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而不倚”语出《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它的意思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这里的保持中立,不是谁也不理,谁也不得罪的意思,而是按原则办事,以原则为标准,做到不偏不倚、公正中正之意。

中立而不倚,就是要求人们在大事上坚守原则。在一些细枝末节上面,无所谓中立不中立,只要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灵活处理即可。举例来说:

吕端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宰相,平时不爱出风头。有些皇亲国戚、亲近大臣找他办点儿私事,他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至落了个“为人糊涂”的名声。但是太宗信任他,让他做寇准的副手。

后来,太宗驾崩,临死之前立三子赵恒为太子。太监王继恩害怕赵恒继位后于己不利,密谋立太宗的长子楚王赵元佐为太子,皇后也赞同。太宗死后,皇后命王继恩召吕端进宫议事。

吕端预感到要有大变,先命人将王继恩锁在自己的住所,让士兵守住门口,然后火速入宫见皇后。皇后对吕端说:“皇上已驾崩,按说立嗣应该立长子才对,现在你看怎么办?”

吕端知道皇后的意思,却毫不退却,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日,今先帝刚刚过世,怎么能再讨论重立太子的事呢?”皇后才无话可说。

到太子赵恒举行登基典礼的时候,新皇帝和群臣之间隔了一道帘子。吕端不仅不下拜,反而走到台阶上卷起帘子,确认新皇帝确实是赵恒,这才下来,率群臣拜倒在地,高呼“万岁”。

吕端与皇亲国戚相处,对于无伤原则和国家利益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起来像没主见无原则的“糊涂人”,做到了“和而不流”——说白了就是和对方维持表面的正常关系,但并不跟对方同流合污,与对方保持“面和心不和”的交际境界。这样做不会得罪人,因此保护了自己。而在立太子这样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上,他没有与王继恩和皇后同流合污,而是坚持先帝的主张,与皇后针锋相对。皇后的意图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自然站不住脚,最终只能按宋太宗和吕端的原则办事。

这里面,吕端一方面做到了坚持原则,“中立而不倚”。这是他战胜皇后一方的根本前提所在。另一方面,在行动中,吕端也以敏锐、聪明和谨慎的手段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保证了自己“中立而不倚”原则的顺利实现:当王继恩奉皇后之命找吕端时,吕端敏锐地意识到“有大事发生”,于是将王继恩软禁。如此一来,既防止了王继恩给皇后报信,以使皇后一方采取非常措施消灭吕端一方的不利局面出现;同时,也使皇后一方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为吕端坚持立太子为皇帝扫除了一个大的障碍。

而当太子继位后,吕端谨慎地先不下拜以行为臣之礼,而是先掀开帘子,确认登基者是太子之后,才进行下拜。这一看似充满喜剧色彩的情节,其实充分表现了吕端“将原则坚持到底”的强硬态度——只有亲眼所见的事实与原则相符,他才放心。

吕端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了公正的原则,而没有与小团体的既得利益者同流合污,从大的方面保全了正式组织的利益,把握了历史的方向。

在新皇帝即位的紧要关头,吕端有主见、有魄力,不为强权和势力所压倒,维持了政权的平稳交接,这才是真正的“中立而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我们在处事时,也要注意做到“中立而不倚”。在公司里难免出现利益团体,如果小团体的利益伤害了公司的整体利益时,要注意及时做到“中立而不倚”。

我们在人际往来遇到矛盾时,也可以用“中立而不倚”来解决。

两个朋友争执,非要你裁决不可,如果你逃避,反而会同时得罪两个人。那么在劝架时,怎样做才有效呢?有三条原则:

一是不盲目劝架。讲不到点子上,非但无效,还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要从正面、侧面尽可能详尽地把情况摸清,力求把劝架的话讲到当事人的心坎上。

二是要分清主次。吵架双方有主次之分,劝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措辞激烈、吵得过分的一方要重点做工作,这样才比较容易平息纠纷。

三是要客观公正。劝架要分清是非,不能无原则地“和稀泥”。不分是非各打五十大板,笼统地对双方都作批评,这是不能使人心服的。坚持以“是非”为准,用“原则”来说话,谁犯了原则问题,谁不讲理了,谁就是错的。

当然,在劝架时,语气上要注意不要过激。因为你是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劝架的,而不是来惹火烧身的。

第一时间更新《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