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左丘明 901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卷二十 越语上

全部章节目录
卷一 周语上
卷二 周语中
卷三 周语下
卷四 鲁语上
卷五 鲁语下
卷六 齐语
卷七 晋语一
卷八 晋语二
卷九 晋语三
卷十 晋语四
卷十一 晋语五
卷十二 晋语六
卷十三 晋语七
卷十四 晋语八
卷十五 晋语九
卷十六 郑语
卷十七 楚语上
卷十八 楚语下
卷十九 吴语
卷二十 越语上
作品导读

作者简介

左丘明,BC556~BC451,春秋时鲁国人,史学家。著《左氏春秋》。

内容简介

《国语》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春秋时期(约BC967-BC453)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短评

春秋时最大的较量在人与必然性之间,人——属灵的、拥有不灭之灵魂者,终其一生与试图使之坠落的重力抗衡,这是一条隐秘的线,一种不出声的挣扎,只在那个世代被人们无意识地记录下来。中国人心灵里的神性,在此有深邃的展现,从后来的不同历史阶段看,这种展现也可能是唯一的。

必然性属于大地,但灵魂来自那以外,更遥远的天空或海洋,人们继承祖先留下的轻盈之翼,却无力再次回到天空,类似的渴望以及由此诞生的忧伤,在春秋时期的不同文本里,以不同形式多次提及。不只是《左传》,这种忧伤浸透了整个春秋时代,甚至蔓延到时代终结后好多年,在庄子的作品里,再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出现了这种忧伤。他虚构了很多故事,讲道的不可传递,珍稀之地难以抵达,以及人不得不困于此时此地,不得不就这样持续活下去。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这是比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哀伤得多的故事,形、色、名、声,皆不足以“得彼之情”,活着的人并没有一条可以通往过去的、已死的圣人们所在世界的道路。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离开,某些东西会越来越稀薄,以至绝迹。文字、声音、图像,所有试图传递那个世界的努力,都近乎徒劳。

庄子的写作,是关于那个世界最后的回响,故事讲完,整个世界轰然关上了门,人们不再需要记得他们曾经的遗憾了,也不会再有人为这种忧伤缠绕。事实上,后来的中国人已完全不同,神的远离,人在此世的困顿,不再是他们哀伤和苦恼的源头,他们彻底匍匐于大地,而天空就只是天空。正因为如此,在那个世界行将崩塌的几百年间,人们记录下的每一笔,其实饱含泪痕。那些人中最敏感的心灵,已经预见了所有,数千年不过一日,后来的人们再也回不去了。

第一次有关人神间断裂的记号,是“绝地通天”,这是上古时一桩大事,否则,不会在先秦以前的诸多文本里留下痕迹,《尚书》《山海经》《国语》《墨子》都记载过它,而以春秋时的《国语》最为详尽。今天很少有人就文字本身去理解这件事,因为连隔得不那么远的春秋时人都已不理解了,楚昭王读到《尚书》里重、黎使天地不通一段,想不明白,他问大夫观射父,难道说这以前,人竟能够上天?观射父解释说,不是这样的,上古时人神不杂,各行其道,“民之精爽不携贰者,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男曰觋,女曰巫。”但少暤为帝时,人人皆称通神,“民神杂糅,不可方物”,神性被亵渎,真伪相杂,纯粹无存,到帝颛顼时,“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

今天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文字来把握那个时代,除此以外,我们更加一无所知。薇依说,“必须在言辞上相信柏拉图”,对春秋时的文本,也必须如此,回到它最简洁的意义上,长时间审视,以此深入其间。

这段文本包含的一个重要信息,是关于“地通天”的理解,在这里,它很明确是指向个体灵魂的,是人身上神性的充分增长和呈现,是人与神的某种相似,或者说人具备神的某些属性,以此来靠近神。

古代中国人身上的确曾有过那种近乎完美的神性,甚至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就建基在这种神性之上。在神性与此世之间,以德性作为联结的方式,本质上,德性正是对神的一种模仿,它使人们得以跨越此世此身的困厄。而祭祀、斋敬、礼仪、政治,这些我们后来有所了解的,似乎作为整个儿古中国面貌出现的事物,是在此联结之内的衍生,至高之物向下流泻而成的一种形制,其来源仍是超越性的。左丘明所记,多是治国政事,但他的记叙方式显示,他不认为政治本身具有绝对意味,作为人世形态的一种,它始终只是一种待完成的、具有朝向意味的相对存在。

在观射父讲“绝地天通”之后,《国语》紧跟着记录了一段他对祭祀制度的论述,这一回同样是由于楚昭王的疑惑,他觉得祭祀用品太小,于是问观射父,观射父告诉他:

