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者

张勇 344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番外 烟缸与青瓷

全部章节目录
序言 死之阴影,生之博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番外 烟缸与青瓷
作品导读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本不谙世事的明氏家族小少爷明台,却在赴港大读书途中被军统高官“疯子”王天风看中并绑架,残酷受训成为军统特工,代号“毒蝎”。

为完成秘密任务,明台和“生死搭档”于曼丽潜回上海,此时的上海滩暗潮汹涌,各方力量潜伏其中明争暗斗,冲突一触即发。而披着伪装外衣的明台回到家中发现,自己的大哥大姐仿佛也在伪装。

大姐明镜,独力撑起整个家族而牺牲了个人幸福。怀抱一片爱国赤诚,一直秘密资助中共地下党。

大哥明楼,心思深沉,令人无法看透。表面上是汪伪政府要员,其实暗藏多重伪装身份。

明诚,明楼的私人助理,自幼受明家恩养,为人处事八面玲珑、游刃有余,实则也身披伪装。

为了抗战的最终胜利,明家姐弟怀抱自己的信念,尽力完成一项项艰巨任务,并为此付出宝贵的亲情、爱情,甚至是生命,敲响了敌人的丧钟……

作者简介

张勇,成都市川剧院国家二级编剧,荣获第九届全军汇演一等奖、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入围奖、中国越剧艺术节剧目银奖、浙江省第十届戏剧节剧目奖。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一触即发》,三十二集电视连续剧《一触即发》,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与人合作),大型红色谍战川剧《黎明十二桥》,2015热播谍战剧《伪装者》等。

小说短评

在看《伪装者》的书版之前,我没有看过电视剧,现在,我想在没有任何人物滤镜和先入为主地客观评价这本书以及其中特色鲜明的人物。

●关于剧情

张勇女士写谍战作品的笔力确实了得。不论是刺杀南云造子的经典情节或是最后一战,情节发展紧凑,会让人的心弦跟着一起忐忑起伏。由于本书“剧本小说”的性质,书中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抛开艺术手法之类的东西,作为一本清闲时可以拿来消遣的读物读起来是非常酣畅淋漓的。我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刺杀南云造子那部分,一环扣一环,犹如机关一牵而发动全身,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身处局中的人恰到好处的行动和反应,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而明楼就像一个执棋之人,算人心,算天命,以强大的先机洞察力去布一个完美无缺的局。

其次,文章中几次谈到的家国担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天风给明台上的两堂课,也是明台觉醒民族意识的契机那部分 以及明台被捕后在刑讯逼供下誓死不出卖组织。倘若书中有什么令我动容,我想就是这种以个人联系国家,敲钟人以生死作槌,去敲响敌人的丧钟!

当然,部分情节也有它“不科学”的地方,比如明台的军衔是我在看书的时候非常不理解的东西。在王天风给明台小组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圆满完成后,明台的军衔直线从一个下士连升三级,而此次任务的性质就如同王天风所说的:这是一个许许多多人前仆后继,谋划已久的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多少人为此献出生命,只为明台的最后一击铺垫,而明台的这个位置,则是任何一个枪法精湛的狙击手都可以胜任的。以及明诚一个跟着明楼干了那么多年的军统碟中谍,比明台一个只干了一年的明台军衔要低,我是不信的。不过,《伪装者》作为一个为电视剧剧情服务的剧本小说,一些情节的杜撰无可厚非。

●关于人物

《伪装者》中人物塑造地每个都很成功,我都要落泪了,反派每个都智商在线,很少看出纯送人头的情节,而好人阵营屡次得胜也是天外有天,赢得让人心服口服。郭骑云于曼丽王天风在同一章内连着领盒饭,那一天我恍惚到深夜还睡不着,可见人物的塑造确实深入人心。也是这个,纵观整个剧情,我觉得郭骑云于曼丽王天风的死是不太必要的,作者说这是为了获得汪伪和日本那边的绝对信任,虽然但是,难道只能靠好人阵营的无谓牺牲来实现吗?再者,起初我也认为大姐最后的战死也是没必要的,但是一想到后面明台上延安,明楼阿诚暴露后只有逃亡一条路,如若有任何一方牺牲,都是对远在上海的大姐的一种折磨,大姐战死,反而更是一种解脱,也是大姐一生坦坦荡荡,不染尘渣最好的赞歌。而大姐死后,明家不再是个完整的明家,而只有到了这种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残缺的地步,才能使明台明楼明诚更加无后顾之虑,不惜一切只为国家的胜利。

● 关于明台与程锦云的感情线

在剧版的评论中,我经常看到踩程锦云捧于曼丽的言论,甚至在看书之前,也接触过“女主是这部书中最大的败笔”这样的评价。但是,当我克制住先入为主的自大仔细去揣摩于曼丽和程锦云这两位同样出彩的女角色,我认为,比起台丽,台云更应该是主要的感情线,如果我是明台,我也会选择程锦云这样人外沉静雅致,人后完成任务,打鬼子,杀敌人利索干净的女孩。

于曼丽的爱动容就在于轰轰烈烈,最后的生死诀别也为这段于曼丽单方面开始无疾而终的爱情平添悲怆的色彩。当然,“生死搭档”这样的设定确实很香,而于曼丽和明台相识相遇相知的这个过程也来得足够猛烈,蕴含着一种非死即生的孤注一掷。而于曼丽本身也是一朵枪筒中开出的玫瑰,不生则已,一盛开就注定要热烈到死去。这应该也是寡姐能够在广大观众之中受欢迎的点吧。但是,她对明台的爱始终是卑微的,她可以为了明台而死去,加入抗战一开始是被迫,后来是也为了明台,并非出自一颗赤子之心。而这种付出,注定双方是不处在一个层面上的,这种爱不是平等的,这也是我一开始不看好台丽的原因。

而程锦云,起先与明台不在同一阵营,而这种阵营不同却在初遇时即互相看对眼的感情非常戳我,无视阵营,无视信仰,只要我们的目的都是对敌,只要我们是相爱的,这样就可以。双方在火车上的一次任务中的相遇,这部分我可以回味一百次。而对于不同阵营的队友,两个人偶尔互怼,争锋相对,言语间尽是算计却也包含着维护的强强联手,而双方都怀有一颗时刻愿为祖国牺牲的赤子之心,这样的感觉非常好,我也认为这才是我心目中处在平等地位的完美爱情。当然,程锦云在书中的出场并不多,并且由于没看过剧,并不知道在剧中程锦云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引起这么多“不如于曼丽”的评价。在我看来,选择台云不仅是明台自己的选择,也是我作为书粉的选择。

相关阅读

破云

淮上

阴阳师

梦枕貘

黑莲花攻略手册

白羽摘雕弓

皇城有宝珠

月下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