孔发汗、脚气排湿毒,气管排痰浊,以及涕泪、痘疹、呕秽等虽也是排毒的途径,但都是局部分段而行,最后也要并归膀胱经。所以,要想驱除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膀胱经上有几个穴位很好用,例如睛明穴能治打嗝,打嗝时可以用双手拇指加大力气点按穴位,使其有强烈的酸胀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靠上的凹陷处。还有承山穴主要用来治疗痔疮和缓解肌肉疲劳以及腰痛等,对便秘也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治疗登山或长时间运动之后引起的小腿酸困、抽筋效果很好。这个穴位位于小腿的后方正中线上,当提脚尖时就能看到或摸到小腿后方肌肉的交角凹陷处。

欲驱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毒素进入人体内,如不能及时排出去,就等于给身体埋下了健康隐患。现在的人们也认识到了毒素的危害,所以,正在利用一切办法进行排毒,如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去洗肠,甚至洗血,听起来就很恐怖,可以说为了排毒,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部,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排毒系统,只要把它利用好了,毒素也就能够顺利排出去了。在这套排毒系统中,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最为明显。

膀胱经是人体经脉中最长的一条,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十四经中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

正因为如此,膀胱经也就成了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它无时无刻不在传输邪毒。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膀胱经就好比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排污管道,集合各个企业、民宅的污水,最后汇集到膀胱排出。所以,要想去驱除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在臀下殷门穴至委中穴这段膀胱经至关重要。因为此处是查看体内淤积毒素程度的重要途径,有两条膀胱经通路在此经过,此处聚毒最多。若聚毒难散,体内必生淤积肿物;若此处常通,则癌症不生,恶疾难成。所以此处实安身立命之所,不可不知。而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要穴,此穴可泄而不可补,可针而不可灸,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穴位是泄毒的出口。所以它通常成为刺血的首选。

那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打通这段经络呢?

我们可以采用从上到下的按摩法来疏通这段经络。按摩时穴位有痛感效果好,通常是越接近足部时痛感越小,所以要反复按摩这条经络。当用指甲轻掐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痛如针刺时,膀胱经就算是打通了。然后经常按摩,让这条经经常保持通畅。

刺激膀胱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下午3~5点,这时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的气血最旺的时候,这时如果能按摩一下,把气血疏通了,对人体是很有保健作用的。尤其膀胱经还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所以气血很容易上输到脑部,因而这个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效率都是很高的。

申时是人体最适宜运动的黄金时间

我们知道运动有利于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调节人体紧张情绪,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所以我们要运动,那么该怎么运动呢?

散步、游泳、太极、武术……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但什么是最好的运动时间呢?

明朝太医刘纯说:“申时,动而汗出,喊叫为乐。”每天下午大约16点的时候,是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的时候,此时锻炼身体不容易受伤。

现代科学家也发现,下午3~6点是人体生理周期最适宜运动的黄金时间,因为受脑部生理周期节律的指挥,此时的人体体温处于最高点,肌肉最暖和且最有弹性,人的反应快,力气大,不易受伤,而脉搏跳动与血压则最低。一般人下午2~4点体温最高,之后就开始下降,反之,体温在早晨起床前3小时之内是最低的。如果运动,达不到最好效果。

不过健康专家们认为,用不着斤斤计较体温的差别,更重要的是抓紧自己能调配的时间去运动。

晨练族如果喜欢早上运动,最好继续坚持下去,而不是改成下班后,因为很显然你是个会被工作拖磨得找不到时间运动的人。你需要注意,运动前应做足伸展与暖身运动,因为早上体温还在低点,易受伤且不利心脏血管;下午锻炼族从生理科学角度而言,无疑时机最佳,身体反应最好,肌肉最柔软;放松族如果运动是为了舒缓压力,那么任何时间做舒缓运动都适宜;夜猫族尽量在睡前3小时之前运动。太靠近睡觉时间运动,可能对心脏不利,也可能因兴奋反而不易入睡。

