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其实力比较弱小,所以在很长的时期里默默无闻,没有参与逐鹿中原的争斗,对别国也没有大的威胁。因此有人认为,导致燕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荆轲刺秦,这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真正导致燕国灭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至少有三点:一是禅让乱国;二是灭齐自削;三是疲赵自弱。

赵武灵王壮盛之年传位赵惠文王,导致自己饿死沙丘。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位君王主动放弃强权的特例。在战国史上,燕国也出现了一例国君放弃强权的案例,而且,比赵武灵王更荒唐。

这位燕国国君叫燕哙。

燕王哙执政期间,燕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燕王哙即位以后,子之做燕国的国相。子之是一个非常有政治野心的人,他想让燕王重用他,于是采取了两种办法。

一是利用齐宣王的重臣苏代。苏代为齐使出使燕国,燕王哙问他:齐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回答:齐王肯定不能称霸。燕王奇怪地问:为什么呢?苏代回答:齐王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其实是用这些话刺激燕王,让燕王哙尊重国相子之。燕王哙听了苏代的话,对子之更加信任。子之为了感谢苏代赠给他一百镒黄金。

二是利用亲信游说燕王。子之有一位亲信叫鹿毛寿,他受子之嘱托,对燕王说:您还不如干脆把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尧为圣贤,就是因为他要把天下让给许由,但是,许由没接受,尧并没有失去天下。如果现在您把燕国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而您就会得到和尧一样的美誉。

燕王哙三年(前318),燕王哙听了苏代、鹿毛寿的花言巧语,把国家禅让给相国子之。

子之掌握了燕国的实权之后,又有人对燕王说:大禹荐举了伯益,却任用启的臣子为官。大禹年迈之时,又认为启不足以担当重任,于是把君位传给伯益。不久,启率领他的同党攻打伯益,夺回了君位。天下人都说大禹名义上是把天下传给伯益,实际上又让启自己夺了回去。如今大王说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官员都是太子的臣子,这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实际上还是由太子掌实权。燕王哙听后,干脆把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全部交给子之。子之面南而坐,行使燕王的权力,而燕王哙因年迈不再处理国政,反而成了臣子,国家大政全都由子之裁决(子之相燕,贵重,主断。……燕王大信子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史记·燕召公世家》)。

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百官恐惧。

燕王哙的做法受害最大的是太子平。公元前314年,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密谋,准备攻打子之。

齐国大臣对齐湣王说:燕国现在发生内乱,我们趁此机会出兵燕国,肯定能把燕国打垮。齐湣王于是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们齐国支持你。太子平本来就想夺回权力,听了齐国使者的话,率领将军市被包围王宫,攻打子之,但没有攻下来,将军市被和百官又反过来攻打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战死,燕国国内出现了几个月的内乱,死了好几万人。民心恐惧,百官离心(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资治通鉴·周纪三》)。

齐湣王借机派出齐军讨伐燕国。燕国的士兵既不迎战,也不关城门,齐兵很顺利地攻入燕都,杀死了燕王哙和子之(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资治通鉴·周纪三》),只用了“五旬”时间就占领了整个燕国。

燕国被齐国占领达两年之久。燕国士兵不抵抗,百姓不反对,原以为齐国可以给燕国百姓带来和平、幸福。但是,齐军作为占领军,在燕国随意杀人,毁坏燕国的宗庙,大肆掠夺燕国的国宝(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资治通鉴·周纪三》)。齐军的作为使燕国百姓极其反感,不久,爆发了大规模的燕人反抗斗争。

于是,公元前312年,齐军不得不撤出占领了两年的燕国。

燕国人共立太子平为王,他就是燕昭王。

第一时间更新《千古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