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是考进士,如何进行呢?

首先是出题。据参与命题的清末重臣翁同龢在《翁文恭公日记》里记载,某年四月二十日寅时(寅正4时)三刻,他到西苑(中南海)听旨,被任命为殿试读卷官。然后与其他读卷官一道,草拟“策问”题目八道,进呈光绪皇帝。皇帝看过,用朱笔圈出四道。读卷官把这四道考题工整书写,用封筒装好,再呈皇帝。这时已到中午时间。饭后试卷发回到读卷官处,经过密封,运到内阁大堂。监考的御史已在内阁大堂等候。除了主考官和读卷官,其他人等一律屏退,由读卷官书写正式试题。酉正(18时),刻字匠齐集大堂。护军统领把大堂前后门都封闭,戌初(19时许)发刻试卷。到子正一刻(0时15分)刻成,经过校对、印刷、装订,寅正(4时)完毕,共印370份。从出题到印卷,整整一天一夜。安排如此紧凑,为着防止泄题。

其次是殿试。二十一日黎明,考生(贡士)们在太和门两边的昭德门、贞度门集合,由官员引领穿过太和门,经太和殿两侧中左、中右门,到保和殿丹陛下。一位大学士把考题授予礼部堂官。贡士们面北行三跪九叩礼。然后由礼部官员分发试卷,考生要跪着接受,行三叩礼。鸿胪寺官员引领考生到考桌前,答题正式开始。(《光绪丙戌科会试同年全录》)随卷下发的还有答题纸,答题纸长一尺四寸,白宣纸,凡八开,红阑格,每开十二行,行二十二字,抬头顶格加二字,共二十四字。这样,每页不算抬格,共可写264字。书七开半为满卷,写满为1980字。为防写错,要打草稿。正本要用端正楷书来写,格式严谨,不得涂改。可见,殿试不仅比试思想和文采,也要比试书法和缜密,乃至韧性和体力。(《晚清会试廷试故事记》)考试以一天为期,实在熬人,但也有些人性化措施。比如,殿试给每个考生设有考桌(会试为矮几)可以伏案写卷;考试当中进餐,由光禄寺负责预备红绫饼,有时也给茶喝。

再次是阅卷。殿试完毕,决定考生命运的阅卷立即开始。交卷以日落为限。诸贡士答题完毕即可交卷,答卷密封后,放到箱子里,送往午门内的朝房,交给收掌官。收掌官将答卷转送给读卷官阅读。读卷官阅毕,主考官等拟定前十名答卷,进呈皇帝。皇帝钦点一甲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读卷官将后七卷填写二甲名次,交内阁列金榜。

最后是发榜。殿试一般在考试两天后发榜,考中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为三名,固定不变;二甲和三甲的名额,每科不同。二甲名额较少,三甲名额较多。明朝殿试,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最少取31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最多取472人;清朝殿试,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最少取81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最多取399人。清朝平均每科取进士236人。清代中进士年龄最小的16岁(虚岁),一位是安徽合肥人李孚青,另一位是满洲正黄旗人伊桑阿伊桑阿中进士的时间:《清史稿·伊桑阿传》作顺治九年壬辰科进士,误;《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作顺治十二年乙未科进士,是。后者官礼、吏、户、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发榜前由礼部官员在保和殿传胪(唱名),宣布考中进士的甲第和名次,并将名单写在黄色榜上,所以称作“金榜题名”。新科状元率领进士们走出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走出午门中门的,只有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才能享受如此尊荣。黄榜贴在长安左门(在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前)附近。顺天府尹设宴招待新科进士。新科进士,“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成为朝廷执政集团的官员。

第一时间更新《大故宫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