现在有人愿意练气功、练武术、练健美操都很好。但不管你采取什么方式锻炼身体,必须全身出汗,必须大声喊叫,只有这样才能让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能强身健体。

“酉”在月份对应八月。如果说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么酉时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人体同自然天地一样,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则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酉时发低热则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酉时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因此中国人对肾最为关注。那什么是精呢?打个比方,精就像“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股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一种最基本的物质。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不是想补就能补进去的,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志向就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

酉时适宜吃晚餐,晚餐宜少,可饮一小杯酒,但不可醉。用热水洗脚,可以降火、活血、除湿。晚餐后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对牙齿有好处。

吃过了饭最好在适当的时候活动一下,而不是立即睡觉或者一动不动地看电视。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这个“走”是有讲究的,否则起不到养生的作用。

饭后的胃正处于充盈状态,需要足够的血液才能保证消化,如果饭后立即活动,血液就会分散一部分,用于满足其他部位的需要,胃肠得到的血液就会减少,不利于消化。因此,饭后最好休息半小时再走动。

特别要注意的是,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在外进餐后不宜立即出去,否则容易引起风寒头痛,还会增加心脏的供血负担。因此,饭后应坐下来休息一下,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活动。

除此之外,饭后不要立即饮水。许多人在喝酒之后会马上喝几杯水或茶,以为可以稀释酒精的浓度,其实这对身体危害更大。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饮水。

骨质增生了,敲一敲肾经就能缓解

骨质增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为50%,60岁以上为100%,也就是说,每个人进入老年阶段都将罹患此病。而且,近年来骨质增生发病趋向年轻化,30岁左右的青年患有骨质增生的已为数不少。

严格说来骨质增生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自身代偿、再生、修复和重建的正常功能,属于保护性的生理反应。单纯有骨质增生而临床上无相应症状和体征者,不能诊断为骨质增生症。只有在骨质增生的同时,又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才可诊断为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若肾经精气充足则身体强健,骨骼外形和内部结构正常,而且不怕累,还可防止小磕小碰的外伤。而“肝主藏血,主筋束骨利关节”,肝经气血充足则筋脉强劲有力,休息松弛时可保护所有骨骼,充实滋养骨髓;生活运动时可约束所有骨骼,避免关节过度活动屈伸,防止关节错位、脱位。如果肾经精气亏虚,肝经气血不足,就会造成骨髓发育不良甚至异常,更严重的会导致筋脉韧性差、肌肉不能丰满健硕。没有了营养源泉,既无力保护骨质、充养骨髓,又不能约束诸骨,防止脱位,久之关节在反复的活动过程中,便会渐渐老化并受到损害而过早过快地出现增生病变,所以防治骨质增生就要常敲肝肾两经。

骨质增生是肾经所主的范围,肾经起点在足底。中医认为热则行,冷则凝,温通经络,气血畅通,通则愈也。敲肾经

及热水泡脚就可以产生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从而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的作用。所以敲肾经及热水泡足是预防和辅助治疗骨质增生的好方法。

另外,除了常敲经络,平时还要注意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因为,外伤是造成人体组织增生的重要因素。人体有了外伤,其外伤部位的软骨组织同样会受到伤害并有可能导致软骨组织的病变或坏死,致使骨端裸露而增生。

走路是预防骨质增生症的主要举措,走路可以加强关节腔内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部位的渗透,以减轻、延缓关节软骨组织的退行性病变,以达到预防骨质增生症的目的。但应避免做以两条腿为主的下蹲运动,对于老年人膝关节来说摩擦力太大,易于使骨刺形成,骨刺刺激关节囊,很容易引起关节肿胀。

