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1,齐桓公向诸侯广发请帖,让他们当年夏天到葵丘(第一十七章中出现过一次,不过此处的葵丘据考证应该在河南省兰考县东)来开会,目的是拥戴天子,重申国际和平。

诸侯列国都欣然表示愿意赴会,甚至请帖没有发到的国家,都想慕名前来。齐桓公对于自己一呼百应的影响力,非常满意。不过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齐桓公近忧没有,远虑倒是不可不琢磨,那就是自己的继承人问题。

齐桓公对管仲说:“仲父,我年纪不小了,也该琢磨继承人的问题了。我有六个儿子,可是没有一个算是嫡出的,你说我该立谁为继承人呢?”管仲心想,这还不是因为你太好色了,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弄得连一个固定的正室夫人都没有,哪能有嫡子呢?管仲说:“既然国君您没有嫡子,那您更中意哪个儿子呢?”齐桓公想了想,说:“要是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那就应该立无亏,无亏年龄最大;可是这几个儿子当中,却数昭最有能力。所以我想立昭为储君,仲父您觉得怎么样?”管仲知道,公子无亏平时和齐桓公的宠臣易牙、竖貂等人混在一起,狼狈为奸。要是让他当上国君,那齐国将来一定是小人当道,好不了。所以管仲说:“既然国君都认为公子昭更有能力,那就不妨立他为储君。反正国君没有嫡子,您就把公子昭当成嫡子,这也不算是违背周礼。”齐桓公点点头,可是又不放心,说:“无亏已经有了自己的党羽,要是他不服气,和昭争夺起来,可怎么办呢?”

管仲说:“您想,周天子的王位是依靠您来安定的。咱们举一反三,如果我们也从诸侯当中选择一个最为贤能的,把公子昭托付给他,不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齐桓公眼睛一亮,说:“好主意,马上葵丘大会就要召开了,咱们就在到会的诸侯当中寻找一个贤能的吧。”

管仲点头同意。

葵丘大会按照预定计划召开了,这次不仅中原的主要诸侯都来了,而且周襄王也派出了周公宰孔作为代表来赴会,这就使得这次大会的规格又上升了一级。

会上,周公宰孔代替天子表彰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功绩,赐给齐桓公胙肉,以及代表了征伐特权的弓箭和装修豪华的车子。胙肉是天子祭祀祖先用的肉,祭祀完毕之后,胙肉就被分给天子的同姓诸侯。现在胙肉被赐给齐桓公,这是天子对于齐桓公的一种特殊的荣宠。

天子有赐,齐桓公当然要毕恭毕敬地接受。他离开座位,到了会盟台的台阶下面,就要下跪。这时候,宰孔又宣读了天子的旨意:“舅舅(因姬姓的周王室经常与姜姓通婚,所以姜姓的齐国被称为周王室的甥舅之国)年纪已大,而且劳苦功高,所以加赐一级爵位,不必下拜了。”

齐桓公就要站着接受赏赐,管仲赶紧把他拦住,说:“天子可以和您客气,您却不能表现出不尊敬。”于是齐桓公依然下跪行礼,说:“天子的威严无处不在,我小白怎敢因为天子的命令,而违背礼节、令天子蒙羞呢?”然后才接受了赏赐。

紧接着,就是诸侯们歃血盟誓,宣布盟约:凡是参加会盟的诸侯,不准把水灾引向别国;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等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维护周礼传统。

葵丘大会盛况空前,齐桓公非常满意,飘飘然有自得之色。在一天晚宴过后,他问周公宰孔:“我听说夏商周三代都有封禅的典礼,您可否为我详细讲解一下?”

宰孔说:“封禅是指天子到泰山去祭拜天地,三代因为受天命眷顾而兴盛,所以天子要去祭拜天地,感谢老天的保佑。这是一种盛大的仪式。”

齐桓公说:“夏商周三代天子的统治区域,都离泰山很远,他们都能来泰山封禅。现在泰山就在寡人境内,我也想祭祀泰山,您觉得怎么样?”

