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李延寿 955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卷八十·列传第七十·贼臣

全部章节目录
卷一·宋本纪上第一
卷二·宋本纪中第二
卷三·宋本纪下第三
卷四·齐本纪上第四
卷五·齐本纪下第五
卷六·梁本纪上第六
卷七·梁本纪中第七
卷八·梁本纪下第八
卷九·陈本纪上第九
卷十·陈本纪下第十
卷十一·列传第一·后妃上
卷十二·列传第二·后妃下
卷十三·列传第三·宋宗室及诸王上
卷十四·列传第四·宋宗室及诸王下
卷十五·列传第五
卷十六·列传第六
卷十七·列传第七
卷十八·列传第八
卷十九·列传第九
卷二十·列传第十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一
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五
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六
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七
卷二十八·列传第十八
卷二十九·列传第十九
卷三十·列传第二十
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八
卷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九
卷四十·列传第三十
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一·齐宗室
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二·齐高帝诸子上
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三·齐高帝诸子下
卷四十四·列传第三十四
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五
卷四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七
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八
卷四十九·列传第三十九
卷五十·列传第四十
卷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一·梁宗室上
卷五十二·列传第四十二·梁宗室下
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三·梁武帝诸子
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卷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八
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卷六十·列传第五十
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卷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卷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三
卷六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五·陈宗室诸王
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六
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卷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八
卷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九
卷七十·列传第六十·循吏
卷七十一·列传第六十一·儒林
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文学
卷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三·孝义上
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四·孝义下
卷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五·隐逸上
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六·隐逸下
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恩幸
卷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八·夷貊上
卷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九·夷貊下
卷八十·列传第七十·贼臣
作品导读

作者简介

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

内容简介

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唐李延寿撰。南史起公元四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终公元五八九年(陈后主祯明三年),记述南朝宋、南齐、梁、陈四个封建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北史起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终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义宁二年),记述北朝魏、北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历史。两书合称南北史。

短评

话说魏晋南北朝时,万恶的封建统治阶级已经意识到单靠高压政策不足以保障自己的政权,万一再搞出个类似黄巾军的恐怖组织,抑或刘关张这样的基佬在野党,岂不是掉得大。于是进口宗教以愚化百姓的方案应孕而生。在引进何种宗教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后来老板一拍板说:就是佛教了,和谐!于是佛头浩浩荡荡地挺进了中原。但是当时中原道家文化盛行,文化人自由散漫惯了,对佛教极不买帐。南朝时还出了个叫顾欢的人,大举释道斗争的旗帜,还将佛教的“结跏趺坐”讥讽为“狐蹲狗踞”,大有一种想把牢底坐穿的精神,相当讨人嫌。顾欢何许人也,顾欢就是语文课本中把邻居家墙壁凿穿,偷电读书的那个小卵子。(东汉的匡衡拿着一小喇叭对着我狂喊:“搞错了喂伙孑,偷电的是老子,在麦田里写《雀雀赋》的小卵子才是顾欢!”)既然上了人教版语文教材,顾欢当然是个公众人物。对公众人物,统治阶级自然不敢随便下手,于是心中总有口恶气难出。“总有一天,我要找人钉死那个小卵子,叫他走到路上的时候跟老子小心点!”统治阶级面对镜头凶神恶煞地如是说。

  好吧,既然旗手暂时不能搞,总得搞个把跟班的出出气吧,不然面子怎么挂得住。于是统治阶级就把目光瞄在了吴兴道士孟景翼的身上。武斗总归有些三教九流,那就文斗吧。后来老板一拍板说:就是辩论赛了,和谐!

  考虑到孟景翼是个江浙人士,有点小才情那也是情理当中的,但是由政府牵头的辩论赛总不至于让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吧,派谁去辩,怎么去辩,统治阶级内部也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后来老板一拍板说:就是舌战群儒了,比赛地点定在“玄圃”(宫中讲经之处),让竟陵王萧子良主辩,少林十八罗汉当评委,我儿子梁文惠当裁判,和谐!

  孟景翼一开始死活不想去,(我们都晓得道士很懒的嘛,自由主义就是这么的腐朽,这么的不上道)但一听说比赛地点定在“玄圃”,(女子阴道的古代古称,也就是指阴阜或阴道前庭。)心中窃喜,“哦插那,想不到阿拉娘娘腔的戆卵政府还是有些灵政策的嘛,”于是屁颠屁殿地欣然前往。

  一到玄圃,孟景翼大呼上当,但为时已晚,少林众僧早就摆好阵势,口中念念有词,把门堵得严严实实。萧子良叫吴兴道士孟景翼改信佛教,要他向佛头顶礼膜拜。一想到入了佛门就要过酒肉不得沾、女人不能碰的生活,那简直是件比死还要可怕的事情,孟景翼当然不肯,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但一想到武当拳终究不是少林十八铜人阵的对手,口一软便认了输,还极为屈辱地免费获得萧子良派送的佛教入门教材《十地经》。

  回家后,孟景翼心中顿生忧愤之感,挥笔撰文《正一论》,大略曰:“《宝积》云:“佛以一音广说法。”老子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一之为莫之能名,强号为一,在佛曰“实相”,在道曰“玄牝”,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以不守之守守法身,以不执,之执执大象,但物有八万四千行,说有八万四千法,法乃至於无数,行亦达於无央,等级随缘,须导归一,归一曰回向,向正即无邪,邪观既遗,亿善日新,三五四六,随用而施,独立不改,绝学无忧,旷劫诸圣,共遵斯“一”,老、释未始於尝分,迷者分之而未合,亿善篇修,修篇成圣,虽十号千称,终不能尽终不能尽,岂可思议。”

相关阅读

一醉经年

水千丞

小清欢

云拿月

破云2吞海

淮上

步步惊心

桐华

天涯客

priest

鬼谷子

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