还要注重日常饮食,平衡人体营养的需要。专家认为,阴阳平衡、气血流畅是人体进行正常生理性新陈代谢的基础。人体正气虚弱,经络不畅,势必导致气血凝涩而成病变。

此外还要预防寒凉,《黄帝内经·痹论篇》说:“风寒湿杂至,而为痹也……以冬遇此病为痹也。”所以美丽“冻”人是不可取的,还是把健康放在第一位为好。

晚饭吃少——晚餐要和穷人一样

民间有句俗语说:“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这是很有道理的,对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不过,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原因,现在很多人却倒了过来,变成“早饭吃得少,午饭吃不好,晚饭酒菜饱”,其实这对人的健康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说“要吃穷人一样的晚餐”,就是吃得简单一点,不要大鱼大肉的,熬点粥,做点清淡的蔬菜,吃到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这样不仅身体舒服,也不容易发胖。

健康晚餐的几条原则:

(1)傍晚6点左右吃晚餐最合适。人的排钙高峰期通常在进餐后4~5小时,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钙不断增加,容易沉积下来形成小晶体,久而久之,就会逐渐扩大形成结石。所以,傍晚6点左右进食晚餐较合适。

(2)晚餐吃素可防癌。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含蛋白质、脂肪类食物则越少越好。由于大多数家庭晚餐准备时间充裕,所以晚上都吃得比较丰富,其实这样对健康不利。晚餐若脂肪吃得太多,可使血脂升高。而偏素的碳水化合物可在人体内生成更多的血清素,发挥镇静安神作用,对失眠者尤为有益。

(3)晚餐避甜防肥胖。晚餐和晚餐后都不宜经常吃甜食。国外科学家曾以白糖摄入进行研究发现,虽然摄取白糖的量相同,但若摄取的时间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肝脏、脂肪组织与肌肉等的白糖代谢活性在一天24小时不同的阶段中会有不同的改变。摄取白糖后立即运动,就可抑制血液中中性脂肪浓度升高,而摄取白糖后立刻休息,结果则相反,久而久之会令人发胖。

(4)晚餐适量睡得香。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如果晚间无其他活动,或进食时间较晚,而晚餐吃得过多,就可引起胆固醇升高,刺激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与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发动脉硬化;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β细胞提前衰竭,从而埋下糖尿病的祸根;晚餐过饱还会使胃鼓胀,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器官在餐后的紧张工作会传送信息给大脑,引起大脑活跃,并扩散到大脑皮层其他部位,诱发失眠。

肾阳虚者,可在下午五六点练点护肾功

中医认为,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强壮筋骨,活跃思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因此,保护肾气就要适当地运动。以下专为肾虚患者介绍几种运动:

(1)缩肛功。平卧或直立,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呼气时,做排便时的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早晚均可进行。本功能提高盆腔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性器官的康复,对防治肾气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女性性欲低下有较好的功效。

(2)强肾操。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目视前端。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脚跟提起,连续呼吸9次不落地。再吸气,慢慢曲膝下蹲,两手背逐渐转前,虎口对脚踝。手接近地面时,稍用力抓成拳(有抓物之意),吸足气。憋气,身体逐渐起立,两手下垂,逐渐握紧。呼气,身体立正,两臂外拧,拳心向前,两肘从两侧挤压软肋,同时身体和脚跟部用力上提,并提肛,呼吸。以上程序可连续做多次。

(3)刺激脚心。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按摩脚心对大脑皮层能够产生良性刺激,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对治疗神经衰弱有良好的作用。方法是:两手掌对搓热后,以左手擦右脚心,以右手擦左脚心。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搓300下。

(4)自我按摩腰部。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分别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一次,每次约200下。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

酉时吃枸杞,男人最好的补养

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功能滋阴补血,补肝益肾,养血,益精明目,润肺。主治肝肾阴虚及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眼目昏花、视力下降、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善治消渴症。具有补虚、明目、降糖、延年益寿功效,对糖尿病体虚、目涩者有效。尤其是酉时吃,可以说是对男人最好的补养。

枸杞子的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4克、脂肪0.8克、糖类19.3克、钙55毫克、磷86毫克、胡萝卜素8.6毫克,以及各种维生素。