宰孔一听吓了一大跳,古代封禅泰山的,都是天子,而且还得是德行很好的天子。齐桓公也想玩封禅,这不是找事吗?可是齐桓公势力太大,宰孔也不敢说什么,只好嘟嘟囔囔地说:“您要想去,谁能拦着您呢?”

宴会散了以后,管仲去找齐桓公问:“听说您要到泰山封禅?”

齐桓公说:“是啊。我听说三代强盛的时候,都要到泰山封禅。我自继位以来,北伐戎狄,南驱强楚,安定王室,召开了九次诸侯会盟,令天下诸侯和睦如一家,这都是不世之功,所以我想,我也可以去泰山封禅了吧?”

管仲知道,这个时候的齐桓公已经志得意满,再和他讲什么礼法,他也听不进去了。所以管仲就换了一个角度,劝齐桓公:“国君您想到泰山封禅也可以,不过按照古礼,封禅泰山,需要有四面八方的一些新奇的东西才行。比如三个穗的谷子啊、几千年的灵龟啊、比翼鸟啊、麒麟啊什么的。现在这些东西咱们都没有,就这样封禅泰山,恐怕天下有识之士会嘲笑咱们的。”

齐桓公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封禅泰山的打算。

葵丘大会顺利结束,周公宰孔就动身回洛邑。在路上,正好遇上了从北方风尘仆仆赶过来开会的晋国国君晋献公。

宰孔对晋献公说:“葵丘大会已经结束了,君侯您这次没赶上。”

晋献公很懊悔地说:“唉!我们国家离中原太远,家里又有一大摊子事,所以来晚了。怎么我就这么没有缘分,看不到中原霸主的盛况呢?”

连晋国这么遥远的北方诸侯,都慕齐桓公之名赶来赴会,这让宰孔再一次认识到了齐桓公的影响力之大。再想想齐桓公意欲封禅泰山,这让宰孔十分不爽。于是,宰孔就想给齐桓公拆拆台。

宰孔对晋献公说:“您也别遗憾了,这个会盟不用去参加。齐侯自以为功劳盖世,已经骄傲起来了。他不修德行,而喜欢到处远征。在北边,他讨伐山戎;在南边,他远征楚国;在西边,则举行了这次葵丘会盟。在东边有什么动作,还不好说,不过他肯定不会再向西边进攻了。所以您就是不来赴会,他也不会去打您的。您还是管好您自家的事,别闹乱子吧。”晋献公听了宰孔的话,就驾车回国了。

笔者每次读史至此,都会感慨,难怪周王室最后落得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步,这实在赖不得别人,都是他们自己造下的孽。宰孔还算是王室里面的明白人,居然就能干出背后给齐桓公拆台的事,他难道没想过,这些年如果没有齐桓公,哪个诸侯愿意答理他们这个倒霉的王室?

齐桓公的确是经常东征西讨,其目的也确实是争霸天下,可是说到底,齐桓公北伐山戎,是为了救燕、邢、卫等国,南征楚则是因为楚国侵犯中原、不来王室朝贡。在这当中,齐桓公自己,又能得到多少实质性的利益呢?得利最多的,除了那些被救援的诸侯,就数周天子了。想想当年,周僖王即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哪个诸侯愿意答理天子。可如今,连南方的强楚,都恢复了向王室朝贡,这是谁的功劳?

反过来说,周王室又是怎么对待齐桓公的呢?先是周惠王因为立太子的事,撺掇郑国背齐投楚,给齐桓公拆台。这次,又是周王室的宰孔,因为齐桓公想封禅泰山(而且根本没有成行),就再次给齐桓公拆台。这样下去,谁还肯为王室卖命?

