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齐、晋、秦三个大国,都一直靠吞并小国来壮大自己,可是比起吞并小国的数量,那楚国才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所以,我们把楚国比作南方大鳄鱼,还是很形象的。鳄鱼大嘴一张,吞下多少东西都吃不饱;楚国大嘴一张,吞下多少小国都嫌少。

楚国的国姓是“芈”,这个字现在恐怕根本就没有人用了。

有人说不对啊,我知道楚国的那些君主都姓熊啊,什么熊通、熊恽,都是楚国的国君,怎么你说姓芈呢?这个字还这么难认。

这里要涉及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就是古代中国的姓氏之分。姓、氏难道还不是一回事吗?笔者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很古老的时候,姓和氏确实是有区别的。什么区别?

古代的“姓”,是一个氏族部落的称号,而非简单的家族称号。某个氏族部落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各个分支,这些分支之间,就用“氏”来区分。比如,我们本节要说的楚国,他们的国君,就是芈姓、熊氏。还有周武王的几个弟弟,都被封为诸侯,其中封在管国的,叫管叔鲜,封在蔡国的,叫蔡叔度等,其实他们都姓姬,可是他们同时还被称为管氏、蔡氏。

这个文化习惯在春秋时期还保存着,可是进入战国以后,姓、氏之间的区别就慢慢消失了。现在我们都是姓氏不分的。我们今天的姓,其实只有很少是古代的姓保存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古代的氏演化的。

了解了姓氏之分,我们转过头来继续说楚国。楚国的远祖,是传说中的火神祝融,而成为一国诸侯则是在周朝建立以后。在周文王时期,楚国的先祖鬻熊,曾经做过文王的大臣,也是周王室的有功人员。到了周成王的时候,鬻熊的曾孙子熊绎,被册封到楚地为诸侯,爵位是比较低的子爵(公侯伯子男,子爵是第四等的爵位)。

楚地主要指的是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附近,大概在今天的湖北省境内。“楚”

也被称做“荆”,有时也“荆楚”并称。这个名字是对这个地方的古称,原意是指当地产的一种灌木,后来又作为一座山的名字,被人们所熟知。在周朝正式册封楚国之前,“楚”这个称呼就已经存在了。

当时的江汉流域还是没有开发的蛮荒之地,到处都是密林猛兽,还有大量的野蛮人部落,到这种地方来做诸侯和被流放也差不了多少。熊绎把统治中心设在丹阳(由于地名变迁,这个丹阳并不是今天的江苏省丹阳市,而是湖北省枝江市),开始开发这个地区。

楚国后代们忆苦思甜时常常要提到“我先君熊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可见楚国的先祖们上山下乡、开山辟林的艰辛。而按照史籍的记载,周天子似乎也看楚国不顺眼,总是给楚国找麻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周昭王南征荆楚身亡的事件。

这个事件的始末由来是这样的:周朝的第四任天子周昭王在位的时候,正是大周王朝实力最为强大的时候。周昭王也是心气很高、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君主,于是带着兵四处打仗。

当时的楚地居民对大周政府不那么尊敬,于是周昭王就带着大军南征荆楚。从文物资料来看,战争似乎取得了很大成果,不过昭王本人却倒霉到家了,南征回来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掉到汉水里了。据说楚人耍了个鬼主意,用胶代替钉子,做了一条木板船,周昭王坐上去,船下水后,胶被水溶解,船就解体了。长在北方的周天子可能平时疏于游泳训练,纯粹是旱鸭子,于是淹死了,估计死前还在感叹假冒伪劣害死人,南征大业就此告吹。于是,史料就记载:“昭王南征荆楚不返。”

后人往往把这里的荆楚理解为楚国,疑点很多。比如说,就算楚国远离中原,离心倾向十分明显,可是自周成王时楚国立国,到周昭王时,只有两代人的时间,楚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由一片蛮荒发展到足以威胁中央了?怎么想都觉得楚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一点。