枸杞肉丝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健身之功效。适用于体弱乏力、肾虚目眩、视物模糊等症。

材料:枸杞、青笋、猪油各100克,猪瘦肉500克,白糖、酱油、食盐、味精、香油、料酒各适量。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成长丝;青笋切成细丝;枸杞洗净待用。

炒锅加猪油烧热,再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入白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投入枸杞,翻炒几下,淋入香油,炒熟即成。

枸杞芽,又名枸杞苗,为枸杞的嫩茎叶。春季采摘其嫩叶,老者不堪食用。枸杞芽性味苦、甘、凉,入肝、肾经,有清退虚热、补肝明目、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或肝热所致的目昏、夜盲、目赤涩痛、视力减退、热病、津伤口渴等。

枸杞芽煎鸡蛋可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虚血少,眼目昏花干涩,或夜盲等症。

材料:鸡蛋2个,鲜枸杞苗30克。

做法:将枸杞苗洗净切碎,加入打散的鸡蛋中,再入食盐少许调匀,以食油煎熟服食。

另外,枸杞芽的其他做法有:

凉拌杞芽:初春嫩茎叶,开水焯烫凉拌,按口味喜好调味后咀嚼食用。

油炒杞苗:急火热炒,加水焖煮片刻,调味起锅即食。

杞芽豆腐:二者热油拌炒,加水焖煮片刻,勾芡调味起锅,做汤、羹皆可。

需要注意的是,最适合吃枸杞子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此外,使用枸杞不能过量,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

晚上7点到9点是心包经当令。什么是心包呢?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中医认为在戌时人体的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上的膻中穴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从养生角度,这个时候正是睡前准备阶段,我们可以做一些轻微的活动,然后安眠。至于那些令人兴奋的狂欢活动或应酬活动,以及让人兴奋不已的电视节目,都应尽量避免。

另外,吃完晚饭之后,有的人喜欢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看看书读读报,虽然在这个时候静养是正确的,但躺着看书读报却不利于健康。

经常躺在床上看书阅报的人,容易造成近视眼和不同程度的神经衰弱。躺在床上看书阅报的人,一般是侧卧。这样,两只眼睛都是斜视,而两只眼睛和书本的距离又不一样,容易感到疲劳。躺着看书阅报,书报距离眼睛较近,长期这样看书报,容易形成近视,而且两只眼睛近视的度数也不同。人躺在床上看书阅报结束后入睡,会使神经活动发生紊乱,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失眠、睡不熟等一系列神经衰弱的症状。

当然,躺着看电视也会影响健康。人躺着的时候,大脑的血液供应远不如坐着或站着的时候充足。人躺着时,眼睛无论仰视或侧视,都与电视机屏幕的角度有所偏斜,使眼睛的晶体调节过度,容易导致近视,并容易导致思维和记忆力减退,引起失眠、神经衰弱和腰酸背痛等不良后果。

总之,在戌时是我们工作一天之后放松的时间,我们要必须选择正确的娱乐方式与方法,才能够真正起到健康的养生效果。

解郁减压好选择,戌时敲打心包经

《黄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君主就是皇上,我们知道古时候皇上是九五之尊,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东西“代君受过”,而这个东西就是心包。

从名称可以看出,心包与心是有一定关联的,其实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入时,心包就要挡在心的前面首当其冲。所以,很多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的病。如果没有原因地感觉心慌或者心似乎要跳出胸膛,这就肯定是心包受邪引起的,不是心脏的病。

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三寸处,然后沿着手臂阴面中间的一条线,止于中指。经常敲打心包经对于解郁、解压的效果非常好。拨动心包经时,先找到自己腋下的一根大筋,然后用手指掐住拨动,这时你会感觉小指和无名指发麻。每天晚上7~9点之间拨数十遍,就可以排遣郁闷,排去心包积液,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人过了35岁以后,敲心包经更是必要。因为长时间的饮食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肪含量增高,而血液中胆固醇太多时,会逐渐粘黏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狭窄,弹性变差,继而导致血液流动不畅,诱发心肌梗死及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敲击心包经就可以使血液流动加快,使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剥落,排出体外。

