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不详 212人读过 全本




最新章节:百家姓

全部章节目录
百家姓
作品导读

作者简介

杨葵,1968年出生。

长期从事文字编辑工作,业余写作。

作品有《过得去》《在黑夜抽筋成长》等。

内容简介

作者说,活了四十多年,与多少人相遇。有的仅一面之缘,即成永久陌路;有的定期交集,却从未用心留意;有的以为相知甚深,细想却不尽然。某日一念及此,开始素描其中一二,不想一发不可收拾。

全书收录五十篇短文,速写貌似陌生的熟人,以及貌似熟悉的陌生人。只勾勒大模样,重神似,不强求齐备。其中或另有含义——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曾有这样一些人来过。

短评

有人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那么是否可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写下什么样的字呢?我觉得,至少在散文写作上,“文如其人”能够说得通。比如说杨葵。当时我刚读完恰克﹒帕拉尼克的重口味小说,接着读杨葵的《百家姓》,就像连吃了三天大鱼大肉,忽然端上了一盘凉拌苦瓜,满嘴膻腥登时为之清爽。这本书,封面素雅干净,只有“百家姓”仨儿字,作者名字都省了。内封也单单是棵树,明人宋懋晋画的,临的是王维(想必杨葵给了装帧设计者足够的建议)。内容全是记人,篇幅短,遣词造句亦短炼。从里到外,简约通透,仿佛一个穿短袖白衬衫,剃着平头的中年人冲你微笑。

杨葵曾和张立宪讨论什么是好的文字,他认为不做作、干净规矩的文字便是好文字。杨葵的文章里很少有突兀醒目的形容词、副词,惯用平常人们说的大白话。一旦有了奇句,就是你闻所未闻的。比如说藏族姑娘健康,杨葵写到:“(她)在一班刚刚经受了高考摧残的豆芽菜似的汉族女生堆里一站,有定海神针之感。”

“只勾勒个大模样,并不细摹。”杨葵三言两语过去,笔下的那个人便站在读者面前了。然后是小事情的叙述,然后仍是小事情。这些你我熟悉的小事情,“无不零碎片面”,却无不来自“同一根主干”,“这根主干,就是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到底是元气充足之笔,杨葵不想把这些能开拓成小说的故事扩大,但在自序与后记中亦露出一丝气魄:“一切都已被说出来,但不是被所有人。”

佛法有三万六千方便法门,看得出杨葵借文字修行的心思。人生漫长,或曰苦短,不过是“我开门说来啦,她关门说再见”那么的简单。杨葵的散文有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的禅味,我也瞧出他有一点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倦意,但更多的是温情与悲悯,不然他不会“某日一念及此,开始素描其中一二,不想一发不可收拾。”竟一气贯通写了五十人,而“百家姓”的书名,亦有“继续写下去的意思。”

全书五十篇短文,一篇写一人。计有同学师长,小区里的工人,共事多年的同事,和一些因缘际会的朋友等等,杨葵将他们看作是“树状”的道友,汲取其中营养,也写他们的缺点与可爱。最打动我的是杨葵笔下的打工者,因我也曾是其中一员。还有那些纠结的中年人,因我也到了该“不惑却还惑着”的年纪。李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岁月不曾在杨葵那张著名的坛子脸上留下多少痕迹,但他也从举办那场轰动京城文化界的婚礼的杨葵,变成一个低调处世的居士了。作为读者,我庆幸他没在新书中过多写那些文化界的名人,也庆幸他还没修炼到“不立文字”的境界,还能读到他的“有情”文章。

末了我斗胆给杨葵提点意见:有几篇的抒情收尾,比如《小月》、《小奚》,我感觉有些不必要,破坏了整篇满而不溢不泄的情感,不如去掉。

相关阅读