所以说,周王室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行为,实在是很不地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样才能广泛争取天下诸侯,比如齐桓公。人敬我一丈,我偏偏还想要求两丈,那就等着倒霉吧。周王室就走了这样一条路,直到最后把自己的威信全都丢光为止。齐桓公再有错,好歹也维护了中原几十年的稳定,在诸侯眼中,总好过念完经打和尚、吃饱了骂厨子的周王室。

想来即使晋献公,对于宰孔所代表的周王室这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行径,也不怎么看得上眼。不过倒是有一句话让宰孔说着了:晋国国内,确实是危机四伏,要闹乱子了。至于晋国发生了什么事,本书后面会讲到。

返回来再说齐桓公。我们前面说了,葵丘之会,齐桓公还有一个私人目的,就是在诸侯之中寻找一个靠得住的,好把公子昭托付给他。

看来看去,齐桓公觉得新即位的宋国国君兹父很是贤能,就打算找他来托付身后之事。

兹父是宋桓公御说的嫡长子,宋桓公在去年(公元前652年)底病死。由于今年召开葵丘会盟,所以兹父还没有正式即位当国君呢,就赶过来赴会了。

这个兹父的贤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在宋桓公病重的时候,把兹父召来,要让他继承国君之位。兹父跪拜下来,再三请求说:“我的庶兄(同父异母的哥哥)目夷,比我年长,而且很有才能。请您还是让目夷来当国君吧。”

目夷是宋桓公侧室生的孩子,不是嫡子,所以虽然年长,却不能当太子。宋桓公一看兹父愿意把国君之位让给目夷,就把目夷叫过来,和他说:“兹父认为你很贤能,想让我把国君之位传给你。你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要把国家治理好啊。”

目夷诚惶诚恐地说:“兹父能够放弃那样大的诱惑,把这个国君的位子让给我,您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贤能呢?还是请您立兹父为国君吧,这样也更符合周礼的规定啊。”

宋桓公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都这么懂事,也觉得挺高兴。他对目夷说:“你们兄弟两个都知道谦让,我很欣慰。那我就按照周礼,立兹父为国君了。你以后要好好辅佐兹父,把咱们宋国建设好。”目夷点头称是。

就这样,宋桓公带着对自己国家未来的无限憧憬,找商朝的先王们报到去了。他一定觉得,我有两个这么知道礼让的孩子,那我们宋国的未来,会是多么美好啊!

于是兹父就继位当了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人--宋襄公。

齐桓公听说了宋襄公的事迹之后,也是大为感动。和管仲一商量,兹父居然能把国家让给自己的兄弟,这可是当代的稀有动物。看来,把公子昭托付给他,还是可以放心的。

于是齐桓公就私下里找到宋襄公,握住他的手,说:“寡人听闻宋公的贤名,想向您托付身后之事。寡人已立公子昭为太子,等寡人百年之后,太子昭即位,恐怕寡人的国家会闹乱子。到时候,就请宋公您帮助太子昭来安定社稷吧。”

宋襄公也是极其崇拜齐桓公的,现在自己的偶像竟然向自己托付身后事,这怎能不令宋襄公心潮澎湃呢?他一边向齐桓公自谦,声明自己德行不足,恐怕难担此重任。另一方面,他又表示,既然霸主有所托付,那自己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昭。

齐桓公对于宋襄公的态度很满意,感到自己是托对了人。不过,齐桓公肯定想不到,就是他的这一番托付,使得宋襄公动了当齐桓公继承人的念头,而这个念头,又最终害了宋襄公。

此为后话,表过不提。齐桓公的霸业,在葵丘会盟上达到了顶峰。但是,达到顶峰的同时,也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以后,齐桓公开始进入他事业的暮年。

虽说如此,可是霸主的威名毕竟还在。诸侯谁家出了点事情,还是要找齐桓公来解决的。那个打算参加葵丘会盟却没有赶上的晋献公,家里就出事了。晋国闹乱子了,虽然路途遥远,可是齐桓公作为霸主,是不能不管的。晋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一时间更新《笑看春秋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