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是指人体内的阳气不足,中国传统医学通常分为脾阳虚和肾阳虚,大多表现为畏寒肢冷、体温偏低、手足发凉,或腰背怕冷,或腰以下有冷感。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阳虚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既然阳虚,就要补阳,那么如何来补阳呢?阳虚体质的人要遵循温补脾肾以祛寒的养生原则。五脏之中,肾为一身的阳气之根本,脾为阳气生化之源,故当着重补之。中医认为,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故而阳气不足者常表现出情绪不佳,易悲哀,故必须加强精神调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此种体质多形寒肢冷、喜暖怕凉、不耐秋冬,故阳虚体质者尤应重环境调摄,提高人体抵抗力。

既然如此,那么阳虚者在饮食上就应该多吃一些养阳的食物。《本草纲目》中说羊肉、狗肉、鹿肉等具有养阳之功效。

羊肉性温,味甘,是温补佳品,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的作用。阳虚之人宜在秋冬以后常食之,可以收到助元阳、补精血、益虚劳的温补强壮效果。

狗肉性温,味咸,能温补阳气,无论脾阳虚或是肾阳虚,都可食用。民间早有“阳虚怕冷,常吃狗肉”的习俗。对平时四肢欠温、腰膝冷痛者,每年入冬以后,经常食狗肉,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阳虚的人可以在夏日三伏,每伏食羊肉附子汤一次,配合天地阳旺之时,以壮人体之阳。

阳虚体质的人宜食味辛、性温热平之食物,如薏苡仁、大蒜、葱、莲藕、红薯、红豆、豌豆、黑豆、山药、南瓜、韭菜等。

阳虚者不要吃空心菜、大白菜、菠菜、茼蒿、茭白笋、白萝卜、百合、冬瓜、苦瓜、茄子、绿豆、绿豆芽等食物。

阳虚虚体质者可常吃温阳祛湿消暑汤:

【材料】白扁豆、莲子、生薏苡仁、菟丝子、巴戟天各30~40克。

【做法】将菟丝子、巴戟天入净布包起,与其他材料一起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适量瘦肉煲亦宜,食时用盐调味。

阳虚质的人最怕过冬天,因为冬天外界环境十分寒冷,加上阳虚体质的人本身手足不温,平日就怕冷,所以出现的症状就更加明显。在冬天更加注意保暖,尤其是足部保暖,多做运动,多吃温热的食物,不能吃寒凉食品。

下面我们来看看适合阳虚体质者的食物有哪些:

1.羊肉

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等多种营养物质。羊肉是补阳的佳品,尤其冬季食用更好,热量比牛肉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温御寒,老年人、体弱者、阳虚者吃羊肉比较有益。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当归50克,生姜60克。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用开水焯过,沥干水;当归、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切片。将生姜下锅内略炒片刻,再倒入羊肉炒至血水干,铲起,与当归同放砂煲内,加开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温中补血、调经散寒

(2)羊肉萝卜汤

【材料】羊肉400克,萝卜300克,香菜一棵,酱油、绍酒、精盐各少许,色拉油一大匙,葱一棵。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用酱油、绍酒浸入味。萝卜洗净去皮切片,香菜切碎。用色拉油将葱、羊肉炒一下,加入适量清水,加入萝卜,中火40分钟,下香菜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

2.鹿肉

鹿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钠,以及维生素A、D、烟酸等营养物质。鹿肉可以补五脏,和气血,治疗阳痿、腰酸、产后缺乳;鹿肉为纯阳之物,可大补肾气,对体虚气短、手脚冰凉者有益。鹿肉温性,故阳盛或阴虚有热者不宜食用,外感发热者,不宜食用,炎热季节少食。

(1)鹿肉粥

【材料】鹿肉500克,粳米100克,盐2克。

【做法】先将鹿肉洗净,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10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功效】补肾填精,强筋壮骨。

【适应症】适用于遗精、阳痿、肾虚腰痛等症。

(2)炒鹿肉

【材料】鹿肉250克,榛蘑50克、料酒、精盐、味精、花椒水、酱油、葱花、姜丝、素油适量。

【做法】将鹿肉洗净切片。榛蘑温水泡发,去杂洗净切片。油锅烧热,放入葱、姜煸香,投入鹿肉煸炒,烹入花椒水、酱油煸炒。加入精盐和适量水炒至肉熟,加入榛蘑炒至入味,点入味精,推匀出锅装盘。

【功效】具有补五脏、壮阳益精等功效。

【适应症】身体虚弱、身倦乏力、肾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病症者。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一些中年人抱怨:“这人刚到中年就两鬓见白,开始谢顶,眼睛、身体开始不听话了。总是感觉是筋疲力尽的,所吃的滋补药物,不仅没有强身健体,反而越补越虚,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人到了中年精力耗损严重,为了恢复身体活力,不少人长期服用一些滋补药物,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进补的方法不对。

