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欧阳修 宋祁 557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附录:进新唐书表

全部章节目录
卷一·本纪第一·高祖
卷二·本纪第二·太宗
卷三·本纪第三·高宗
卷四·本纪第四·则天皇后等
卷五·本纪第五·睿宗等
卷六·本纪第六·肃宗等
卷七·本纪第七·德宗等
卷八·本纪第八·穆宗等
卷九·本纪第九·懿宗等
卷十·纪第十·昭宗等
卷十一·志第一·礼乐一
卷十二·志第二·礼乐二
卷十三·志第三·礼乐三
卷十四·志第四·礼乐四
卷十五·志第五·礼乐五
卷十六·志第六·礼乐六
卷十七·志第七·礼乐七
卷十八·志第八·礼乐八
卷十九·志第九·礼乐九
卷二十·志第十·礼乐十
卷二十一·志第十一·礼乐十一
卷二十二·志第十二·礼乐十二
卷二十三上·志第十三上·仪卫上
卷二十三下·志第十三下·仪卫下
卷二十四·志第十四·车服
卷二十五·志第十五·历一
卷二十六·志第十六·历二
卷二十七上·志第十七上·历三上
卷二十七下·志第十七下·历三下
卷二十八上·志第十八上·历四上
卷二十八下·志第十八下·历四下
卷二十九·志第十九·历五
卷三十上·志第二十上·历六上
卷三十下·志第二十下·历六下
卷三十一·志第二十一·天文一
卷三十二·志第二十二·天文二
卷三十三·志第二十三·天文三
卷三十四·志第二十四·五行一
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五行二
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五行三
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地理一
卷三十八·志第二十八·地理二
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卷四十·志第三十·地理四
卷四十一·志第三十一·地理五
卷四十二·志第三十二·地理六
卷四十三上·志第三十三上·地理七上
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
卷四十四·志第三十四·选举志上
卷四十五·志第三十五·选举志下
卷四十六·志第三十六·百官一
卷四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二
卷四十八·志第三十八·百官三
卷四十九上·志第三十九上·百官四上
卷四十九下·志第三十九下·百官四下
卷五十·志第四十·兵
卷五十一·志第四十一·食货一
卷五十二·志第四十二·食货二
卷五十三·志第四十三·食货三
卷五十四·志第四十四·食货四
卷五十五·志第四十五·食货五
卷五十六·志第四十六·刑法
卷五十七·志第四十七·艺文一
卷五十八·志第四十八·艺文二
卷五十九·志第四十九·艺文三
卷六十·志第五十·艺文四
卷六十一·表第一·宰相上
卷六十二·表第二·宰相中
卷六十三·表第三·宰相下
卷六十四·表第四·方镇一
卷六十五·表第五·方镇二
卷六十六·表第六·方镇三
卷六十七·表第七·方镇四
卷六十八·表第八·方镇五
卷六十九·表第九·方镇六
卷七十上·表第十上·宗室世系上
卷七十下·表第十下·宗室世系下
卷七十一上·表第十一上·宰相世系一上
卷七十一下·表第十一下·宰相世系一下
卷七十二上·表第十二上·宰相世系二上
卷七十二中·表第十二中·宰相世系二中
卷七十二下·表第十二下·宰相世系二下
卷七十三上·表第十三上·宰相世系三上
卷七十三下·表第十三下·宰相世系三下
卷七十四上·表第十四上·宰相世系四上
卷七十四下·表第十四下·宰相世系四下
卷七十五上·表第十五上·宰相世系五十
卷七十五下·表第十五下·宰相世系五下
卷七十六·列传第一·后妃上
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后妃下
卷七十八·列传第三·宗室
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卷八十·列传第五·太宗子
卷八十一·列传第六·三宗诸子
卷八十二·列传第七·十一宗诸子
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
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等
卷八十五·列传第十·王窦
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薛李二刘高徐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萧辅沈李梁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三·刘文静等
卷八十九·列传第十四·屈实尉迟张秦唐段
卷九十·列传第十五·二刘殷许程柴任丘
卷九十一·列传第十六·温皇甫二李姜崔
卷九十二·列传第十七·杜阚王李苑罗王
卷九十三·列传第十八·二李勣
卷九十四·列传第十九·侯张薛
卷九十五·列传第二十·高窦
卷九十六·列传第二十一·房杜
卷九十七·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三·王薛马韦
卷九十九·列传第二十四·二李戴刘崔
卷一百·列传第二十五·陈杨封裴宇文郑权阎蒋姜张
卷一百一·列传第二十六·萧瑀
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岑虞李褚姚令狐
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苏世长等
卷一百四·列传第二十九·于高张
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长孙褚韩来李上官
卷一百六·列传第三十一·杜二等
卷一百七·列传第三十二·傅吕陈
卷一百八·列传第三十三·刘裴娄
卷一百九·列传第三十四·崔杨窦宗祝王
卷一百一十·列传第三十五·诸夷蕃将
卷一百一十一·列传第三十六·郭二张三王苏薛程唐
卷一百一十二·列传第三十七·王韩苏薛王柳冯蒋
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三十八·唐临等
卷一百一十四·列传第三十九·崔徐苏豆卢
卷一百一十五·列传第四十·狄郝朱
卷一百一十六·列传第四十一·二玮等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四十二·裴刘魏李吉
卷一百一十八·列传第四十三·张韦韩宋辛二李裴
卷一百一十九·列传第四十四·武李贾白
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五王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四十六·刘钟崔二王
卷一百二十二·列传第四十七·魏韦郭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四十八·李萧卢韦赵和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姚宋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五十·苏张
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五十一·魏知古等
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五十二·张源裴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五十三·苏尹毕李郑王许潘倪席齐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五十四·裴崔卢李王严
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五十五·裴阳宋杨崔李解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五十六·宗室宰相
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五十七·刘吴韦蒋柳沈
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五十八·二郭两王张牛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五十九·宇文韦杨王
卷一百三十五·列传第六十·哥舒高封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六十一·李光弼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六十二·郭子仪
卷一百三十八·列传第六十三·二李马路
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六十四·房张李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六十五·崔苗二裴吕
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六十六·崔邓魏卫李韩卢高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六十七·李杨崔柳韦路
卷一百四十三·列传第六十八·高元李韦薛崔戴王徐郗辛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六十九·来田侯崔严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七十·元王黎杨严窦
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七十一·二李
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七十二·三王鲁辛冯三李曲二卢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十三·令狐张康李刘田王牛史
