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灭亡的第三个因素是主次不分。这主要表现在赵国后期对待燕国的态度上。

赵国不仅面临着秦国巨大的军事压力,同时还不断遭受北面燕国的骚扰。燕国是一弱国,实力远远比不上赵国。但是,在赵国的亡国史上,燕国的作用不可小瞧。

燕、赵两国本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赵国为燕国阻挡了秦军的进攻,就此而言,燕国应当帮助赵国抵挡秦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邯郸之战尚未结束,赵国的武垣令傅豹等人率领该地原燕国百姓叛逃到了燕国,为赵、燕两国关系种下了矛盾的种子。

赵孝成王十年(前256),秦派兵进攻赵国,攻占赵国二十多个县,杀死九万赵军。赵孝成王派乐乘等率兵进攻秦信梁军,大败秦军。此时的燕国非但不帮赵国抗秦,反而趁秦、赵大战之机,攻占了赵国昌城(今河北冀州),这进一步激化了燕、赵矛盾。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燕王派丞相栗腹出使赵国,送了五百金的重礼给赵王。但是,这个栗腹回到燕国,马上向燕王报告说:赵国的壮年人都死在长平了,未成年人还没有长大,可以趁此机会讨伐赵国。

燕王召见了重臣乐间,询问他的看法。乐间回答:赵国是一个四面都需要应敌的国家,因此,这种国家的应战能力超强,不能打。燕王又问:我是以众伐寡,用二打一的办法还不行吗?乐间肯定地回答:不行。燕王赌气地说:那我用五倍的兵力去伐赵,行不行?乐间还是坚定地回答:肯定不行。燕王一听,雷霆大怒。大臣们一看燕王震怒,便齐声附和燕王(王召昌国君乐间而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王曰:“吾以众伐寡,二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王曰:“吾即以五而伐一,可乎?”对曰:“不可。”燕王大怒。群臣皆以为可。《史记·赵世家》)。面对失去理智的燕王,乐间不再说话。

于是,燕王派出两路大军、两千辆战车。一路以栗腹为帅,进攻鄗(今河北高邑);一路由卿秦为将,攻打代(今河北蔚县)。赵国也兵分两路迎战,一路由廉颇率领,迎战栗腹;一路由乐乘任主帅,迎击卿秦。结果,赵军大败燕军,杀了挑起这场战争的燕国丞相栗腹,俘虏了卿秦等人。

燕国本应帮助赵国对抗秦国,这样,赵国就会成为一道屏障,保护燕国不受秦国兵燹之灾。但是,燕王鼠目寸光,只图眼前利益。自以为赵国长平之战以后,兵力大损,想趁火打劫。结果,损兵折将。

这时赵孝成王在做什么呢?

他导演的长平之战几乎毁掉了赵国,因此,赵孝成王应当深知赵国的劲敌是秦而不是燕。但是,赵孝成王也像燕王一样不识大体。打败燕国之后本应当立即修补赵、燕关系,全力对付秦国。然而,赵孝成王感觉得了理,在其后的两年中,把主要兵力用来对付燕国。趁燕国战败之机,连续三年兵伐燕国:赵孝成王十六年(前250),赵国派廉颇伐燕;十七年,再伐燕国,包围了燕国的国都;十八年,协助魏国攻燕。

秦国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秦趁赵、燕两国大战之机,出兵伐赵,首先是攻占晋阳(今山西太原),接着攻占榆次(今山西晋中榆次区)等三十七座城邑。晋阳是赵国早期的都城,号称“柱国”,战略意义十分重要。晋阳被占,赵国在山西的门户洞开,秦军可以轻松地从西边进攻赵国。榆次等三十七座城邑的被占,则让赵国大片土地落入秦国手中。直到此时,赵孝成王才醒悟过来。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燕两国议和,双方交换土地,矛盾得以缓解。

赵孝成王主次不分,在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之后,并没有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广交朋友。对燕国的趁火打劫进行必要的反击是必须的,但是,在教训了燕国之后,应当适可而止,不应当和燕国又打了四年之久。

燕国确实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不识大体,但是,赵孝成王应当明白赵国的大敌是秦而不是燕,赵国的主要矛盾是秦、赵矛盾而不是燕、赵矛盾。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应当全力应对秦国随时可能发动的新进攻。结果,赵孝成王却举全国之力打击了应该团结的对象燕国,不但失去了一个盟友,失去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放松了对秦国的戒备,让秦国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失之大矣?最终的后果是兵力进一步消耗,国土进一步沦丧,亡国之日加速到来。

第一时间更新《千古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