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

简·奥斯汀 554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第三卷 第十四章

全部章节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一卷 第二章
第一卷 第三章
第一卷 第四章
第一卷 第五章
第一卷 第六章
第一卷 第七章
第一卷 第八章
第一卷 第九章
第一卷 第十章
第一卷 第十一章
第一卷 第十二章
第一卷 第十三章
第一卷 第十四章
第一卷 第十五章
第一卷 第十六章
第一卷 第十七章
第一卷 第十八章
第一卷 第十九章
第一卷 第二十章
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第一卷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卷 第二章
第二卷 第三章
第二卷 第四章
第二卷 第五章
第二卷 第六章
第二卷 第七章
第二卷 第八章
第二卷 第九章
第二卷 第十章
第二卷 第十一章
第二卷 第十二章
第二卷 第十三章
第二卷 第十四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三卷 第二章
第三卷 第三章
第三卷 第四章
第三卷 第五章
第三卷 第六章
第三卷 第七章
第三卷 第八章
第三卷 第九章
第三卷 第十章
第三卷 第十一章
第三卷 第十二章
第三卷 第十三章
第三卷 第十四章
作品导读

内容简介

《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行间。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作者简介

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短评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的前言里告诉他的读者:“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简奥斯汀笔下的玛丽安,在《理智与情感》一书中扮演情感角色的姑娘。

爱情是一种心愿,你不能在大街上走走看看就说他没有,因此你要有这样的想法大可不必往下看,你我都生活在生活里,小说恰是记录这种真实的笔记,而这本《理智与情感》虽是一本虚构的爱情小说,但他不影响文学与生活的联系。虽然主题爱情,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早已沾染了贬义,无端变得狭隘,而且背上了坏名声,但也不能因为说他迂腐就不再期盼吧,当然这不是乏味的说教,而只是个人在记下文字时,权当为自己铺设的心路罢了。

相关阅读

死亡万花筒

西子绪

漂亮炮灰

小阿芬

我就是这般女子

月下蝶影

温暖的弦

安宁

上瘾

今婳

鹿鼎记

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