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得出的结论报告给潘云时,他怔了半晌,然后很少有地问我:“有把握吗?”

“当然有!”我说,“没有把握的结论我可不敢轻易说出来!”

他沉吟了良久,然后说道:“这件事暂时别说出去,我得先跟领导汇报一下。”

我点了点头。男死者杀人这个结论实在太出人意料,如果说出去,无异于一个惊雷,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而两个死者的亲属将会有怎样的反应,我们不敢想象!稍有纰漏,局面将无法收拾。因此,所有的细节必须考虑周全。

“对疑点的解释,将是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因此所有结论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潘云说,“男死者的杀人动机和死因是个关键,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可能无法让人信服!所以,只要没弄清楚这些疑问,你们的工作就还没算完!”

“明白。”我说。

我心里清楚,除了男死者的杀人动机、自身的死因,还有其他几个问题也是需要弄清楚的。比如现场出现的茶杯,我说过有它出现的道理,没解释清楚,案件的侦破就不算成功!再比如,现场出现的中药残渣,它是什么?为什么让我隐隐有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在以前的侦查工作中,男死者已经被排除了无机物中毒,那么就极有可能是有机物中毒,也说是通常所说的食物中毒!而两死者食用的东西中,除了中药,女死者跟男死者是一样的。既然她没有中毒,那么最可疑的便是那些中药了!

于是我们拿着中药残渣的照片,找到当地几个有名的老中医,让他们帮忙识别一下是什么配方,有什么异常。

那些老中医说这是在难为他们,中药的识别,必须通过眼看、口尝、鼻闻、手摸等方法,有的甚至要用火烧,就凭几张照片,尤其是被水熬过之后的照片,怎么可能断定是哪几味药!

我们之前也考虑到了这些问题,因此,为保险起见,特意多找了几个中医,多听几种意见,以综合他们的看法,得出多数偏向性结论。

最后,老中医们的意见大致相同,他们认为男死者服用的是一副补肾的方子,除了个别配方说法不一外,其他的大体一致!只是他们觉得其中一味药用得比较蹊跷,平常比较少见,叫不出名字。但可以肯定的是,除了那味药之外,其他的都没有毒性,不可能夺人生命!

这下,我们把目光盯在了那味不知名的中药上!

找到了最关键的疑点后,我和李智林去了一趟农科院,让那里的教授对那种不知名的植物进行图像复原。农科院的教授仔细地研究了一下照片后,根据根、茎、叶的特点组合成了一株漂亮的植物。

“这种属于葫蔓藤科藤本植物。”那个农科院的教授说,“也就是传说中的断肠草!学名钩吻。别看名字很浪漫,可是一种致命的吻!”

随后,在农科院里关于介绍断肠草的书籍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断肠草,学名钩吻,亦曰相思草,又名木芙蓉。含极毒的钩吻碱,误食能致命。中毒后导致心脏及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窒息症状。李太白诗曰: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今秦赵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霜草,人呼寮莎,盖相思之流也。

“看看它名称里的关键词,愁妇断肠,相思有毒!”李智林感叹道,“真是一种悲情的植物!”

往后的几天,我一直在单位的办公室里加班,没回过租住房。

为了随时查阅案卷,那些天我干脆住在了单位值班室。李智林看我不回去,也不好意思走,于是一起睡在了那里。

高原打了几次电话,问我忙完了没有,说找我有点事。我问他什么事。他说电话里说不清楚,见了面再谈。

然而我还回不去。几天以来,一直得和李智林在办公室里查阅案卷,重新整理案件的脉络。

现在,男死者的死因虽然清楚了,但案情却又陷入了另一个疑团!——既然他死于断肠草中毒,那么这种毒草来自哪里?

这种极毒的植物不可能被用做中药配方,显然是被人故意投放到药罐里的,毒杀之心昭然若揭!投毒的这个人会是谁?难道是女死者?又或者还有其他的人?