遇到这种状况,最好是先停了补药,补药不是万能的,一般都有特定的适应范围和临床指征,只有对症下药方能见功效,否则就会南辕北辙,损害身体健康。这里给中年男人们介绍一些关于中年补益的知识。补益的方剂大体可以概括为补气、补血、补阳、补阴四大类,其中补气的方剂多由黄芪、人参(或党参)、白术、甘草等组成;补血的方剂多由熟地、当归、白芍、阿胶等组成;补阳的方剂多由鹿茸(或鹿角)、肉桂、苁蓉、枸杞子等组成;补阴的方剂多由龟板、白芍、天冬、麦冬等组成。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补药的作用加以分别,而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补益脏腑的各种类别,如丹参、远志、茯神、柏子仁等养心,白术、茯苓、甘草等健脾,等等。在临床上,需要进补的中年人可以参照古代医学著作,按医嘱采用以下补方:

1.四君子汤(或丸)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或党参)12克,炙甘草5克,茯苓9克,白术9克。

【用法】原方各药等分,为粗末,水煎服,每服6克,每日1剂;或做丸剂,每日2次,每次6~9克。

【功效】本方为补气方,具有益气、健脾、和中的功效。凡脾胃虚弱、气虚不足、四肢无力、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脉软弱无力均为适应症,一般体质虚弱、病后失调、言语气促、胃肠功能减退、消化不良等都可服用。

【随症加减】本方加陈皮、制半夏、木香、砂仁、生姜,便是香砂六君子汤(丸),既有四君子汤补气健脾的作用,还有开胃理气的功能,为补气健胃的成药,市面上有售。每日2次,每次6~9克。

2.归脾汤

【出处】《济生方》

【组成】人参(或党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茯神9克,酸枣仁9克,桂圆肉9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当归9克,远志6克,生姜3片,红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售有成药,名归脾丸,每日服2次,每次6~9克。

【功效】本方为补血方,具有补血养心、健脾益气的功效。凡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思虑过度,神疲体倦,嗜卧食少,心悸怔忡,夜有盗汗,失眠健忘,多梦易惊,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以及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大便出血等都可服用。妇女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神经衰弱等属于心脾两虚者等,都可应用本方。

3.右归丸(或饮)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药120克,山茱萸90克,枸杞子120克,杜仲120克,菟丝子120克,制附子60~80克,鹿角胶120克。

【用法】研末为丸,每服3~6克(本方市面上有成药出售);亦可适当调整用量,水煎服,分2次服。

【功效】本丸为补阳方,具有温补肾阳、填充精血之功。凡肾阳不足,久病出现气怯神疲、畏寒肢冷、阳痿、滑精、腰膝酸软等症者均可服用。本方是补阳方中的温补肾阳、填精作用较强的—种,一般选用时最好请中医师诊断一下,以舌淡、脉沉细为特点,确属肾阳不足者方为对症。

4.平补养心方

【组成】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大枣10枚,百合18克,干地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具有补养心肾、安神和中之功。凡神情不安、易感易怒、心烦意乱、思虑过度、头昏失眠、心悸、脉促等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均有明显效果。中年男女皆可采用。

进补除了使补方之外,也可单独服食一些滋补药物,如人参有大补元气、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宁心的功用,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品种食用,如别直参、红参略偏热,吉林野山参、白人参、糖参略偏温,生晒参、皮尾参、西洋参略偏凉等。除此之外,进补还需注意两点:从时令来说,冬令精气封藏,服补药易于吸收;进补贵在恰到好处,不恰当进补或过补就不妥了,比如服用人参过多或不对症,就有严重的副作用,易导致常说的人参滥用综合征。

在《摄生众妙方》中有一服名为“五子衍宗丸”的古方,该方由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种植物的种子组成,现在一般的药店都能买到中成药。这种药最早用于治疗男性肾虚精少、阳痿早泄、遗精、精冷,后来扩展到治尿频、遗尿、夜尿多、流口水,乃至妇女白带多,并且对于某些因肾虚引起的不孕不育也非常有效。究其治病原理,其实就是补充肾气,增强人体内的阳气。

为什么植物的种子具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据有关专家分析,对于植物来说,种子是为一个即将萌发的生命贮备能量,是植物中能量最集中的一部分,因此用种子药物治疗肾气不足的确是有道理的。

可以说,植物种子能够壮阳,这一理念的确立,对于现代人健康长寿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对于一些素食主义者,就可以通过多吃种子类的各种干果,比如花生、榛子、核桃,来补充自己的肾气,激发生命的活力。

除此之外,植物种子壮阳的理念对于脑力工作者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理论中,脑与肾是相通的,故有“补肾就是补脑”的说法。并且,大脑工作时消耗的能量非常大,直接消耗肾里的元气,从而极易引起肾气不足。这时候,如果每天在早餐中加点坚果,或者每天吃一两个核桃、六七个杏仁,就可以收到极佳的补肾效果,进而改善脑功能乃至延缓衰老。

