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军制,到新政时,已经变了几次。八旗姑且不论,绿营兵制,是承袭明朝中叶以后的镇守体制。一省长官为提督,其次为各镇总兵,总兵以下为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隶属于总督、巡抚以及提督、总兵的部队,编制为标,标下为协,由副将统帅,其余由参将到守备,统辖的部队均为营。营之下为讯,由千总、把总统领。这种体制,官衔等级虽然分明,但每个标、每个营之间,不仅强弱不等,兵力多寡差距也很大。加上打仗的时候,各个营分别组合,另派大员统率,兵与兵,兵与将之间,两两不相知。上了战场,唬人可以,真打就有麻烦。说是派上一个营,多的时候近千人,少的时候百人不到,叫指挥官可怎么算兵力多寡?

太平天国闹将起来之后,湘淮军基本上顶替了八旗和绿营,湘淮军的体制是勇营制度,基本单位为营,每营四百多人,营下分为四哨,每哨百多人,哨下分八队,每队十多人。但统领者的官衔,依然如同绿营,无非提、总、副、参、游、都、守。只是由于仗打得多,官升得快,一个队的头,绝不是千总、把总,而可能是总兵、提督。不过,据研究者的研究,说是湘淮军的兵制,比起对手太平军模仿周礼的军制,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结构,还是要好些。因为同样采用洋枪洋炮,湘淮军的体制比较接近西方营连排班的结构,只是在连和班之间没有排。这样的排列结构,比较合适使用现代火器。的确如此,别的不讲,太平军每个小单位都有自己的旗帜,打起仗来,打旗的太多,有时感觉呼啦拉一片旗云,这样一来,吓唬人挺合适,但真打,放枪格斗的人自然少了。

到了湘淮军也不中用的时候,清朝新政,新建陆军的兵制,又为之一变,彻底西化,具体地说是普鲁士化。军、镇(师)、协(旅)、标(团)、营、队、排、棚(班),军长叫军统,师长叫镇统,旅长叫协统,团长叫标统,营长叫管带,连长叫队官,排长就叫排长,班长叫棚头。但是军官的军衔,却还没来得及实行西式的,依旧按绿营的阶梯排。这样的军制,虽说西化,但在名称上还有点中国特色的尾巴。这个尾巴,要在辛亥革命之后,进入民国才彻底切掉。不仅各级长官的称谓,连西方军衔也采用了。

不过,在清朝新军和民国军队之间,还有一种新军改进版的军制设计,这就是1907年光复会起义组织的光复军。这个军制,是革命党的女英雄秋瑾设计的。光复军分为三路,北路、中路和南路,北路设三个师团,中路四个师团,南路两个师团。另一说是光复军分为八军,用“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个字为标志,分为光字军,复字军,汉字军……每军首领为大将、副将,然后是行军参谋和行军副参谋。每军下设左、中、右三军,军下设三佐,左佐、中佐、右佐,佐下有尉,左尉、中尉、右尉。但不知师团和军是什么关系,在清朝官吏查获秋瑾的文件中,似乎没有说明。革命党人陈去病写的秋瑾传中,干脆就没有师团的说法。也许,三路师团的设计,是为起事成功扩军以后设计的。

光复军不仅有军制、军衔,连服装都设计好了。军装是白色包头,对襟黑色军服,有肩章,还有胸带,自大将到佐尉,均挂胸带,一如西洋军人悬挂勋章之斜胸带。胸带的颜色代表军衔,黄色最贵,次白色,再次红色,最次浅蓝。跟后来用星和杠来区分,意思差不多。

秋瑾不愧是鉴湖女侠,一个女流,留学日本,不仅时常挎着倭刀,把玩手枪,也一直在留心军事。被捕就义前的所谓“口供”,尽管是书吏所录,依然显示出她大无畏的气概,根本不屑于跟审讯官员谈革命党的事,从容赴死,毫无惧色。要论气魄,革命党人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比。她所设计的军制,其实真的比清朝的新建陆军要高明。三三制的结构,直到民国国民党黄埔建军才采用,比北洋(袭承新军)的二二进制要更灵活,更适于作战。这样的军制,有日本的影子,也有一点中国的痕迹,最重要的是,把日本的军衔也引进来了,有将、佐、尉。不像当时的新军,明明是旅长了,还要挂个提督的衔,就像当时军人的老照片,身着西洋军服,腰挎军刀,头上面还扣一个顶戴。据说日本军队的参谋,不像我们后来理解的瞎参谋烂干事,能量特大,权力特大,所以,秋瑾在光复军里也有参谋一职,就排在大将副将之下。

可惜,设计的如此漂亮的军制,却只能用在一群乌合之众身上。秋瑾赖以成事的人,只有会党。浙江各地的会党,草莽中人,散漫惯了,不大可能按照这个编制组合起来,就是给他们带上军衔,挂上胸带,也一样乱七八糟。一听说要起事,没有命令,自己就先干起来,光复会筹划多年的起义,其实就是被这些草莽之辈的擅自行动给毁了,秋瑾精心设计的军衔,也没派上用场。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组织北伐军,所用的军衔,大体是跟秋瑾的设计相似,女侠的心血总算没有完全白费。

第一时间更新《辛亥:摇晃的中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