卷一百四十九·列传第七十四·刘第五班王李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七十五·李常赵崔齐卢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七十六·关董袁赵窦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七十七·张姜武李宋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七十八·段颜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七十九·李晟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八十·马浑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八十一·杨戴阳二李韩杜邢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八十二·陆贽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八十三·韦张严韩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八十四·鲍李萧薛樊王吴郑陆卢柳崔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八十五·徐吕孟刘杨潘崔韦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八十六·张赵李郑徐王冯庾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八十七·姚独孤顾韦段吕许薛李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杨马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八十九·归奚三崔卢二薛卫胡丁二王殷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九十·三郑高权崔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九十一·贾杜令狐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九十二·白裴崔韦二李皇甫王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九十三·韦王陆刘柳程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九十四·杜裴李韦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九十五·二高伊朱二刘范二王孟赵李任张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九十六·李乌王杨曹高刘石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九十七·于王二杜范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九十八·裴度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九十九·二李元牛杨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窦刘二张杨熊柏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一·韩愈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一百二·钱崔二韦二高冯三李卢封郑敬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刘蕡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四·李郑二王贾舒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五·李德裕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六·陈夷行等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七·李固言等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八·毕崔刘陆郑朱韩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九·马杨路卢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郑二王韦张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一·周王邓陈齐赵二杨顾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二·二王诸葛李孟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三·杨时朱孙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一百一十四·高赵田朱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五·三刘成杜钟张王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忠义上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忠义中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八·忠义下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卓行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孝友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一·隐逸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循吏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儒学上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儒学中
卷二百·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儒学下
卷二百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文艺上
卷二百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文艺中
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文艺下
卷二百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九·方技
卷二百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列女
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外戚
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宦者上
卷二百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宦者下
卷二百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酷吏
卷二百一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藩镇魏博
卷二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六·藩镇镇冀
卷二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七·藩镇卢龙
卷二百一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八·藩镇淄青横海
卷二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九·藩镇宣武彰义泽潞
卷二百一十五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上·突厥上
卷二百一十五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下·突厥下
卷二百一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
卷二百一十六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
卷二百一十七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回鹘上
卷二百一十七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回鹘下
卷二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沙陀
卷二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北狄
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五·东夷
卷二百二十一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
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
卷二百二十二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上·南蛮上
卷二百二十二中·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南蛮中
卷二百二十二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
卷二百二十三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奸臣上
卷二百二十三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下·奸臣下
卷二百二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叛臣上
卷二百二十四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下·叛臣下
卷二百二十五上·列传第一百五十上·逆臣上
卷二百二十五中·列传第一百五十中·逆臣中
卷二百二十五下·列传第一百五十下·逆臣下
附录:进新唐书表
作品导读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宋祁(998~1062)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子京。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生于宋真宗咸平元年,天圣初(1023)与兄宋庠同举进士,当时称为“二宋”。起家为复州军事推官。累迁同知礼仪院、尚书工部员外郎,知制诰。又改龙图学士、史馆修撰。修《新唐书》,为列传150卷。累迁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旋出知毫州。自是十余年间,出入内外,常以史稿自随。唐书成,迁左丞,进工部尚书。逾月,拜翰林学士承旨。复为群牧师。卒,谥景文。祁著有文集一百卷,大乐图二卷,均《宋史本传》及益部方物略、笔记等,并行于世。