而且我们站在楚国的角度来看,在毫无根基的情况下,建国仅仅两三代人,就敢于向王室挑战,这也太二了。而且,在昭王死后,楚国依然表现出了对周王室足够的尊重,根本不像是结下血海深仇的样子。比如周穆王之时,楚国还和周天子一起攻打不听话的国家,可见周楚关系没有那么紧张。

作者赞同这样的看法:在西周时期,“楚国”和“楚地”并不是一个概念。周昭王的南征的对象并不是楚国,而是楚地的一些蛮族部落,当时称之为“楚蛮”。荆楚之地,古已有之,而我们所说的楚国,只是荆楚大地上的一个诸侯国而已,虽有楚国之名,但是并不能完全占有荆楚之地。鳄鱼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大的嘴巴来吞东西的。

当时的楚国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引起周王室的大举讨伐。甚至楚国有可能是周昭王南征的前哨补给基地,配合了周昭王的军事行动。不过后来楚国实力增强,并完全占有楚地,所以人们就把周昭王的意外死亡算到楚国头上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推测了,正确与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考证一下。

楚国的发展确实非常迅速,而且随着实力的壮大,也越来越不拿周天子当回事。到了周夷王的时代,楚子熊渠攻灭了汉水流域的很多小国,地盘大大扩张。于是熊渠就对外宣布:“老子是蛮夷,跟你们中原国家不是一回事。你们尊奉周天子,我可用不着。”于是就自己称王,还给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

这可是一件很不得了的事。当时的王号,还不像战国时期那样,谁都敢用。这个时候,只有天子能称王,其他诸侯再厉害也只能称公。可是这个楚国不过是个子爵,就敢称王,还一下子又分封了三个王,你以为王号是大白菜呢,想买多少就买多少?不过当时周王室自顾不暇,似乎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什么文章。

不久,周厉王即位。前面说过,周厉王是一个暴君,暴君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熊渠一想,这样一个愣头青当天子,喜怒无常,要是过来打我可就不好玩了。于是就把自己的王号去掉,仍然称为楚子。由此可见当时楚国还是很忌惮周天子的,在周王室东迁之前,还不敢为所欲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之后,楚国一看周王室衰弱,自己又抖起来了。历代楚王心理似乎都有一种追求名号的情结,比如,到了几百年之后的楚灵王时代,还在因为周天子给他们的爵位太低以及赏赐不够闹别扭。这个时候的楚国,是熊渠的六世孙熊通在位。熊通也没有想别的,只是希望恢复楚国的王号。你们周天子不是给我们定为子爵吗?我还不稀罕呢,要当,咱就和你一样当王。

于是熊通决定先收拾几个汉水流域的小国,耍耍威风,顺便试探一下周王室的态度。公元前706年,楚国出兵伐随。随是汉水流域比较大的一个国家,如果能让随国屈服,那江汉一代的小国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楚国伐随的经过,在《左传》中记载得很详细。楚国先把军队摆在随国境内,然后派人去向随国国君请求和谈。随国就派少师(官名)去楚军大营举行谈判。

楚国令尹(楚国特有的官名,相当于别国的上卿、后世的宰相)斗伯比向楚君熊通建议:“我们之所以难以在汉水以东扩张地盘,是因为那些小国惧怕我们,相互很团结。随国是它们当中最大的一个,假如我们故意示弱,随国就会骄傲起来,不和其他小国团结一心了。这样我们的扩张步伐就能大大加快。”熊通就故意把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卒拿出来展示,以此来迷惑随国。

随国少师和楚国谈判,楚国假意答应讲和。谈完了,楚军佯装撤军。

少师就向随君建议:“楚国军容不整,我们完全可以趁机攻打他们。”随侯就打算派兵进攻楚国。这时随国有一个贤臣,叫季梁,他劝谏随侯说:“照常理,一国肯定会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展示给别人,可是少师却只能看到楚国的老弱病残,这很明显有阴谋。何况楚国现在势头这么猛,它的军队怎么会不堪一击呢?咱们是小国,还是踏踏实实过本分日子,在国内修明政治,在国外结交盟国,这样才能抵抗楚国这样的大国。”

