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行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思成、徽因与费正清、费慰梅朝夕相处。他们一起商量每天的行程,一起在曲曲折折的山路上跋涉,费正清夫妇甚至学会了简单的测绘。这样近距离的交往最便于相互之间的深入了解。

刚开始,费慰梅很不适应林徽因起伏变幻的情绪。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体力的透支和恶劣的环境使林徽因的心情坏透了,她抱怨批评落后的社会,诅咒糟糕的道路和天气,嘲笑阎锡山在山西境内铺设的可笑的窄轨铁路……还有那些不顾他们的考察计划,宣称每三个小时必须停下来休息吃饭的脚夫,为了一点小钱把寺院壁画撕下来卖给外国人的委琐的僧人……这一切都让徽因情绪反应激烈。温和细致的费慰梅面对情绪激动的林徽因,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觉得这个急躁激动的徽因和那个快乐优雅的徽因简直判若两人。她仿佛要把情感消耗到极致才能使自己复归平静。不安时,她所思所想全是不安;悲伤时,她的心中充溢着悲伤;当然,看到美丽的景色,发现了珍贵的建筑时,她的喜悦同样强烈而富于感染力。

随着相处日久,了解也逐渐加深。费慰梅觉得,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挟裹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如果她性格中没有了这些特征,那么,林徽因将不是林徽因,而只剩下一个不真实的、飘渺的幻影。

最了解徽因的当然是思成。每当徽因情绪反应激烈的时候,思成则是专注地、坚定不移地按既定计划做事。他的豁达、包容和幽默是最好的镇静剂,很快,徽因烦乱的心境就会恢复平静。一如既往地把激动变成行动。

如果用思成和徽因终生痴迷的中国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厚重给人以负荷使命的承担,轻灵给人以飘逸变化的美感;厚重的意蕴展示了深沉恢弘、高贵纯正的境界,轻灵的律动表达了超脱束缚、飞升向上的愿望。仅靠轻灵不能承载永恒的价值,惟有厚重同样不能展示艺术的风姿。

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共同的行程,使费正清夫妇更深切地了解了思成夫妇的为人和他们工作的意义。原本热爱艺术的费慰梅从此迷上了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对于中国山东武梁祠重建的构想,使她在美国建筑学界享有了声誉。她据此写出的《“武梁祠”祭坛》,在哈佛大学出版,思成和徽因为之欢欣鼓舞。两个家庭的亲密友谊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1934年10月,梁思成、林徽因应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的邀请前往杭州考察、拟定六和塔的重修计划。六和塔建于北宋开宝三年,是吴越王为了镇压每年八月惊涛澎湃的钱塘江潮而修筑,这座屹立在钱塘江畔的木塔共9层,高50余丈,是宋代木结构建筑的经典之作。

完成这项工作之后,他们又赴浙南几个县考察古建筑,不觉离开北京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第一时间更新《林徽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