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孔尚任 965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第十六回 南京城君臣逃散 栖真观夫妻团圆

全部章节目录
第一回 看梅花道院占满 画墨兰妆楼赐字
第二回 清明节游春遇艳 暖翠楼掷香订期
第三回 疑陪奁公子问故 知缘由侠女却妆
第四回 端阳节社友闹榭 灯船会阮奸避踪
第五回 阻就粮朝宗修札 寄劝书敬亭投辕
第六回 阮学士怀怨进谗 杨知县登楼报因
第七回 议迎立史公书阻 立新主马阮成功
第八回 设朝仪奸臣大拜 守节义侠女拒媒
第九回 逼上斩面血溅扇 施巧计慈母代嫁
第十回 因染扇托师寻婿 验优人侍酒骂好
第十一回 薰风殿君臣选戏 睢州城将卒被擒
第十二回 苏教师落水逢故 侯公子赴南践盟
第十三回 觅佳人楼头题画 访故友书店被擒
第十四回 救难友昆生见帅 投檄文敬亭罹殃
第十五回 清君侧良玉气死 堕扬城可法投江
第十六回 南京城君臣逃散 栖真观夫妻团圆
作品导读

内容简介

《桃花扇》可谓中国古典戏剧的最后一部杰作,在许多方面均富有艺术创造性。文学史上有不少传奇通过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但《桃花扇》的出现,却使这类创作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剧中人物的构思与描写颇具匠心,剧中词曲清婉流畅,感情色彩极为浓重。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相关阅读

错撩

翘摇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封神演义

许仲琳

嫁金钗

笑佳人

他最野了

曲小蛐

肖申克的救赎

斯蒂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