在日常生活中,“骨气”这个词极为常见,但很少有人将其与养生长寿联系起来。在一般人看来,所谓“骨气”,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气”,指一种刚强不屈的人格。平常说一个人有骨气,骨头硬,就是指这个人不屈服,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的主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有骨气,有的人则没有?为什么古人把这种行为称为“有骨气”,而不是别的什么?骨气和人的健康长寿究竟有没有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构成人体,维持延续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来源于摄入的食物养分以及吸入的清气,其作用是维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所以,血有血气,肾有肾气,那么骨自然也就有骨气。正是由于骨气的存在,才促使骨骼完成生血与防护的功能,人死后,虽然骨骼还在,但骨气已经没了。同样的道理,许多老年人正是因为骨气减弱了,才会很容易受伤。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养骨实际上是在养骨气。

由此可知,养骨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给推荐一款养骨食谱:栗子鹌鹑汤。

栗子补脾健胃、补肾强筋;大枣健脾益气生津;鹌鹑补中益气。三者合炖,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手术后身体虚弱、虚劳羸瘦、气短倦怠、纳差便溏之症,补益之效甚佳。具体做法:

【材料】栗子5枚约60~70克,大枣2枚,鹌鹑1只约80~100克。

【做法】将鹌鹑扭颈宰杀去毛(不放血),去除心、肝以外的内脏,洗净放入锅中;栗子洗净打碎,大枣去核,与适当调味品同放入锅内,倒入清水250毫升;用旺火煮沸15分钟后,改用文火炖90分钟;炖至鹌鹑熟烂即可,饮汤吃肉。

同时养骨还应该从我们的生活细节做起。俗

话说“久立伤骨”,一个姿势站立久了,要寻找机会活动活动,或者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尤其是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如纺织工、售货员、理发师等,更要注意身体调节,否则每天都要站立数小时,下班后筋疲力尽、腰酸腿痛,容易发生驼背、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这里,我们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根据条件和可能,调节工作时间,或与其他体位的工作穿插进行,比如站立2小时,其他体位工作2小时,也可以工作2小时后休息几分钟。不能离开站立工作岗位时,可用左右两只脚轮换承受身体重心的办法进行休息,或者每隔半小时至1小时,活动一下颈、背、腰等部位,至少要让这些部位的肌肉做绷紧——放松——绷紧的动作,每次几分钟。

其次,长期站立工作应穿矮跟或中跟鞋,以便使全脚掌平均受力,减轻疲劳。平跟鞋脚掌用不上劲,高跟鞋腿部用力过大,都会很快引起疲劳不适。

最后,长期站立工作时应做工间操,方法如下:原地踏步3分钟,提起双足跟,放下,再提起,或者左右足跟轮流提起,放下,每次3分钟。提起脚尖,让脚跟着地,双脚轮流进行,每次3分钟。轮流屈伸膝关节,也可同时屈膝下蹲,双上臂向前抬平,然后复原,每次3分钟左右。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饮食,饮食与人体的体温关系密切,以下几种食物能提高体温:

葱类蔬菜:葱类蔬菜能净化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最后达到使身体变暖的效果。常见的韭菜、葱、洋葱、大蒜、辣椒都属于葱类蔬菜,它们都有化淤血和提高体温的作用。

根菜类:胡萝卜、马铃薯、洋葱、萝卜、藕等根菜类蔬菜,是强化人的下半身、预防肾虚的食品。

传统食品咸菜:许多人受“盐分多不利于健康”思想的影响而不敢吃咸菜,其实咸菜中的盐分能提高体温。所以吃咸菜不必强加控制,一次别吃过多就行。腌辣椒、咸萝卜等咸菜都是不错的提高体温的食物。

黏液食品:山药、芋头等有黏液的根菜类蔬菜具有增强精力的作用。还有秋葵、国王菜、咸草、海藻等都是“黏液食品”。这些“黏液食品”里含有食物纤维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黏蛋白,正是黏蛋白产生了黏液,黏蛋白能够保护黏膜,预防感冒和流感。

除了这几类有助提高体温的食物外,我们还要特别介绍一种最有助暖身的食物,那就是生姜。生姜里还含有姜辣素和生姜油,有抗氧化作用,它还能除去体内的活性氧,预防疾病和抗老化。在200种医用中药中,75%都使用生姜。因此说“没有生姜就不称其为中药”并不过分。

生姜最大的功效就是促进体温上升,由此增强免疫力。此外,它还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溶化血栓,发汗、解热、祛痰、镇咳、镇痛。还能加快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并清除导致食物中毒的细菌,杀死肠内有害细菌。

生姜用于驱寒保暖时,最好与红茶一起食用。红茶具有高效加温、强力杀菌的作用,生姜和红茶相结合,就成了驱寒祛湿的姜红茶。此外,冲泡时还可加点红糖和蜂蜜。但患有痔疮或其他忌辛辣的病症,可不放或少放姜,只喝放了红糖和蜂蜜的红茶,效果也不错。

下面为大家推荐姜红茶的做法:

【材料】生姜适量,红茶一茶匙,红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生姜磨成泥,放入预热好的茶杯里,然后把红茶注入茶杯中,再加入红糖或蜂蜜即可。生姜、红糖、蜂蜜的量可根据个人口味的不同适当加入。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对不同的病人来说,便秘有不同的含义。常见症状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

便秘者要多食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和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豆类、粗粮,适量选食一些易产气的食物,如萝卜、洋葱;含油量高的食物,如核桃、芝麻等。

可供选择的食物有芹菜、菠菜、竹笋、洋葱、土豆、荸荠、萝卜、红薯、海带、香蕉、无花果、芝麻、松子、杏仁、核桃仁、花生、葵花籽、玉米、荞麦、银耳、蜂蜜等;食药兼用之品有生首乌、当归、肉苁蓉、柏子仁、郁李仁、火麻仁等。

便秘患者应忌食烟、酒、浓茶、咖啡、辣椒、花椒等刺激性食物。

便秘食疗方:

1.蜂蜜调服

(1)蜂蜜2~3羹匙,黑芝麻焙熟,研细末2~3羹匙,二者兑开水(温凉均可)200~300毫升调成糊状口服。早、晚各服用1次。

(2)蜂蜜60克,每日早、晚各服30克,以凉开水冲饮。适用于老年、孕妇便秘及习惯性便秘。

(3)蜂蜜60克,蜂王浆6克,将其调匀,每日早、晚分2次用温开水送服。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4)蜂花粉150克研碎,加入蜂蜜250克调成膏,每日早、晚空腹服1汤匙,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5)蜂蜜、白萝卜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切成片,蘸蜂蜜生食,每日数次。最适用于青少年便秘者。

(6)蜂蜜、香蕉适量,将香蕉剥皮以其肉蘸蜂蜜生食,每日数次。最适用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

(7)蜂蜜、连翘各30克将连翘用沸水冲泡,加入蜂蜜,以茶频饮,每日1剂。适用于实热痰湿壅结的便秘。

(8)蜂蜜30克,食盐6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匀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适用于体虚便秘、不宜服用强泻药者,对老人、孕妇便秘者最宜。

(9)葵花子、蜂蜜各适量。先将葵花子捣烂,加入温开水1杯,调入适量蜂蜜,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2.粥品

(1)芋头粳米粥

【材料】芋头250克,粳米100克,油、盐适量。

【做法】取芋头去皮、切片、洗净,与粳米同煮粥。煮粥后放油、盐调味,佐餐食用。

【功效】散结宽肠,下气。

【适应症】大便干燥,妇女产后恶露排出不畅等。

(2)桃花粳米粥

【材料】鲜桃花瓣4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桃花瓣、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早晚服,隔日一次。

【功效】清热润燥,滑肠通便。

【适应症】便秘。

想要改善体质,首先要把脾胃调养好。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不好,吃下东西不能很好地吸收,或腹泻,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所谓虚不受补,根本无法改善体质,只能是增加了脾胃的负担,更不用说补气血了。不管是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是身染重病的患者,山药薏米芡实粥都会给你最大、最贴心的帮助。因为,山药、薏米、芡实是不需要支出额外的气血就能直接提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

山药,性甘平,气阴两补,补气而不壅滞上火,补阴而不助湿滋腻,为培补中气最平和之品,历来就被众医家大加赞誉。《本草纲目》云:“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药品化义》云:“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清末大医家张锡纯在其医学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屡用大剂量生山药一味,治疗了许多诸如大喘欲绝、滑泻无度等危急重症。山药也叫怀山(或淮山),药用时通常要干燥切片。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燥后的生山药较好。

其次是薏米,其性微凉,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体内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肿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都可以食用薏米,但脾胃过于虚寒,四肢怕冷较重的人不太适合。另外,李时珍认为孕妇忌服。薏米的主要功效在于健脾祛湿,所以,本品亦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等症,和山药同用,更是相得益彰,互补缺失。“山药、薏米皆清补脾肺之药,然单用山药,久则失于黏腻,单用薏米,久则失于淡渗,唯等分并用乃久服无弊。”近代医家曾指出,用两药各50克,每日熬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我们平时就可以将这两种东西熬粥食用,对身体十分有利。

芡实。清代医家陈士择说:“芡实止腰膝疼痛,令耳目聪明,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芡实不但止精,而亦能生精也,去脾胃中之湿痰,即生肾中之真水。”所以说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可治长期腹泻、遗精滑脱、夜尿频多等症。与山药同用,效果更佳。

另外,山药、薏米、芡实虽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也各有侧重。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也可将三药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枣,以治疗贫血之症,疗效显著。

遗憾的是,有些人却无法得到山药薏米芡实粥的帮助,如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适;淤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还有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都不适宜。或者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此粥的味道,勉强喝对吸收也不好,还是应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食补良方。

韭菜子,即我们日常食用的韭菜种子。据《本草纲目》记载,韭菜子的功效为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主要用于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等症的治疗。据现代医学分析,韭菜子具有如下保健功效:

1.补肾温阳

韭菜子性温,味辛,具有补肾温阳作用,故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等病症。

2.益肝健胃

韭菜子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3.行气理血

韭菜子的辛辣气味有散淤活血、行气导滞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反胃、肠炎、吐血、胸痛等症。

4.润肠通便

韭菜子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韭菜子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以研磨蜜丸服,每次5~10克为宜。但要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这里,再向大家介绍一种以韭菜子为主的药膳——韭菜粥。

【材料】韭菜子10克,粳米50克,盐少许。

【做法】将韭菜子用文火烧熟,与粳米、细盐少许,同放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米开粥熟即可。

【用法】每日温服2次。

【功效】补肾壮阳、固精止遗、健脾暖胃。

肾是人的根,为先天之本,是一身之主宰。肾主水,前面我们提到这个水是灌溉全身的,当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土地会干燥,生命会枯萎。

脏器也是一样,如果缺少了水的滋润、润滑,很容易摩擦生热,例如肝脏一旦缺水,就容易干燥,肝火非常明显。所以防止上火我们就要注意滋肝补肾。

中医学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枸杞子又名地骨子、杞子、甘杞子,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并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枸杞子能补益人体精气,强壮筋骨,去虚劳病,自古至今作为延年益寿的佳品而受人喜爱。

枸杞子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人每天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就行了;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把枸杞洗净后加清水煮,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煮好之后带枸杞一起吃掉,效果更好。

如果平时喜欢喝酒,那也可以用枸杞子来泡酒。方法是用纱布把捣烂的生枸杞子包好,浸泡在酒里,密封14天,不能泄气,然后就可以喝了。中医认为,枸杞酒可以“补虚、去劳热、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治肝虚冲感下泪”,益处良多。

古代很多长生之人有一种很特殊的服食枸杞的方法,叫“金髓煎”,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我们现在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制作过程:选购优质枸杞子,放入新的坛子里或者以前泡酒专用的坛子里,倒入适量高粱酒,密封坛口。两个月后,取出坛中的枸杞子,放入盆中捣烂,过滤,取枸杞汁。然后把枸杞汁连同坛内浸的酒一起放锅中,用小火熬,熬时要不停地搅动。这个过程会有一些蒸气散出去,锅中的液体会越来越黏稠,等到黏稠到一定程度,和液体的麦芽糖差不多时,关火,冷却后装入干净的瓶子里。每天早晚各取两大勺。兑入加热后的酒,搅拌均匀服用,嫌麻烦的话还可以用白开水兑

入,使之溶化,可坚持10天左右,看看身体的变化。

现在再给大家推荐几款日常简便的枸杞食谱:

1.枸杞肉丝

【材料】枸杞子100克,青笋150克,猪瘦肉25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猪肉丝洗净、切丝、勾芡;青笋洗净、切丝;锅中放入油烧热后,下肉丝、笋丝。烹入料酒,加白糖、食盐、味精炒匀,再下枸杞,翻炒数次,淋入芝麻油,炒熟即成。

【功效】可阴阳两补,适用于阴阳两虚之身,肢体乏力,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等。

2.枸杞鹌鹑

【材料】鹌鹑3只,银耳50克,枸杞50克,盐、味精、黄酒、姜、高汤各适量。

【做法】鹌鹑洗净剁成小块,入沸水中焯透,捞出过凉控水,放在碗中。银耳、枸杞洗净,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捞出放在鹌鹑上,放上姜片。锅内加适量高汤烧开,加上盐、味精、少量黄酒拌匀,浇在鹌鹑上,再把碗放进蒸笼蒸20分钟,取出即可。

【功效】滋肾壮阳,健脑明目。

大家可能对“仙灵脾”这个名字有点陌生,它还有个名字叫“淫羊藿”。据记载,南北朝时的著名医学家陶弘景在采药途中,忽听一位老羊倌说: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叶青,状似杏叶,一根数茎,高达一二尺。公羊啃吃以后,与母羊交配次数明显增多,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

陶弘景找到这种植物,经过反复验证,证明它具有很强的补肾壮阳之功。陶弘景曾说:“服此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食藿所致,故名淫羊藿。”《本草纲目》中记载:“豆叶曰藿,此叶似之,故亦名藿。仙灵脾、千两金、放杖、刚前,皆言其功力也。鸡筋、黄连祖,皆因其根形也。”

淫羊藿也可以入酒。《本草纲目》载仙灵脾酒:“益丈夫兴阳,理腰膝冷。用淫羊藿一斤,酒一斗,浸三日,逐时饮之。”可以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是壮阳、补阳的大补之品,所以,阴虚内热的人要少用或者禁用。它生发的燥性,会加重虚弱的症状。

仙灵脾酒的做法:

【材料】仙灵脾6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仙灵脾洗净,装入纱布袋中,然后放入酒中浸泡,3日后取出。