案件绕了一个弯,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不得不重新对案件进行梳理。

表面美好与实际邪恶的巨大差异,让“钩吻”两个字显得狰狞不已。这种强烈的反差,戳中了我心里某处脆弱的地方,让我总感觉有东西在那里不住地张牙舞爪,猛烈却又无法触碰,以致于让人感觉很累!这种累,表现在心理上的疲惫。比如斜靠在椅子上说话,不知不觉就能够睡着,睡着的时候就会做梦。

那几个晚上我做着同一个梦,梦见一个模糊的影子,夸张地端着一大盆汤药对我说:“相思有毒,你敢不敢喝?”

“你是谁?”我问道。

“谁是你最想念的人,我就是谁!”它说。

“那你一定是刘嫣!”我欣喜不已。

“不!我是你自己!”

“怎么可能!”

“其实你最想念的,不过是你自己!”

于是便有一种失望的痛苦弥漫开来,让我深陷其中,无法挣扎!

“不!”我喊了出来。

……

醒来后,梦里的情节已经模糊不清了,苍白的灯光映照着四面的墙壁,衬托出暗冷的颜色,与那依然很强烈的悲哀相互交融着,浓浓地笼罩着四周!

李智林有些吃惊地看着我。

“师父,要不你先回家休息一下,有什么事让我先顶着。”他关切地说。

“没事!我经常这样,习惯了!”我抱歉地笑了笑,“吓着你了吧!”

“没有。”他说,“你这段时间太累了,胡子都长了出来!”

“这说明真相快浮出水面了!”我笑着说了一句。

后面的工作,都是围绕着断肠草进行的,找到它的来源将成为破解谜团的关键。

我们从报案开始,一直到最近的家属上访,对所有的案件发展情况重新梳理了一遍。立案调查时,能收集的情况基本已经收集,没有收集的现在也没法补充了,因此我们并没有纠缠于那些信息。

最后,为了弄清家属上访的情况,了解他们所反映的事实,我们找到公安局的纪检部门。——如果有人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往往由这个部门首先接待。虽然这些情况表面看起来与案件无关,但实际上可能对案件的侦破有很大的帮助。

此案中,死者家属这个词我们听了很多次,可是两个死者的家属我们从未见过,我尤其感兴趣的是男死者的家属会是谁!——根据以前的调查情况,这个人视财如命,人情淡薄,已经没有什么亲近的人了!

纪检部门的领导对我们说,到他们那里反映情况的只是女死者一方的家属,那些人认为是女死者的丈夫作案杀的人,公安部门放纵不抓,所以一直申诉。据来访者反映,女死者与丈夫的关系一直不好,两人时常争吵,已经分居很长时间了,女死者和房东住在一起已是公开的秘密!案发前不久,女死者的丈夫还去过她店铺里捉了一次奸,跟那个男死者打了一架,双方都受了点伤。为此,女死者还不得不把店铺的门锁换掉了,生怕丈夫再去生事。

至于男死者一方,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家里人来访过!

原来如此!听到这里,我心里便有了底。

回到办公室,我们综合调查得来的信息,再次分析了案情。李智林总结了两种可能,一种是女死者投放的毒草,另一种是有第三人进入现场投放毒草。我笑着说,他的总结涵盖了所有的可能,在逻辑上是当然没有问题的,不过范围太过广泛,似乎对案件侦查没什么意义!

“女死者投毒的可能性最大!”听了我的评价,李智林把范围缩小了些,“女死者投毒在先,男死者杀人在后。当男死者发现自己中了毒,明白女死者的企图后,出于愤怒用刀杀害了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场四周门窗封闭,没有第三人进入的痕迹,也解释了男死者为什么要杀害女死者!”

“如果真如你所说那样,那可真是死无对证了!双方当事人都已死亡!”我笑着说,“可是,女死者投毒的动机是什么?男死者怎么知道女死者投毒呢?”

“你不是说过,人的思维永远超出想象,动机最难把握,因此不应该纠缠于想法,而应注重于客观物证吗?”

“你所谓的客观物证,就是指现场门窗封闭。但是,门窗封闭并不是没有第三人进入的当然依据!”我说。

“那么,师父的意思是同意第二种可能,有第三人进入过现场,实施了投毒?”