内容简介

《新唐书(套装共20册)》的编撰,约开始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一〇四四年),到嘉佑五年(公元一〇六〇年)完成,前后历时约十七年,参加编撰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人。《新唐书(套装共20册)》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共二百二十五卷。完成后,由欧阳修、宋祁分别署名。

短评

北宋初年,宋仁宗认为后晋刘昫等人编撰的旧《唐书》浅陋,下诏重修。修史工作历经十余年,在宋祁和欧阳修先后主持下完成。是书修成后,欧阳修为曾公亮作《进新修唐书表》,称新史则能“发挥幽昧,补缉阙亡,黜正伪谬,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代之传。”

《新唐书》完成于宋初承平之时,得以广泛搜罗史料,从容增擿,修史条件自然远胜于乱世中以四年时间仓促修成的旧史。宋祁等人皆卓有文名,欧阳修更是文章大家,史官们自认新史在体例文采上胜于“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同上)的旧史,但《新唐书》的一大弊病,就在于追求“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同上)。

不妨比较《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关于同一史实的记载。安史乱中,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打算让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李泌劝谏,认为广平王李俶才是帝位继承人,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兄弟纷争。李泌介入帝王父子兄弟之间,所言者为人臣难言之事,若不斟酌措辞,不但所谏不从,只怕还会惹祸上身。《新唐书》卷139李泌本传中的记载如此:

始,军中谋帅,皆属建宁王,泌密白帝曰:“建宁王诚贤,然广平冢嗣,有君人量,岂使为吴太伯乎?”帝曰:“广平为太子,何假元帅?”泌曰:“使元帅有功,陛下不以为储副,得耶?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今元帅乃抚军也。”帝从之。

此事旧《唐书》无载,《资治通鉴》卷218则作:

(建宁王倓,性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兵众寡弱,屡逢寇盗。倓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上或过时求食,倓悲泣不自胜,军中皆属目向之)上欲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上乃以广平王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皆以属焉。倓闻之,谢泌曰:“此固倓之心也!”)

《资治通鉴》交待了肃宗欲以建宁王为元帅的前因和建宁王感谢李泌的后果,即使不算上这两处,《新唐书》所载肃宗与李泌交谈,去除标点共83字,而《资治通鉴》用了115字,新唐书自然更“简约”,但李泌的话磕磕巴巴,表意不清,“使元帅有功,陛下不以为储副,得耶”说得又太赤裸裸,仿佛建宁逼宫已成事实。即使纯以文字论,也是坏文字。而资治通鉴的记载来龙去脉了然,前后衔接畅达,李泌的话剖析利害,一言中地,且以太宗、玄宗储贰之争为例,自然让肃宗打一激灵,迅速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语气却更为婉得体。这才是聪明人李泌的作风。

再来看另一处记述。收复长安后,肃宗遣中使入蜀,要把“太上皇”接回来。肃宗实际上是乘危窃位,两京既平,不迎回父亲,难给天下一个交待,把玄宗放在蜀中也难免启人觊觎;可迎回玄宗这位统治唐王朝近五十载的盛世君主,父子之间的嫌猜又如何消除?

旧《唐书》只记载了玄宗入京的情形:

十二月丙午,上皇至自蜀,上至望贤宫奉迎。上皇御宫南楼,上望楼辟易,下马趋进楼前,再拜蹈舞称庆。上皇下楼,上匍匐捧上皇足,涕泗呜咽,不能自胜。遂扶侍上皇御殿,亲自进食;自御马以进,上皇上马,又躬揽辔而行,止之后退。上皇曰:“吾享国长久,吾不知贵,见吾子为天子,吾知贵矣。”上乘马前导,自开远门至丹凤门,旗帜烛天,彩棚夹道。士庶舞忭路侧,皆曰:“不图今日再见二圣!”百僚班于含元殿庭,上皇御殿,左相苗晋卿率百辟称贺,人人无不感咽。礼毕,上皇诣长乐殿谒九庙神主,即日幸兴庆宫。上请归东宫,上皇遣高力士再三尉譬而止。(旧《唐书》卷10肃宗本纪)

《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李泌居中调停的经过:

上以骏马召李泌于长安,既至,上曰:“朕已表请上皇东归,朕当还东宫复修臣子之职。”泌曰:“表可追乎?”上曰:“已远矣。”泌曰:“上皇不来矣。”上惊,问故。泌曰:“理势自然。”上曰:“为之奈何?”泌曰:“今请更为群臣贺表,言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之意,则可矣。”上即使泌草表。上读之,泣曰:“朕始以至诚愿归万机。今闻先生之言,乃寤其失。”立命中使奉表入蜀,因就泌饮酒,同榻而寝。(《资治通鉴》卷220)

十二月丙午,上皇至咸阳,上备法驾迎于望贤宫。上皇在宫南楼,上释黄袍,着紫袍,望楼下马,趋进,拜舞于楼下。上皇降楼,抚上而泣。上捧上皇足,呜咽不自胜。上皇索黄袍,自为上著之,上伏地顿首固辞。上皇曰:“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馀齿,汝之孝也!”上不得已,受之。父老在仗外,欢呼且拜。上令开仗,纵千馀人入谒上皇,曰:“臣等今日复睹二圣相见,死无恨矣!”上皇不肯居正殿,曰:“此天子之位也。”上固请,自扶上皇登殿。尚食进食,上品尝而荐之。丁未,将发行宫,上亲为上皇习马而进之。上皇上马,上亲执鞚。行数步,上皇止之。上乘马前引,不敢当驰道。上皇谓左右曰:“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左右皆呼万岁。上皇自开远门入大明宫,御含元殿,慰抚百官;乃诣长东殿谢九庙主,恸哭久之;即日,幸兴庆宫,遂居之。上累表请避位还东宫,上皇不许。(同前)

新唐书将玄宗这句话并入李泌本传,化为一事:

二京平,帝奉迎上皇,自请归东宫以遂子道。泌曰:“上皇不来矣。人臣尚七十而传,况欲劳上皇以天下事乎。”帝曰:“奈何?”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上皇得初奏,答曰:“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帝甚忧。及再奏至,喜曰:“吾方得为天子父!”遂下诰戒行。(《新唐书》卷139李泌本传)

比较起来,最繁复的是《资治通鉴》,但最活灵活现最意味深长的也是《资治通鉴》,玄宗入城时肃宗不敢著黄袍、居正殿,而玄宗坚持让权,自居兴庆宫,一派父慈子孝。可是千万别忘了,手足相残,父子相忌的好戏码,一再在李唐王室上演,玄宗更是冷血寡情之人。如果说李世民弑兄诛弟手段残忍,至少虎毒不食儿,而李隆基听信谗言,一日之内诛杀太子英、光王瑶、越王琚三个亲生孩子,逃亡路上杀杨妃平息哗变,何尝半分迟疑手软?肃宗当年在东宫时,日子也相当不好过。此时儿子掌了大权,可老子影响力还在;老子知道儿子还政不是真心,自然防着回去被算计。李泌捅破窗户纸,替双方定了一个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界限,才让老子儿子都安了心,这才是奥妙所在。

再次看这三句话

上皇曰:“吾享国长久,吾不知贵,见吾子为天子,吾知贵矣。”——旧唐书

上皇谓左右曰:“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左右皆呼万岁。——资治通鉴

及再奏至,喜曰:“吾方得为天子父!”——新唐书

最“简约”的仍然是《新唐书》。然玄宗说的这句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告诉大家自己对“太上皇”的虚位满意得很。旧《唐书》的版本,不过不失,《资治通鉴》的版本,从肃宗的角度转为自己的角度,强调“天子父”身份,自然最为耐人咀嚼。“左右皆呼万岁”这一“闲笔”也不能少。如果照《新唐书》的版本,真个父慈子孝起来:肃宗是真心想交还权位,玄宗不肯接受是年纪大了要享受退休生活。那个“喜”字落得尤其荒谬,仿佛他真为“太上皇”的身份欢欣雀跃呢。

此一例,不过是恒河沙中的一粒。洪迈在《容斋随笔》摘引了《进新修唐书表》的话后,批评道:“夫文贵於达而已,繁与省各有当也。”盲目追求简约与辞采,付出的代价首先损害史书的客观性与完整性,反过来也损害了文采。当然《新唐书》传部分多为宋祁完成,责任首先在他,但欧阳修没有完成最后整合,只怕也难辞其咎。在他主持的新《五代史》编撰时,这个问题更为严重,人为造成了史料的严重缺失。新《唐书》与新《五代史》完成后,旧史渐废,幸而后人从故纸堆里辑录出了旧《五代史》内容,否则很多宝贵史料将不见天日。以文采而妨碍史识,实在让人遗憾。

相关阅读

大明王朝1566

刘和平

楚汉传奇

王培公 王亮

星辰变

我吃西红柿

步步惊心

桐华

白鹿原

陈忠实

侠客行

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