【用法】每次饮10~30毫升,每日1次,睡前服用。

【注意】凡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此酒。孕妇忌用。

核桃又名“胡桃”,与扁桃、腰果和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素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中医认为,核桃仁性温、味甘,入肺、肾、大肠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肠风”的功效。对于由肾阳虚所引起的腰膝冷痛、乏力、白发早生,肺阳虚所致的咳嗽、气短、畏寒以及肠燥便秘等症状,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同时能强身壮体,益寿延年。此外,核桃与其他补品或补药同时使用时,有增强滋补的作用。

核桃最适合阳虚体质脑力工作者,因为这部分人往往用脑过度,很耗伤心血,常吃核桃能够补脑,改善脑循环,增强脑力。同时还有乌发、使皮肤光润的作用,因为“发者血之余”,血旺则发黑,而且核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活性,所以对女性而言是美容佳品。据说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生前每天都吃核桃粥,因而皮肤舒展细嫩,面色光润。

核桃仁有多种吃法,可生吃、水煮、烧菜、糖蘸、煮粥、浸酒等,也可制成核桃粉、核桃仁蜜饯、核桃仁糕点和糖果。阳虚体质者有咳嗽、失眠、头晕、有痰喘等症状时,每天生吃30克核桃仁即可见效。阳虚体质者有腰背下肢寒痛、健忘、耳鸣现象时,可加盐煮熟后食用。此外,核桃仁与其他菜肴搭配炒食、制汤,还可温胃消食、补肾益肠。

阳虚体质者肾阳不足,有腰膝酸软、冷痛,头发早白,头昏耳鸣,心神不宁,记忆力减退等现象时,可常食核桃仁糖。具体做法是:

【材料】核桃仁250克,黑芝麻250克,红糖500克。

【做法】先将黑芝麻、核桃仁炒香备用。将红糖溶化后煮沸,再用文火煎熬至黏稠状,然后加入核桃仁和黑芝麻,搅拌均匀。再将瓷盘涂上一层薄薄的食用油,把搅拌好的成料倒入盘中摊平。待冷凉后切成小块,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吃3块,每日早晚各食1次。

下面再给大家推荐一款补阳固肾的饮品——人参核桃饮。

【材料】人参5克,核桃肉3个。

【制法】将人参切片,核桃肉掰成蚕豆大,把两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熬煮1小时即可。

【用法】代茶饮,可长期服用。

【功效】益气固肾。

【适应症】肾气不足而出现的头昏健忘,耳鸣失眠,须发早白,神疲乏力,汗多气短等。

【注意】人参作为一种温性的大补之品,人参在使用上严格把握适应症,血压偏高,有过脑出血等病史,平时有口干、容易上火,面色偏红、大便干燥等表现的人就不宜服用。有的人体质虽然虚弱,但偏阴虚,如伴有手足心发热、两眼干涩昏花、耳鸣、尿少等,不能单用人参,以免加重病情。

提起荔枝许多人多会想到唐代的两句名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喜爱吃鲜荔枝,唐明皇不惜动用战争时启用的驿道,以快马传递。自此以后,荔枝就有了“妃子笑”的名称。后人都知道杨玉环“肤如凝脂”,这当然不能说全依赖于荔枝补养,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常吃荔枝有很大关系。其实,荔枝不仅能美容驻颜,更具药用价值,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其果肉有温中止痛、补血理气、健脾补肝、补心安神的功效,其核有温补气血、暖脾胃、止痛消肿、止腹泻的作用。由此可知,荔枝尤其适合脾胃虚寒、体质虚弱及年龄较大的阳虚体质者食用。

每年五月中旬时荔枝开始熟透,七八月是荔枝盛产的时节,因此阳虚体质者更要趁此机会多食鲜嫩的荔枝补阳气、温脏腑。除了直接食用外,也可制作成冰糖荔枝或荔枝粥食用。

1.冰糖荔枝

【材料】荔枝、菠萝各350克,豌豆、樱桃各50克,冰糖150克。

【做法】先将荔枝去壳、去核,把菠萝切成小丁块,镶入荔枝中。然后把菠萝、荔枝、豌豆、樱桃、冰糖放入碗中,隔水蒸20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养心宁神、补中益气、清洁大肠、消肿祛湿、促进微细血管血液循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

【适应症】适合体内寒凉、气血虚弱、心肺功能低下、手足无力的阳虚体质者食用。

老人五更泻或有口臭者吃3~5天的荔枝粥就可以得到改善。

2.荔枝粥

【材料】干荔枝5~7枚,粳米或糯米50克。

【做法】干荔枝去壳,粳米或糯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成稀粥。

【用法】晚餐食用。

【功效】温阳益气、生津养血。

3.百合荔枝

【材料】鲜荔枝400克,红百合花、白百合花各一朵,冰糖适量。

【做法】荔枝去皮,红、白色百合花用清水洗净;将白色百合花和去皮荔枝投入冰糖同烧至汁浓;再下入红百合花即可。

【功效】百合性微寒、味甘,与荔枝一起烹制具有养颜、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4.荔枝红枣汤

