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和张昭同为东吴前后相继的辅国重臣,他们的性格中有着相同的地方,比如都耿直刚正,自律甚严。然而由于表现方式的不同,竟产生了天地之别,其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顾雍(168—243年),字元叹,吴郡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顾姓名列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的首位,是江南的名门望族。

当时东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南下避难,顾雍的父亲就让儿子拜他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顾雍才思敏捷,心思沉静,艺业日进,很为蔡邕赏识。蔡邕就将自己的原名“雍”赠送给这位弟子,因为受到老师的赞叹,所以顾雍的字就是“元叹”。

受到老师的赞誉,再加上本人修养出众,顾雍在20岁这年被举荐为合肥长,后来又历任娄县、曲阿、上虞等地的地方官,在这些地方都建树了良好的政绩。公元200年,孙权兼任会稽太守,就让顾雍担任会稽丞,将一应事务全权交给顾雍处理。顾雍不负重托,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会稽境内安宁富足,人心归附。

顾雍凭借自己的实力,逐步进入孙权的政权中心,先担任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又进封醴陵侯,代替孙邵,当上丞相,直到逝世。

以上的两段文字用四个字便可形容,那就是“仕途顺利”。东吴才华高妙的人有不少,比如张昭、陆逊等人,但像顾雍那样一生仕途亨通、善始善终的人屈指可数。顾雍赢得这一切,凭借的不仅是自己的才华,也不仅是出身家门,而是人格魅力。

和张昭一样,顾雍内心刚直,自律很严,孙权就曾经说过“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孙权喜欢饮酒,常常和一帮臣子饮酒作乐,顾雍不像张昭那样对他进行疾言厉色的批评,而是和众臣一起端坐席中,却滴酒不沾声色不动。然而,这种沉默的震慑力远远大于张昭的厉声批评,在座的人包括孙权看着顾雍就不敢放肆,生怕酒后失态,被顾雍责备。所以,孙权说“顾公在座,使人不乐”。

然而饶是顾雍如此严正,并没有让孙权“以严忌惮”,反而心甘情愿地将重任托付于他,这是为什么呢?

顾雍在丞相任上时,常常到民间查访,有了政务上的建议,就秘密地向孙权呈报。如果被采纳,就归功于孙权;如果不被采纳,也绝不声张。

顾雍有着自己的原则和棱角,但他用深厚的涵养将自己的棱角包裹起来,他的棱角依旧分明,并且明确地指示着自己的方向,却不会锐利到伤害他人。这就是顾雍和张昭的区别,这种区别根本上的原因在于,顾雍用心为他人考虑,懂得尊重别人,也相应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顾雍行事低调,不喜张扬,他封侯的事连家人都不知道,后来家人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事,还大吃一惊。这种性格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便是温和沉静,沉默寡言。古人有“静生慧”一说,宁静澄澈的水面能够清晰得倒映万物,沉静安宁的心境可以洞察世间百态,因而孙权又评价他说:“顾公不言,言必有中。”

孙权凡有悬而不决的事都爱找顾雍拿主意,派人向顾雍咨询事情是否可行。只要顾雍感觉靠谱,他就会和颜悦色地请来人吃饭,和他商量怎么具体操作;如果感觉不合意,顾雍就正色敛容,默不作声。时间久了,孙权就知道他的习惯了,跟身边人说:“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后来,他干脆就不问派去的人,顾公同意不同意这个意见,而只是问,顾公请你吃饭了吗?

公元233年,公孙渊向吴称臣。孙权大喜,打算派一万多将士带上大量奇珍异宝前去辽东封赏公孙渊。大臣们纷纷劝谏,张昭甚至与孙权争得面红耳赤,孙权最终仍然坚持了自己的主张。不过,孙权也略略作了折中,降低规格,减兵减物,这些折中,不是因为张昭大声吵嚷,而是因为看到顾雍在朝上默然不语,知道“事未平”。

有一回在朝上,孙权询问朝政得失。张昭就趁机把他收集到的意见一一陈述,比如认为法令太烦琐,刑罚太严重等。孙权听后,没有表态,而是回头问顾雍:“您认为怎么样?”顾雍回答说:“我所了解的情况,和张公所陈述的一样。”孙权这才重新审定法律条款,减轻了刑法。

顾雍肯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独对孙权如此,对敌人也不例外。孙权晚年昏庸,宠信奸臣吕壹,吕壹就仗势滥用职权,迫害群臣,就连顾雍也被他栽赃陷害过。后来孙权在众人的苦谏之下,终于悬崖勒马,追查吕壹的罪行,吕壹一案由顾雍审理。审理完后,顾雍还心平气和地问这个迫害过自己的犯人:“你还有什么地方要为自己辩护的吗?”吕壹伏地无言。这时,有一位尚书怒气冲冲地上前痛骂吕壹,还要往他脸上吐口水,顾雍见状就说:“国家有法律处置他,何必这样呢?”

顾雍对外人宽宏大量,对家人的要求却很严格。有一次孙权出嫁一个侄女,宴请了顾雍祖孙三人。宴会上君臣欢洽,顾雍的孙子顾谭多喝了几杯,就站起来跳舞,跳得无休无止。孙权在旁边看着,也高兴得呵呵大笑,顾雍心里恼怒,却隐忍不发。第二天,顾雍把孙子叫过来,坐在床沿上说:“君王以忍辱负重为德,臣下以恭敬谨慎为节,当年萧何、吴汉都立有大功,但是见到皇帝都不敢说话,你对国家有什么汗马功劳吗?不过是依靠祖辈的功劳而被重用,因何舞得如此得意忘形?虽说是喝了点儿酒,其实还是恃恩忘敬、谦虚不足的思想作祟,看来败坏家族的人必是你了!”说完,就躺下向着墙壁而卧。顾谭后悔莫及,忐忑不安地站在榻前,罚站了两个小时,才被祖父遣走。正是这样严格的管教,使得顾雍死后,他的子孙没有步上周瑜、全琮子女的后路。

顾雍担任丞相长达十九年,他一片公心,从不以个人喜好、恩怨去选择官员,而是尽力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职位上,一旦委任后,便会全心全意地信任他们,让下属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他还时常亲自在民间走访,探询人民的疾苦,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办法。十九年的精心辅佐,让吴国得到了全面的兴盛和繁荣,被人称为“东吴名相”。

公元243年,76岁的顾雍病倒了,孙权命名医赵泉前去为他诊治,诊治完后,赵泉却不告诉顾雍他的病情。不久,孙权就拜顾雍的次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得知后,便明白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对家人说:“赵泉善于辨别疾病,主上这样安排,一定是因为我的病治不好了,他想让我亲眼看见顾济被授官。”果然,几天后,顾雍溘然长逝。

顾雍死后,孙权素服凭吊,后又下诏称颂顾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

梭罗说: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正如果实上的粉霜,唯有用最轻柔的守法才能完好地保有它们。然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鲜见的便是这柔情。

在顾雍的身上,便存在这种美好的轻柔的品质。美好的品质无一不是内心抵达一种境界后的自然流露。顾雍之所以能够设身处地地尊重别人,是因为他从小就具备一颗宁静敏捷的心,善于理解别人,体察别人的喜怒哀乐,从而有了悲悯之心,尽力避免任何伤害他人的可能。

这种美好的品质仿佛质感柔弱,不够坚硬,却最具穿透力。脚踹打不开的门,温和的敲门声却可以轻易打开。张昭的疾言厉色孙权视若无睹,顾雍的默默一低头却让孙权心领神会。

第一时间更新《谋说天下·谋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