心包经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这个穴位很好找,把手自然握拳,你的中指所停留的那个地方就是。劳宫穴是人体气机最敏感的穴位,通过劳宫穴补养心脏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在一些场合觉得紧张,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这时你不妨按按左手的劳宫穴,它可以帮你找回从容自信。

心包经就是沿着我们胳膊前臂一直从中指出去的,所以心脏病就会伴有手指发麻的毛病,如果连小指都发麻那就是很严重了,因为小指的外围就是心经,小指发麻表明这已经不是心包的病,而是心脏的病。当心脏出现刺痛的时候就是心脏病已经发展得很严重了。因此,很多老人都很注重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只要手指灵活,就表明气血还能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五脏就基本没问题。

心包经上的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如果你心率失常,可以在工作之余每天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按揉,力量不要太大,有酸胀感即可。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增强其功能。

敲心包经——心脏病的快速治疗法

心脏病的快速治愈法就是敲心包经,不花一分钱就能使患者的心脏自动恢复正常。我们前文已经说过心包经是代心受邪,就是说心脏本身的疾病由心包经来负责。所以说敲心包经可以预防和治疗一切心脏方面的毛病,尤其是对于治疗心包积水有奇效。

敲心包经可以去掉心包的积水,同样道理,敲肺经可以去掉肺的积水,治疗肺气肿;敲肝经可以去掉肝脏的积水,治疗肝腹水。用敲经络的方法清除脏腑的积水,效果非常明显。

敲经络是通过疏通人体各脏腑的通道来治疗,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损害肝肾,既是保健,同时是养生,又是治疗,一举多得。

所以说,我们自己的身体就具备了各种药方,在中医看来,我们的人体就是仙药田,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药师佛。

戌时养生操,把卧室变成健身房

上班族虽然很需要运动,但忙了一天,回家也披星戴月了,户外运动根本不现实,去

健身房更没精力。那么,就向大家推荐一些在家里就可轻松进行的养生操,对脊骨及全身的养护大有裨益。

(1)躺在床上,双手抱住右腿,将右膝盖往胸部方向靠近,头往右膝盖靠近,停5秒,换另一侧,重复10次。

(2)躺在床上,双手抱住双腿,将膝盖往胸部方向靠近,头往膝盖靠近,停5秒,重复5次。

(3)盘坐,身体前倾,上臂往前伸展,直到感觉拉到背部的肌肉,停5秒,要恢复坐姿前,可先将手肘放在膝盖上,再慢慢将身体撑起,重复5次。

(4)坐姿,两腿弯曲抱在胸前,下巴弯向胸部,再缓缓向后躺,前后滚动,放松,重复5次。

(5)四肢跪在地板或床上,往胸部收紧下巴,使背部弓起,停5秒,放松,重复10次。

戌时打坐,以静制动的养生功

大道至简,《黄帝内经》里一个简简单单的养生方式就是打坐,也可以称为静坐。《黄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何“真气从之”,怎么就能够“病安从来”?静坐!

打坐和瑜伽都强调静,以静制动。《黄帝内经》中说:“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这里的神气内收,即是静功的结果。打坐可以安定思虑,保持健康,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佛家高僧都把打坐当成每日的必修课,并在打坐中领悟佛法,修养身心。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打坐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心肌功能,调整神经系统功能,协调整体机能,并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比如神经官能症、头痛、失眠、高血压和冠心病等。此外,静坐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治疗现代极易多发的心身性疾病。静坐尤其适合脑力劳动者,能够缓解他们因用脑过度而造成的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少寐、头昏、乏力等症状。