【材料】荔枝干7枚,红枣7枚,红糖适量。

【做法】将荔枝去壳,与红枣一起放入小锅内,加水上火,焖煮成汤,再加红糖稍煮即成,饮汤食果。

【用法】每日食1次,连食数日。

【功效】荔枝有补脾益肝、悦色、生血养心的功效;红枣有安中益气作用。二者同煮成汤,相辅相成,有补血作用。

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不要过量,少吃一点儿,觉得身体舒服就好。荔枝很甜,但仍有人吃后会出现血糖低的症状,所以,高血糖的患者不要对甜食过于紧张,像荔枝这样的美味水果,偶尔吃些,对身体是没有伤害的。

甲鱼又称鳖,俗称水鱼、团鱼、脚鱼、圆鱼,《养鱼经》中称“神守”。其味鲜,性平无毒,营养丰富,是滋补良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它以滋补身体。

自古以来,甲鱼就是备受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招魂》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腑鳖炮羔,有拓浆些;酸鹄膊凫,煎鸿鸽些,露鸡懦端,历而不爽些。”大意是:文炖甲鱼,烧烤羔羊,调味有甘蔗的甜浆;醋烹天鹅,红烧野鸭,鸿雁灰鹤煎得酥黄,蒸凤鸡,焖肥龟,香味浓烈而又吃不伤。

《本草纲目》中记载甲鱼“性平,味寒;滋补肝肾、益气补虚”。中医认为,甲鱼可滋阴补肾、清热凉血、益气健胃,对骨蒸劳热、子宫下垂、痢疾、脱肛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它还有防癌的功效。甲鱼的壳、血都有很大的药用价值,甲鱼背壳可散结消痞、滋阴壮阳,对骨蒸劳热、闭经等功效明显;其血可作为滋阴退热的良方。

(1)甲鱼肉及其提取物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肝癌、胃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并用于防治因放疗、化疗引起的虚弱、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症。

(2)甲鱼亦有较好的净血作用,常食者可降低血胆固醇,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益。

(3)甲鱼还能“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

(4)食甲鱼对肺结核、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亦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注意:凡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低下及便溏腹泻之人忌食甲鱼肉。孕妇及产后便秘的人也不宜食用。另外,食用甲鱼时不能同时吃苋菜、薄荷以及鸡蛋、鸭蛋、兔肉等。幼甲鱼有毒,不可食,严重者可致人死亡。

推荐食谱:

枸杞甲鱼肉

【材料】甲鱼1只,枸杞60克。

【做法】将甲鱼放入瓦锅,加入枸杞、水,用小火煮熟,加调料。

【用法】吃甲鱼肉,每天吃两餐,连服一周。

【功效】滋阴潜阳、补虚扶正,对神经衰弱很有疗效。

【注意】肝炎、肠胃功能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应慎吃,尤其是患有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宜食用。失眠、孕妇及产后泄泻也不宜食,以免吃后引发胃肠不适等症或产生其他副作用。

阳虚体质者体内阳气亏虚,末梢循环较差,最容易出现手脚冰凉、怕冷、脸色苍白、腰酸乏力等症状。冬季天气寒冷,犹如雪上加霜。虽然上述症状都不是太严重,但若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就会导致手脚冻伤,甚至引发风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面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其实,只需在餐桌上增添一些“暖身食物”,如牛肉、羊肉就可以了。这样的“暖身食物”不仅能御寒,让身体感受到暖意,还使膳食营养均衡。若身体阳气足了,血液循环通畅,人体自然从手到脚都会暖和起来。

牛肉药膳、羊肉药膳种类繁多,这里介绍两道最适宜阳虚体质者食用的佳肴,即枸杞羊肉粥和蘑菇烧牛肉。

1.枸杞羊肉粥

【材料】枸杞叶250克,羊肾1只,羊肉100克,葱白2茎,粳米100~150克,细盐少许。

【做法】将新鲜羊肾剖洗干净,去内膜,切细;再把羊肉洗净切碎,枸杞煎汁去渣,同羊肾、羊肉、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待粥成后加入细盐少许,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1~2次,温热服。

【功效】滋肾阳,补肾气,壮元阳。适用于肾虚劳损、阳气衰败所致阳痿、腰脊疼痛、腿脚痿弱、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尿频或遗尿等。

2.蘑菇烧牛肉

【材料】牛肉200克,土豆1个,蘑菇50克,胡萝卜、笋尖各少许,淀粉、胡椒粉、大料、酱油、味精、醋、葱姜末各适量。

【做法】将牛肉洗净切成小方块;土豆、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滚刀块;蘑菇、笋尖洗净控水。锅内加油烧至八成热,下土豆块稍炸后捞出。另起锅加油烧热,下葱姜末爆香,放牛肉块煸炒,加酱油、胡椒粉、大料和适量水烧开。待牛肉煮熟时,放入土豆、胡萝卜、蘑菇同煮,加盐、味精和少许醋,小火慢炖至汤汁渐收,用淀粉勾芡,撒入笋尖即成。

