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对脸

艾勒里·奎恩 814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第四章 原形毕露

全部章节目录
第一章 初露端倪
第二章 半遮半掩
第三章 呼之欲出
第四章 原形毕露
作品导读

内容简介

艾勒里在旅途中结识了一名英国私家侦探,意外介入一桩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命案。死者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女歌手,她身中两枪陈尸在自宅书房中,法医鑑定的死亡时间是午夜十二点前;此外,警方在命案现场找到了死者在死前留下的讯息:一张写著「FACE」的黄色纸条。

警方调查后发现,在死者遇害前不久,她失联已久的外甥女曾经与死者碰过面,因而被列入追查;另一方面,死者的年轻丈夫因为外遇与财物问题也涉有重嫌,不过他却握有不在场证明。艾勒里对于死者留下的字条线索一直苦思不得其解,直到他听到了一首歌后才恍然大悟,真凶终于露面……。

作者简介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民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短评

这本书的谜团设置,真的算是中规中矩。很平淡的开篇,很平淡的过程,很平淡的结局。

平淡到我连书评都不知道该怎么写。

我不是说逻辑不好,这本书从逻辑角度来说,完全可以自圆其说,诡计也算是还行,但总感觉这样的诡计似乎不足以支撑起这么长的篇幅,虽然有哈里·伯克的插科打诨,也有风流韵事的添油加醋,但是真的提不起多大兴趣。或许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时间过长,因而阅读观感下降了。但回过头来细细想想,这本书竟然真的没能留下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

或许还是有一点:死前留言。奎因后期似乎很喜欢玩死前留言,但坦率说,这个死前留言玩得很没水平。个人感觉死前留言这种东西,相当难猜,在这本书中,如果不是埃勒里灵机一动,不一定能够猜出来。当然这个案子就算猜出来也没办法找到证据,有时候所谓推理,其实只是推测,甚至是猜测。

这本书在情节上的直接后续便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女人》,两本书在情节上的联系非常紧密,紧密到了什么程度呢?《脸对脸》最后十行几乎就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女人》前十行,奎因父子把哈里·伯克送走之后,在机场便碰见了Benedict,然后新的故事就开始了。不过同为死前留言,但在我看来《他生命中最后的女人》显然更胜一筹,算得上是把死前留言的某一个方面发挥到了极限,各种可能性都排除了。

而《脸对脸》的死前留言,则不是排除性的,也就是说,这种死前留言全靠设计者和解谜者的默契程度,所以这一类死前留言好破解也难破解。奎因写这本书,可以看出他力求突破的尝试,在诡计之外加入了很多小说的元素。尽管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尝试不见得算成功。

当然,我并不知道在当时这本书究竟如何,也不知道写书的两人对这本书满不满意。或许我们后人早就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大踏步前进了,可就是有这样一群读者,他们喜欢这种充满古典味道的纯粹小说,并且为了这样的古典味道可以与别人不停争论,以捍卫自己心目中的正统。不必多惊讶,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我们本就是时代的产物,可时代还是要继续前进,奎因也会不断变化,尽管改变不一定能成功,但不改变则一定会失败。成功的转型,会成为新的标杆;而失败的改变,就是前进道路上的祭品。真正让我们恐惧的,不是改变过程中的失败,而是缺乏改变的勇气。

相关阅读

不二之臣

不止是颗菜

围城

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