“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明德以昭之,和声以听之,以告徧至,则无不受休。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整个儿祭祀制度,也建基于对神性的深刻认识。不仅仅是规制或戒律,它显示一条由至高理念缓缓下行的路途,由这里再到礼乐、教化、政治,到古中国建立的一系列文明,人们可以看见一种极度近似的建构模式。人世是一条下降的道路,而古中国人试图让每一步留下记号,以期再次返回,或者,只是不遗忘。这一属神的脉络隐晦微妙,但并未完全湮没。

中国人的神,有一种极度的纯粹性,它剥除了人格、善恶、实在,近乎一种沉默、虚空、无为,又流动四溢、永恒循环的临在。很少有民族能这样抽象化一个神的概念,同时又使它覆盖一切,无所不纳。这种过于虚空的理念,在传递上有天然的困难,它极易为实在所侵占,人们抛弃以至遗忘,转而膜拜尘世里那些具象的、结实的、强有力之物,是迟早的事。但真相被掩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把所有这些分散的文本并列一处,我们将有可能进入古代中国人的神性世界。

周景王要铸大钟,单穆公力谏,是因为它超出了作为悦耳之用的必要限度,“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这一理由的背后,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草木以节之”,表面上,它指涉乐的本源与功用,但继续追溯下去,“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 它真正指向的地方仍在那高天,那万物所由而出的遥远之地。

音乐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介质,用以铺成一条通往神性的路。这个降落的世界并非毫无意义,因为人神之间并不因此就截然分开,因为人世还可被制造得尽可能接近于神。人们不是被动地、无可依恃地等待神的降临,恩典的救赎,他们主动理解和探索神性本身,使行动可以合于神的气息和节奏,以此确立地上世界合理性的标记,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

最深刻的虔诚隐藏其中,神并非某个集中的、唯一化的概念,而是散布的,遍在的,融合于一切之内,人的每一下起坐落念,都可与之应和。

越王勾践即位三年,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於天而不和於人。”

这段文本记录春秋世代最后几十年,范蠡,这个时代最后的智者,同时也是古中国那群人里最后的代表,以其对神的模仿和认知发展出一套无与伦比的兵法理论。也就是说,古代兵法中那些深邃精妙的理论,最早也来自对神的深切体悟,有一个共同的超自然来源。这里的“天道”,至高的德性,万事万物得以创造和养育的源头,不是别的,就是神,古中国人以这种无人格化的词语命名神,不过意味着他们同时将之理解为一种中正的、不偏不倚的包容性力量。

本质上,范蠡的讲述,跟他之前的观射父等人并无不同,神无所不在,哪怕战争,也有神性,要求得最后的胜,人踏出的每一步,需依循神的节奏。所有这些讲述表明,他们共同遵循一个不言而喻的传统,他们浸淫其间,甚至不需要给这个传统以某种定义,万物的唯一标准,只是神本身,越是充分理解这一点,越能够呈现一种怡然自得的生存状态,并在怀有同样理解的一群人中构筑出一种曼妙的文明。

这是古中国文明建立的基石,它不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其依循建造的原型在天上,在还未太远的有关过去的记忆和想象里。如果这种传统能够延续至今,这些记录也许反而看不见,只有当越来越多逸出于传统的异常事件出现时,人们才会一次次站出来,反复陈述、强调,从而在时间里留下深刻的印记。

这是这段文明留下的最重要的一件东西,印刻着神与我们这个世界一点点远离,最后完全失散的过程。只是,今天没有多少人再意识到这一点。

楚昭王关于“绝地天通”的那个问话表明,他那里,神已是某种外化的、异质的特殊存在,这种理解也许更接近今天大部分人对神的观念。应该说,很久以前,中国人就遗忘了那种作为神之显现或神之载体的人的存在方式,基督在中国人的心灵里,始终是一个不同于人的神性概念,佛亦近仙,诸多历史和隐喻也被视为传说或神话。对人自身概念的限制,相应地,也使他们难以理解与人同质、作为一种内化而非外在异质力的神的概念。神成为真正的不可言说、不可理解之物,尘世到后来,越来越接近一个封闭的被隔绝在自身之内的世界。

春秋时代文本的珍贵因此具有唯一性,整个中文世界,只有它们呈现了一个没有被彻底封存的尘世,一个仍旧微澜涌动,意识得到自己跟神性世界同气连枝的尘世。是那扇通往更辽阔、更高远处的门被关上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所有矛盾和冲突,不同于以后的所有时间,这里的悲剧拥有真正的绝望和心碎。

注视它们,寻找那些被打碎的属神之物的遗迹,是我们最后的慰藉。

相关阅读

三生三世枕上书

唐七公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小清欢

云拿月

碎玉投珠

北南

甜氧

殊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