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救邢存卫,算是把北边的狄给“攘”走了。可是南方的夷,也就是荆楚,一点也没被齐桓公的攘夷义举吓倒,还是无比坚决地向北方扩展自己的势力。

自打齐桓公当上中原霸主之后,中原的诸侯国都依附齐国。诸侯们感觉自己有了主心骨,所以面对楚国的威逼,也硬气了不少。

此时楚国的当家人是楚成王。临近楚国的那些中原小国们,原本对楚国毕恭毕敬的。可是这几年,形势突然起了变化。楚成王明显感觉到那些中原南部的小国,对待自己的态度变了。细一打听,原来是这些小国有了靠山,东方大国齐国,现在是中原霸主,罩着这些小国呢。

楚成王很不开心。齐桓公这个霸主,还不被他放在眼里。你想,楚国连周天子都不当回事,敢自己称王,和天子平起平坐,还会怕了一个诸侯吗(当然,以后楚国会认识到,这个诸侯可比天子牛气多了)?楚成王是觉得,你在中原当你的霸主,我管不着。我要扩展我的势力范围,你也别管我。咱们这叫井水不犯河水,反正我也没打到你齐国的边境呢。

但是齐桓公这个霸主,不是摆摆样子的。北方的燕、卫、邢三国,被戎狄侵扰,齐桓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全力营救,这在诸侯之中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既然北边诸侯遭难你要管,那南边你能不管吗?

这样,夹在中原与楚国之间的小国,纷纷背弃楚国,投向齐桓公的怀抱。这当中,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郑国。

郑国早就不是郑庄公时代那个强国了,而当年郑桓公对于郑国地理位置的担忧,却越来越成为现实(参见第二章)。楚国在占据了汉水流域之后,继续北上,首当其冲的倒霉蛋就是郑国。郑国开始的时候对楚国也不服气,楚国让郑国服气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打。当郑国被打得无力招架的时候,也只好向楚国表示服从,从此成为楚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但是,对于楚国这样的蛮夷,郑国毕竟是口服心不服。在齐桓公崛起之后,郑国很快就投入齐国的怀抱之中,坚决与蛮夷楚国划清界限。这下,楚成王不干了。

公元前659年秋天,齐桓公刚刚帮助邢、卫两国赶跑了北狄,正在帮助邢国重建呢,楚成王发兵向郑国进攻。理由就是,郑国背弃楚国,向齐国输诚,楚国对此给予惩罚性的军事打击。

郑文公一脑袋晦气,没想到邢、卫两国的灾祸又轮到自己头上了。他除了向齐桓公求救,也没有别的办法。

其事齐桓公和管仲早就意识到楚国对中原威胁很大,所以都有所防备。只是楚国北上势头如此迅猛,也确实让他们吃惊。

是到了遏制楚国北上势头的时候了。

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救援被楚国欺负的郑国。

齐桓公还是用自己惯用的集结诸侯、组织联军的办法,来吓唬楚国。应该说,齐桓公这些年为诸侯东奔西走,没少受累,诸侯们还是很拥护他的。所以一说要组织联军,各国也都纷纷响应。

齐桓公考虑到就近原则,就把鲁国、宋国和邾国的国君先叫来了。四国军队到了柽地,郑文公也来到这里和诸侯们会面,大家一起商量怎么击退楚国的侵略。

那么,到底诸侯联军和楚国打仗了没有,史书没有记载。但是我们从史书中能看到,郑国的危机暂时解除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楚国被齐桓公给吓回去了,毕竟中原霸主的名号不是白给的。

楚国这一次出兵中原,也只是试探性的进攻,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楚成王本来还不太看得上中原那帮诸侯,所以对于在中原折腾得风风火火的齐桓公,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真交了手,过了招,楚成王明白了:霸主是货真价实的,比那个有名无实的天子牛多了。看来还是不要过早招惹齐桓公为好。楚国撤走了就算完了?哪有那么便宜。老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楚国能打过来,齐桓公就能打过去。

