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惠文王虽然个性有些懦弱,但是他能够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重用蔺相如、廉颇这样有能力的大臣良将,再加上赵武灵王留下来的赵国实力雄厚,使得赵国在与秦国的两次外交之争中保持了尊严。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几年之后,性格懦弱的赵惠文王竟然向秦国发起了挑战,结果引来了秦、赵之间的兵戎相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秦、赵之间的军事之争最终结果如何呢?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赵国派了一位公子到秦国做人质,并且提出要用焦(今河南三门峡附近)、黎(今河南浚县)、牛狐交换被秦国攻占的部分赵国土地。秦国遵守盟约,按期交还了原来攻占赵国的土地,但是,赵国却违背协议,拒绝交出焦、黎、牛狐。赵惠文王说:你们交还我们的土地离赵国太远,我们也管辖不了。我们的先王有能力管理这些地方,但是,我没有这个能力。交换土地之事是我的臣子做的,我并不知道。

秦昭襄王一听,非常生气,便派中更(一种爵位)胡伤率兵经过韩国的上党,进攻赵国的险要之地阏(yù,玉)与(今山西和顺西)。

赵惠文王立即召见大将廉颇,问他:秦要攻阏与,能不能派兵去救?廉颇回答说:路太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救援。赵惠文王不死心,又召见乐乘问能否相救,乐乘回答和廉颇一样。最后,赵惠文王召见了赵奢。赵奢的回答则与廉颇、乐乘不太一样,他说:道远,地险,路狭,就像两只老鼠在洞里斗,哪个勇猛哪个胜(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听了赵奢的回答,立即派赵奢带兵去救阏与。

赵军离开邯郸刚刚三十里,赵奢就下令说:敢来为战事进谏的一律处以死刑(有以军事谏者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驻扎在武安(今河北武安附近)西边,击鼓呐喊的声音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有一个人听到秦军的呐喊声,按捺不住,请赵奢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了。赵奢率领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了二十八天,就是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增筑营垒。秦军的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装作不知道,用好酒好肉盛情款待以后把他送回去。秦军间谍把赵军的情况向秦军将领做了报告,秦将听后非常高兴,认为赵奢离开国都三十里就不敢前进了,还增修营垒,阏与肯定不是赵国的了。

赵奢送走秦军间谍之后,知道自己忽悠秦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立即命令士兵脱下铠甲,轻装简从急行军,两天一夜就到达阏与。到达前线后,赵奢下令让善射的士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之后,秦军才知道赵军来了,立即全军赶来,要和赵军决战。一个叫许历的军士建议赵奢:放秦军进来吧。秦军没想到赵军来得这么快,现在他们赶来,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必败(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认为这一建议不错。许历又说:您下令谁就战事提意见就杀谁,现在我该接受死刑了。赵奢则说:回邯郸以后再执行吧!接着,许历又提了一个建议:谁先占领北面山头谁就会取胜,后到的肯定失败(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立即派一万人迅速冲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的制高点,但是攻不上去,死伤惨重,赵奢趁机指挥士兵发动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阏与的危机解除了。

赵奢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赐给他“马服君”的称号。

阏与之战不仅让赵惠文王时期的赵国多了一位可以和廉颇相媲美的名将,更重要的是赵国重创了秦军。在秦、赵战争史上,这场战役是赵军的一座丰碑。

赵奢为什么能够打败秦军?

首先,制造假象,麻痹秦军。赵奢是去解阏与之围的,但是,他却在离开都城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增修营垒,制造假象,让秦军觉得赵奢怯战,没有重点防范他。这样,赵奢就取得了对秦军攻其不备的效果。为了制造假象,赵奢还下令不准就这场战事提出任何意见,违令者杀。赵奢这样做就是为了封住赵军将士的口,不要破坏他麻痹秦军的计划。

其次,避其锋芒,占领高地。赵奢这次对秦作战,表现得既冷静,又善于听取意见。他开始不让人提意见只是为了麻痹秦军,等到真正对秦作战之时他又表现得非常善于听取他人意见。许历两次进谏,都事关战争胜负。赵奢对许历的两次建议都表现得非常虚心,完全采纳。如此一来,避开了秦军锋芒,抢占了制高点,居高临下,大败秦军。

第一时间更新《千古一帝秦始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