“没错,我认为是这样!”我没有再兜圈子,很肯定地回答了他,“现在要弄清的关键问题,在于是那个第三人是谁!”

“师父为什么如此肯定?”李智林很好奇,“为什么不是女死者投的毒呢?”

“按照犯罪心理学理论,凶手一般会尽量避免在与自己相关的场所里杀人,并且案发后会尽量远离现场,以洗脱嫌疑。因此,如果是本案投毒的凶手,女死者不可能让男死者命丧于自己的店铺里,除非是准备殉情,但她并没有服用断肠草,可排除这种可能。而且,女死者在男死者中毒后并没有尽快离开,以致于被杀而死于非命,更排除了她投毒的可能性!”我说道,“记得我曾经说过现场里的茶杯吗?物证是不会说谎的,有茶杯就有外人,不是两个死者在家里所能解释的。”

“有茶杯就必然有外人?”李智林有些将信将疑,“是不是有点绝对了!那不过是件常见的东西罢了!”

“虽然常见,但意义特殊!”我说,“对于我们来说,茶杯不仅仅是件物品!茶道是我们传统的待客之道,出现在案件现场里,就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如果是这样,男死者为什么要杀害女死者?”

“这就是你刚才说到的,人的想法很难猜测!有的动机,很难用常理进行解释!因此不能纠缠于此。也许只有找到了真正的凶手,才能知道为什么!”

“说实话,我被绕糊涂了!”李智林有些沮丧,“那么投放毒草的可能是谁呢?下一步该怎么做?”

“这个人的确很熟悉现场。”我开始刻画犯罪嫌疑人的特点,“因为男死者熬药的位置很隐蔽,一般人是不容易发现的!而且,在男死者的倒地位置,有断肠草的残渣,我确信那是凶手事后清理现场时掉下来的!……”

“这样说来,女死者的丈夫可真有作案嫌疑了!”没等我说完,李智林似乎有所领悟,“他曾经到过现场,熟悉那里的环境,也完全可以事后清理现场,而且如果他到了那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死者总会倒茶给他喝吧?毕竟也算是客人!——只是有些特殊!”

“不会是他!”我摇摇头,有些不忍心打击他了,“这个投毒的人,一定跟男死者很亲近。——至少之前是这样!”

李智林看来我,等待解释。

“对于喝中药补肾的事,男人是最忌讳别人知道的,除非特别亲近的人,否则是不会说出来的。当然,在了解到男死者曾经与之打过架这件事以前,女死者丈夫也是符合这些条件的,我们不能排除他有从女死者那里得知的可能。但是正如我们后来所获悉的,他们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女死者甚至把店铺的门换了锁,这就阻断了这种可能!——女死者的丈夫已无法再平静地进入现场!”

我停顿了一下,以便李智林跟上我的思路。

“综合以上条件,投毒者知道男死者熬中药的事,而且能事先预备好断肠草,从容进入现场投放到药罐里,还能事后进入现场,试图清除掉断肠草残渣,不是男死者亲近的人绝不可能做到!而死者沏茶给凶手,以客相待,又说明不是经常见面的亲近者!”

“可以够上这个条件的,似乎只有男死者的前妻了!但是以前对她调查过了,证实她没有作案时间。”李智林说道。

“怎样确定她没有作案时间的呢?”我问。

“发案当天,男死者前妻一直在自己母亲家打麻将。这个过程,在场的牌友能够证明!”

“我从来不相信别人在娱乐时对时间的判断!人们常说,快乐得忘记了时间。——当对一些感兴趣的事过分专注时,时间是过得不知不觉的!在这个时间里,即使有人长时间地离开,也不会引起注意。”

“你是说男死者的前妻可能离开过?”

“完全有这个可能!”

我们把调查情况详细向潘云进行了报告,当他听到凶手可能是男死者的前妻时,颇为意外。

“能肯定吗?”他问。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这是他第二次这样问我了!

他不好

意思地笑笑,然后解释道:“我不得不谨慎一点,稍有差错很难收场的!”

第一时间更新《法医的死亡笔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