对于现代人来说,沉重的生活压力,激烈的职场竞争,让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像一个个上紧了发条的钟,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运转,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长期如此,必然会损伤机体,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在一天中要安排一定时间松弛一下,因为有张有弛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更是养生之道。而打坐就是松弛身体、调整五脏六腑机能的有效办法。通过打坐,能够使人体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气血顺畅,从而达到益寿延年之目的。

打坐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端正坐姿。端坐于椅子上、床上或沙发上,面朝前、眼微闭、唇略合、牙不咬、舌抵上腭;前胸不张,后背微圆,两肩下垂,两手放于下腹部,两拇指按于肚脐上,手掌交叠捂于脐下;上腹内凹,臀部后凸;两膝不并(相距10厘米),脚位分离,全身放松,去掉杂念(初学盘坐的人往往心静不下来,慢慢就会习惯的),似守非守下丹田(肚脐眼下方),慢慢进入忘我、无为状态,步入空虚境界。这时候你会感觉没有压力,没有烦恼,全身非常轻松舒适。

(2)择清幽的环境。选择无噪声干扰,无秽浊杂物,而且空气清新流通的清静场所。在打坐期间也要少人打扰。

(3)择最佳时间。打坐的最佳时间是在睡前,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不过工作繁重的上班族可以不拘泥于此,上班间隙,感到身心疲惫,可以默坐养神。

(4)坐后调适。打坐结束后,打坐者可将两手搓热,按摩面颊、双眼以活动气血。此时会顿感神清气爽,身体轻盈。

晚上21点到23点(亥时),这段时间是三焦经在我们体内当令。什么是“三焦”呢?“焦”字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温暖的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就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也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结束的时刻也是重新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人们应该安眠,让身体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也就是说,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状态,百脉休养生息。

亥时是阴阳和合的时段,这个时候是性爱的黄金时刻,其实也就是通过男女的交合配合身体完成阴阳和合的这个过程,达到“三交通泰”。中医一直都是讲究保精色忌,房事不能过度,但是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和谐的性爱会令人身心欢愉,激发生机,只有益处没有害处。不过人的身体在非常健康的状态下,神清气爽、全身通泰,性事反而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反而是经常有性欲的人,身体比较虚弱。这与我们现代流行的观点是不同的,现在我们经常看到有宣传补肾的药品都是明示暗示,使用了该药品会让你重振雄风之类的,这是一种误导,只是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性爱的欢愉上了,岂不知这样是对身体很大的伤害。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为了那一时的快乐,无节制地透支身体,离疾病越来越近。

西医认为性爱的最佳时间是在22:30,我们传统的中医认为最好是在22:00,西医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中医的理由是为了达到阴阳和合,但为什么比西医认为的要早半个小时呢?这是因为下一个时辰就是胆经当令,应该是熟睡养阳的时候,如果22:30进行性爱,很可能到胆经当令的时候人体还处于兴奋状态,会睡不着,而22:00进行性爱,到下一个时辰开始的时候,人体就已经处于熟睡状态了,可以养住阳气。中医不是孤立地看问题,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认为天地、阴阳、万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互相配合,才能和谐,所以人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过性生活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随着性子乱来,否则就会伤害身体。

三焦:人体健康的财务总管

华佗说“三焦者,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三焦之气和则内外和,逆则内外逆”,虽然文字古奥,但对三焦的这段阐述倒是通俗易懂。

三焦就是装载全部脏腑的大容器,也就是整个人的体腔。古人将三焦分为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部位,包括胸、头部、上肢和心肺两脏,是以心肺之气的“开发”和“宣化”,将气、血、津液和水谷精微等“若雾露之溉”布散于全身为其主要生理特点,故称“上焦如雾”。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是以脾胃的运化水谷,化生精微,“泌糟粕,蒸津液”为其主要生理特点,故称“中焦如沤”。下焦是脐以下的部位和有关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其主要生理特点是转化糟粕和尿液,故称“下焦如渎”。

