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就想写一部“暴风雪山庄”模式的侦探故事,可又不希望落了俗套,所以一直没有动笔。今年年初得空,恰巧让我有充足的时间来构思这部新小说。大约在二月份的时候,我已完成了这部小说的大纲。又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时间一气呵成,忙忙碌碌,直到八月份才正式开写,九月份完成初稿。这部小说也算是横跨了2014年的一整年。写完之后,不少朋友给出了修订的建议,在此我要感谢一下鸡丁、等待者、陆小包、华斯比等几位好友,你们使得这部小说更加完善;也感谢所有耐着性子读完拙作的朋友们,人数太多,余不一一。

推理小说也是类型小说的一种,公式化且自我重复,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写出新意,对我来说这是个难题。那时候我想,大部分“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推理小说,都把当事人置身其中,我们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假设我们并没有参与呢?假设这一切都是早就发生的,早在我们翻开小说之前,杀戮就已结束,仅靠零星线索,我们是否能够用推理重现一切?这似乎很难,并且不切实际。不过,这很有趣,不是吗?

于是,我试图做一番尝试,写下这部小说。乍看之下,一切似乎很正统,助手与神探,典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一群形迹可疑的房客。但这只是一部分,包藏在羊皮之下的,是二十年前的那起连环杀人案,这才是我的“狼子野心”。故事已经讲完,我的任务也已完成,至于这部小说的是非成败,就交给读者臧否吧,我闭嘴。而我想借这方寸之地谈谈的,是关于中国推理小说的一些看法。多岐为贵,不求苟同,若有说错的地方,请原谅我很傻很天真。

推理小说在中国,从未入土生根,更遑论发芽结果。一百年前就有人讲过,此种小说,亦中国所无。一百年后的今天,情况似乎并未好转。相比其他类型小说,中国推理小说犹如患上侏儒症一般,始终没有过成长。

也有人会说,金庸以一己之力扛起武侠,推理小说没有这种人物。

在中国,武侠小说不同于推理小说。从《史记·游侠列传》到唐传奇再到《水浒传》,一条文脉连绵不绝。不扯太远,就拿民国那些武侠作家来说,若没有他们,金庸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正如《三国演义》的故事不是一人写就的,金庸也是集大成者,黄药师的形象似乎脱胎于《十二金钱镖》中的弹指翁,洪七公也像极了《云海争奇记》里的丐帮长老“神乞”车卫。金庸站在众位前辈的肩上,达到了其他武侠作家不可企及的高度。

作为中国推理小说作者,我们能从前辈身上汲取怎样的养分呢?《包公案》《狄公案》,对不起,那是公案小说,和推理小说差之千里;程小青,孙了红,他们确实是开风气者,但不可否认,那个时候的创作尚在邯郸学步的阶段,连年的战乱又让侦探文学出现了大断层。在这批人之后,中国推理小说的创作可以说是无以为继。且不论有没有好的作品,就连作品都很少。

没有土壤,就播不下种子。环顾我们周围,真正的推理小说身在何处?一百年来,无论是科幻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悬疑小说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唯有推理小说,像是弃儿般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这是作者的责任,也是读者的责任。因为读者在寻找作品的时候,作品也在寻找读者。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举出不下十位作家的名字来反驳我的观点。请你细细咀嚼这些作家的作品,如米饭里夹杂着沙子,这些真的是推理小说吗?又有人会说,广义推理小说范围极广,你凭什么说没有?确实,特别是在日本,任何一本小说都可假推理之名以行。但日本人比谁都清楚,什么是正统的推理小说。别误会,我不是唯本格论者,我欣赏各种类型的推理小说,但我的心愿是让读者知道何为真正的推理小说。真正的推理小说,结尾不会用一个噩梦来糊弄读者,不会草草了事,而是有理有据,告诉你这是唯一的真相。

只可惜,这样的推理小说在国内相当稀少,正如我之前所言,这是中国推理作家的责任。说句得罪人的话,目前大多推理作家,都误把自己的写作热情当成写作天赋。写推理小说是老天赏饭,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而我们市场上有太多自以为是的人在创作所谓“推理小说”。仿佛推理小说门槛极低,抬脚就可以跨过,不需要太多构思,不讲究叙事结构,只要“恐怖”加“意外”,就是一部好的推理小说。这是误解,也正因如此,才制造出大量的垃圾作品,误导读者。有才华的作者却受到各种约束,或许是好作品不被人欣赏,心灰意冷,从而放弃了推理创作。

那为什么又是读者的责任呢?由于好作品少,所以部分读者错把中国推理的糟粕之物当标杆,评判当下中国推理的整体水平,然后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以显示自己的真知灼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推理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差,还有一些有天赋的作者(我见过不少)在继续着创作。我们不该唾面自干,一味嘲讽打击国内的创作者,应该给予他们机会,不戴有色眼镜,公正地评判一部小说的优劣,不可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推理便区别对待。

其实一部经典的推理小说,只有吸引人的故事却没有推理内核,远远不够。我只能说这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却不够资格成为经典的侦探故事。什么是好的推理小说,各花入各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就我个人来说,比较古板:诡计、逻辑、伏线,这三个元素在我看来很重要。什么意思?篇幅所限,不能尽解,总而言之,要有欣赏一部好作品的能力,也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了一定的阅读量,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读起推理小说才不会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正如饱学之士看书,《红楼梦》与《青楼梦》,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一言以蔽之,有了好的作者和读者,中国推理就有了发展的土壤。有了土壤,好的作品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发芽,生生不息。

是为后记。

时晨

2014年12月2日于上海

第一时间更新《黑曜馆事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