【功效】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提高

机体的免疫力。牛羊肉都是温性食物,能暖脏腑、补阳气、增强体质,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当然要成为阳虚体质者进补的佳品。

中医理论认为,肾气充足,性功能旺盛,可有效保持身心健康。然而,强肾保健并不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样,吃点大补的药就可以了。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肾恶燥”,有时候反而越补越虚。

命门穴

很多关于中医养肾的方法,除药物之外,还有饮食、推拿按摩、针灸、气功等,都能达到强肾壮阳的目的。专家就介绍了一些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养肾功法,在此摘录几则,给各位男士参考:

1.叩齿咽津翕周法

本法包含两点:

第一,每日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然后舌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之后再咽下,意送至丹田,此为叩齿咽津。

第二,收缩肛门,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1次,连续做50次,此即翕周。本法有滋阴降火、固齿益精、补肾壮腰的作用,能防治性功能衰退。

涌泉穴

2.双掌摩腰法

取坐位,两手掌贴于肾腧穴,中指正对命门穴,意守命门,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本法有温肾摄精之效,对遗精、阳痿、早泄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3.按摩下肢涌泉法

取坐位,双手搓热后,双手掌分别紧贴脚面,从脚跟处沿踝关节至三阴交一线,往返摩擦20~30次,然后用手掌分别搓涌泉穴100次。摩擦时,最好意守涌泉穴,手势略有节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肾、引火归源之功,对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遗精等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疏通任督法

取半仰卧位。

点神阙:一手扶小腹,另一手中指点按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默数60个数,然后换手再做一次。

搓尾闾:一只手扶小腹,另一手搓尾闾(即尾骨)30~50次,然后换手重做30~50次。

揉会阴:一只手或双手重叠扶在阴部,手指按在会阴穴上,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

揉小腹:双手重叠,在小腹部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圈。此功法温运任脉,疏通任督,培补元气,燮理阴阳。本法久练有疏通经络、滋阴补肾、调节任督冲脉等功能,对前列腺炎、泌尿结石、子宫疾患有良好的防治功效。

上述各法,既可单项做,也可综合做。只要认真坚持这些保健功法的锻炼,就能使肾气旺满,阴阳协调,精力充沛,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作用。

也许大家看到这种说法会觉得可笑,生活中多少体重超标的人想尽办法减肥。减少食量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连正常三餐都不愿意多吃了,哪里还能补呢?其实这些观点有偏颇之处,大多数肥胖者最需要的其实是补,尤其是那些真正的肥胖症患者,他们大多数都是阳虚体质。

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者,就称为肥胖症。肥胖之人脂肪多,就像穿了一件“大皮袄”,不容易散热,夏天多汗容易中暑和长痱子;由于体重增加,足弓消失,容易成为扁平足,虽然走路不多,也容易出现腰酸、腿痛、脚掌和脚后跟痛等症状。而肥胖的人在活动后还很容易出现心慌、气短、疲乏、多汗,所以人们常常用“虚胖”来形容胖。虚胖就不是健康的状态,这个虚只能用补来解决。

有句话叫“血虚怕冷,气虚怕饿”。血少的人容易发冷,而气虚的人容易饿,总想着吃。针对这种食欲旺盛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补阳。熟知《本草纲目》的人都知道,其中最推崇的补气本草之一就是黄芪,黄芪性温,最能益气壮骨,被称为“补药之长”,常用十几片黄芪泡水喝。每晚少吃饭,用10颗桂圆,10枚红枣。这个红枣是炒黑的枣,煮水泡上喝,不至于因为晚上吃得少了而会感到饿,同时红枣和桂圆又补了气血。另外,平时要多吃海虾,这也是补气、补肾最好的方法。当把气补足后,就会发现饭量能很好地控制了,不会老是觉得饿了。坚持一段时间,体重就会逐渐下降。

对于那些吃得少,也不容易饿的胖人来说,发胖是因为血虚,平时要多吃鳝鱼、黑米糊糊、海虾,同时再多吃牛肉,自然就会有劲。气血补足了,肥胖的赘肉自然就消失了。

另外用按摩的方法也可以减肥,每天早上醒来后将手臂内侧的肺经来回慢慢搓100下,再搓大腿上的胃经和脾经各50下,能有效地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并能促进排便,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与废物。中午的时候搓手臂内侧的心经,慢慢来回上下地搓100次,然后再在腰部肾腧穴搓100下,因为中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是补肾、强肾的最好时机。晚上临睡前在手臂外侧中间的三焦经上来回搓100下,能有效地缓解全身各个脏器的疲劳,使睡眠质量提高,好的睡眠也是人体补血的关键。

所以,虚胖的人不妨试试用补的方法来减肥,在控制食量的基础上,吃那些最对症的食物,平时再辅之以按摩和运动,坚持下去就能既减轻体重,又保持健康。

第一时间更新《九种体质养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