三焦就像是一场婚礼的司仪,一台晚会的导演,一个协会的秘书长,一个工程的总指挥。它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为身体服务。对于它的具体形状,现代有的医家把它等同于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组织间隙、微循环等,但都不能涵盖三焦实际的功用。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这时它更像是一个财务总管,负责合理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简而言之,三焦有两大主要功用——通调水道和运化水谷。

伴随冥想,一起进入梦乡

冥想已经被使用数千年了,尤其在精神发展方面。如果运用得当,冥想是我们抵抗压力、忧郁、烦恼以及否定的心理和情感状态的最有帮助的心理学技能之一。在睡觉之前进行冥想,不仅可以缓解压力,与此同时也是一个促进睡眠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在冥想中进入梦乡。

冥想是一种停止左脑活动、让右脑单独活动的思维方式。冥想的内容以图像和情景为主,能收到愉悦的感受。这是释放压力最好的方法。

冥想可以控制血压,疏通血液循环,减轻病痛,缓解肌肉的紧张,减少激素的分泌。所以,只要运用了基本的冥想技巧,身体定会比以前更健康。

冥想除了具有心理—生物学意义外,还具有启迪人心、探寻自我的重要意义,达到了佛教所追求的境界“存而不有”。

要想进入良好的冥想境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右脑自由发挥

不要做逻辑推理和得失计算之类的思维活动,只让右脑不断幻化出愉快的情景和美好的图像内容。这不仅能缓解疲惫情绪,还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涌现,从而给左脑的思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例如,可以听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享受阳光的沐浴,领略大海的宽广,欣赏湖光山色,洗热水澡的时候愉快地哼着曲子……这些都可以让右脑自由发挥,从而进入冥想状态。

(2)从记忆库中删除垃圾信息

用了一天的脑子之后,你要做的是清点一下左脑的记忆库,把一些垃圾信息从脑中删除,如乏味的电影片段还萦绕在大脑,别人对自己不利的话语还回响在耳边,等等。

清除垃圾信息与思维尘埃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全身放松,想象思维的尘埃像流星一样渐渐降落并消失,然后感觉大脑越来越空明、越来越舒畅。这样的冥想方式还可以起到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3)清除封堵穴道的“大脑垃圾”

左脑计算时间太长,必然会引起脑后多处穴位的封堵。科学家认为穴道封堵是体内乳酸分泌的结果。抽象思维的结果就是乳酸对脑后穴位的封堵,我们可以把这种乳酸称为“大脑垃圾”。

因此,在冥想之前,利用缓慢柔和的运动或按摩手法,先行打通那些被封堵的穴位,特别是打通脑后感觉很酸的穴位。等这些穴位的酸痛情况减轻后再去冥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排除思维的干扰

思维的干扰有外界干扰和自我干扰,外界干扰主要是指图像干扰和声音干扰,而自我干扰则主要指图像干扰。

在一天思考几件事情时,你可以在思考完第一件事情后,想办法把它忘掉,然后去思考第二件事情。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你就可以冥想了。

(1)仰卧在床上,手脚舒适地伸展放平,闭上眼睛,做1分钟缓慢的深呼吸,幻想自己身处一个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

(2)幻想前面是绿色的山头与辽阔的草原,清风徐徐吹来,令人有说不出来的舒畅感觉。进而放慢呼吸节奏,会感到像飘浮于半空之中,身轻如燕。

(3)幻想仰卧在一个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细而柔软,浑身暖洋洋的,耳边响起一阵阵美妙的涛声,烦恼全然忘记,只让蓝天碧海洗涤身心,闭上眼睛安然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4)如果觉得有一股怨气积聚在胸中,就从心里幻想那正是一切烦恼储存的仓库。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呼出,紧接着是几次呼气。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使假设的愁闷也随着呼出的空气而消散殆尽。

(5)幻想眼前正是日落西山的景象,在心中响起一阵悦耳的笛子吹奏声,心思被带至遥远的地方,呼吸变得又长又慢,好像慢慢地往谷底下沉,从而进入梦乡。

第一时间更新《九种体质养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