随侯不服气,说:“我每次给神灵的祭品,都是质量又好分量又足,神灵肯定会保佑我的。”

季梁说:“民,神之主也。”意思是说,老百姓才是神灵的主人,所以作为国君,要先团结百姓,把国内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才配得上那些好的祭品。可是现在随国的情况是,老百姓各有异心,就算是神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还指望用丰盛的祭品来获得神灵的保佑吗?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

季梁这一番话,可以说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一个体现。我们知道,古人迷信,遇事往往求助于神灵。而季梁则明确指出,人民才是左右神灵意志的主人,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季梁的话让随侯不敢再喊打喊杀了,乖乖地看着楚军撤出自己的国境。然后致力于国内建设,和汉水流域的小国们搞好关系。楚国一看随国无机可乘,也就没再进攻。

过了两年,公元前704年,楚国又坐不住了。这次斗伯比想出一个更好的主意,由楚国出面,组织江汉一代的小国一起开个会,大家坐下来聊聊,加深理解,增进信任,传递友谊,其实质则是让这些小国承认楚国的老大地位。

于是,江汉流域一带的小国,什么巴、庸、江、申、罗、邓等,都来参加会盟,只有黄国和随国没来。随侯这几年也许是国内治理得小有成就,有些自信心膨胀,觉得你楚国算哪根葱,我凭什么听你的。再加上有少师在旁边鼓动,随国是铁了心要和楚国干一场了。

熊通正愁没机会呢,一看随国不来,好了,有借口了。于是亲率大军进攻随国。至于另一个不听话的小国黄国,就随便派人去谴责一下罢了。

楚国大军压境,季梁主张讲和,然后楚国如果继续进攻,就失去了道义上的优势,自己这方就容易取胜。可是少师觉得,必须和楚国打一仗,服软可不行。随侯就听了少师的话,摆开军队要和楚国大战一场。

就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对外主张妥协的未必就是奸臣,主张强硬的未必就是英雄。随军以卵击石,效果自然好不了。开战之前,季梁还向随侯建议,咱们避开楚军比较强的左军,先攻击他们的右军。击溃他们的右军之后,楚军主力部队也会军心溃散的。可是少师又提出了他的高见:“如果不和楚军正面交战,那不就表示咱们不如他们吗?”

于是随国军队傻呵呵地和楚军硬碰硬,结果可想而知,随军大败,随侯仓皇逃走,少师被楚军俘虏。随侯被迫和楚国讲和。经此一战,江汉一带的小国都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于是熊通就自称楚王,这就是历史上的楚武王。

按照《史记》记载,楚国刚开始征讨随国的时候,随国国君派人去和熊通叫屈:“我们没招你没惹你,你打我们干什么?”熊通说:“老子对周王室有意见,想叫你给传个话:当年我们的祖先鬻熊,服侍你们文王和武王两代天子,劳苦功高,可是你们呢?才给了我们一个子爵,还封在荆楚这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我不服!现在我们楚国强大起来了,希望你这个天子识趣点,给我也封个王号。”随国害怕,就向周王室转达了楚国的要求。自尊心极强的周桓王当然不能答应,心想这个熊通吃错药了,你一个蛮夷楚国,还想称王?脑袋被门挤了吧。

熊通一看,周王室不肯给他王号,就干脆自己称王了。你们不是说我是蛮夷吗?我还就是蛮夷了。蛮夷是你天子的化外之民,不用遵守你们那倒霉的周礼,我就是称王,你也管不着我。