公元前658年,齐桓公和宋桓公带着两国军队,向南进发,兵锋直指汉水流域,做出了追赶楚国的架势。汉水流域那些原本被楚国收服的小国,都被吓得够戗。

江国和黄国,就是汉水流域的两个小国。前文已经讲过,这两个小国是被楚武王熊通收服的,作为楚国的势力范围,已经有40多年了。

本来死心塌地跟着楚国的江、黄二国,到这个时候也被齐桓公的兵威吓倒了。在齐国(当然还有宋国)军队的刺刀胁迫之下,这一年的秋天,江、黄两国国君来到贯地(属于宋国,在今山东省曹县南),和齐、宋两国签署和平协议。那意思是说,小弟我服了,从此跟着齐侯混,楚国算什么呀?跟霸主您比起来,它算哪根葱?

这对于楚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向来都是楚国不断地把周边小国收为小兄弟,还从来没有别人来挖楚国的墙角呢。这两个小兄弟也是见风倒的货色,你依附齐国,以为楚国不敢打你吗?

楚成王一直认为自己挺牛的,连周天子都不放在眼里。你看,我们楚国敢称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你们中原的诸侯谁敢?可是偏偏中原出了个齐桓公,比楚国还牛。楚成王能服气吗?

你挖我的墙角,我就欺负你的盟国。这一年冬天,盛怒之下的楚成王,又派兵进攻郑国,向齐桓公示威。这次楚国来势汹汹,和郑国打了一仗,把郑国一个叫聃伯的大夫给俘虏了。可能是因为齐国的救援及时赶到,所以楚国并没有做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齐桓公的回应是,公元前657年秋,在阳谷(今山东省阳谷县北)再一次召集诸侯会盟,商讨伐楚的计划。这回,新归附的江、黄两国的国君,也来参加。这两个国君把诸侯大会当成了忆苦会,声泪俱下地控诉楚国的蛮横霸道,汉水流域的小国都被楚国欺负得如何如何悲惨。然后,坚决支持霸主讨伐楚国。

凡是背叛一个强权、依附另一个强权的小国,一般都对打击原来的主子最为积极。它不可能不积极,要是原主子反应过来,第一个遭殃的肯定是这些背叛者。楚成王是铁了心要和齐桓公掰掰手腕了。公元前657年冬天,齐国组织的阳谷大会刚刚胜利闭幕,楚成王伐郑的大军就打过来了。楚国军队年年都来骚扰郑国,把郑文公给烦得,都快神经衰弱了。年年备战备荒,日子还过不过了?这得熬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郑文公想,干脆,向楚国求和吧。大不了我们送点钱过去,买个一方平安,只要楚国别再来骚扰我,做小弟我也认了。

郑文公这一动摇,大夫孔叔(不知道这个人和孔子有什么亲缘关系)赶紧劝住。孔叔是明白人,他说:“每次楚国入侵,齐国都来帮着我们打仗,这是有恩于我们。要是我们和楚国媾和了,那就太不够意思了。我看齐侯也不能容忍楚国继续侵犯中原,伐楚之战,已经在筹划中了。咱们就再忍耐几天,总有楚国人哭的时候。”

郑文公权衡一下利害关系,终于决定坚持下去,和楚国死扛到底。

齐楚两国斗了这几轮之后,掰手腕的结果已经很明了:楚国虽然一直在进攻中原,但是首当其冲的郑国,在齐桓公的支援之下,最终顶住了楚国的压力;反之,楚国的小兄弟江、黄两国,却投靠了齐桓公,楚国亏大了。

这样一个结果也多少反映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团结起中原诸侯、正如日中天的齐桓公,比起被中原视为蛮夷的楚国,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明确自己占据了战略优势之后,齐桓公的下一步安排,就是真刀真枪地和楚国干上一场,让楚国人明白,到底谁才是诸侯中的老大。

第一时间更新《笑看春秋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