周桓王被气得手脚冰凉、胡须乱颤。可是前几年刚刚在葛被郑国羞辱了一番,这样的王室实在没有实力去对付远在天边的楚国。何况只要一提起天子亲征,周桓王肩膀上的箭伤就隐隐作痛。唉,这人要倒霉呀,喝口凉水都塞牙。怎么闹事的诸侯都赶到一块去了,这不是落井下石吗?得了,我就装作没看见,采取鸵鸟政策,我不理你,总可以了吧。

到了公元前690年,好像周王室又反应过来了,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管管的。楚国不好惹,那个传话的随国还是可以捏一捏的,所以天子就把随侯招过来,数落一通:“你们怎么能立楚子为王呢,啊?这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天子啦!”等等,仿佛楚国称王都是随侯策划的一样。我估计此时随侯的心里,把周天子宫殿一把火烧了的心思都有。那楚国称王是我能拦得住的吗?你身为诸侯老大,都不说什么,凭什么骂我们一个小国?有本事你去跟楚国闹,别柿子专拣软的捏!

周天子数落够了,就把随侯放回去了。可是楚国又不干了。楚武王认为随国背叛自己,向周王室献忠诚去了,所以就带大军攻打随国。要不怎么说夹在大国中间的小国日子最不好过呢,两头不讨好。

还好,楚武王在行军路上死了,这次战争也就不了了之。楚文王继位,继续

东征西讨。不仅江汉流域的小国全都服从了楚国,就连中原地区的申、邓、蔡等国,也都屡屡被楚国骚扰。楚国势力的北上,使中原各国开始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南方的巨大压迫。

楚文王死后,楚国闹了一个小规模的内乱。先是文王长子继位,没过几年,次子熊恽杀了哥哥夺取王位,就是楚成王。

楚成王的时候,楚国的地盘扩大到河南境内,已经是对中原威胁最大的蛮夷诸侯了。为了改善与中原列国的关系,楚成王稍稍收敛了兼并的步伐,还派人到周天子那里问好。周天子说:“你就好好地镇守南方吧,没事少到中原来凑热闹,也别让那些蛮夷侵犯中原。”

表面看起来,楚国还是尊奉周天子的天下正统地位,不过周王室也对楚国十分畏惧了。这也代表周王室承认了楚国在南方的首领地位,便利了楚国在南方的兼并活动。

楚国和秦国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处于蛮夷戎狄之地,由天子册封。实际上,楚国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比起秦国来还要更近一些。但是与中原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两国的作风却大相径庭。

秦国是非常积极地向中原靠拢,对于周王室,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热心,总是怕自己被其他诸侯排斥。可是楚国的行为方式却截然相反,总是刻意强调自己与中原列国不同,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蛮夷。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楚国强调自己的蛮夷身份,其用意就是可以摆脱周礼传统的束缚,毫无顾忌地兼并小国。在春秋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一旦有人以名分大义来谴责楚国的时候,楚国都会把脖子一梗,来一句:“我是蛮夷,你管得着我吗?”这种“我是蛮夷我怕谁”的“混不吝”姿态,往往会让那些满嘴礼义道德的老先生们气得吐血。

楚国这种近似耍无赖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策略。到了楚国真的需要团结中原诸侯的时候,他们也会把周礼和周天子搬出来充充门面。不就是面子上的事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春秋四大国崛起的过程,诠释了一个规律:凡是受旧传统影响小的国家,发展的速度就快。那些聚集在中原中心区域抱残守缺的国家,渐渐地都成为大国争霸的作料。

楚国这条南方大鳄鱼,已经把贪婪的大嘴伸向中原。楚国的加入,必将对中原地区的局势产生重要影响。楚国大鳄一点点向北方蚕食,周天子彻底疲软,中原各国越来越感觉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诸侯出来主持局面,领导大家抵抗蛮夷的进犯。一个呼唤霸主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谁是春秋第一个霸主?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东方的齐国。

第一时间更新《笑看春秋三百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